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03 03:36:44
导语: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
杜威认为,当人审慎地考察某个观念的基础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1],这个过程就被称作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还有人认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主动地、持续地、仔细地考量它赖以成立的基础及它所倾向的结论,就称其为反思”[2]。有关教学反思的定义比较多,至今还没有统一[3]。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以教学过程为对象,对自己所表现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再思考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摩课或教研说课、评课等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努力完善自我,经常反思教学行为[4],改进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而能够适应目前地理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反思视角单一。高中地理教师要提升教学反思的效果,就需要考虑从多角度反思教学。目前,多数地理教师更愿意从个人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来自其他视角的反思,往往很难发现更多的教学问题。一是缺乏学生视角的反思,未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存在的问题,使教师难以获取影响教学的真正因素;二是缺乏同行、专家等集体视角的反思,局限于自己的思维定式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反思的全面性;三是缺乏阅读理论文献视角的反思,未能从教学理论方面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思路狭隘。(二)教学反思内容片面。多数地理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但是教学反思的内容存在差异性。多数教师关注教学效果、教学技能、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的反思,但是对学生是否获得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自身教学理念的改进缺少反思。反思多体现在教学流程中的某一方面,忽略系统性的反思。例如,笔者在讲“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的内容时,通过提问及播放Flash动画、学生合作讨论、案例探究等形式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仅关注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发现除了导课部分的提问较多以外,课后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相应练习题。但是笔者在课程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发现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比较薄弱。这就表明整个课程中关于节水理念的渗透还不到位,体现了笔者缺少对学生人格培养的教学反思。(三)教学反思方式单一。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选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如专家讲座、教研说课、评课活动、微格教学等形式,也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科学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和谐状态[5]。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会进行教学日志反思,这种方式简单快捷,而且大多数都是自己反思教学问题,具有主观性,导致教学反思结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地理教师还没有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反思方法,没有实现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的。(四)缺乏对教育价值的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世界、区域、时间、空间的视角看待事物和分析、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有关人口、河流、地貌等各种图表信息,让学生自主设计有关某区域的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培养学生获取及解读信息的能力、观察区域认知的能力和以综合思维视角调动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多数教师对地理教学价值的反思关注不多。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教育理论不足。教育理论对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起着支撑、引领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多读有关地理专业的书籍,还要阅读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地理教学文献等相关内容的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然而,多数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由于课程多、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除了备课、看教材外,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看其他相关书籍,造成自身教育理论落后于时展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扎实的教学理论指导支撑,教学反思只能处于较低水平,反思意义不大。(二)反思技能较差。反思技能涉及经验、分析、实践技能[6]。部分地理教师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快速找到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获得相关信息。有的教师能够发现教学问题,但是不能很好地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的分析技能较差;还有的教师没有将反思获得的启发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将教学效果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三)反思行为滞后。教学反思涉及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7]。地理教师应该将教学反思渗透全部教学过程。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倾向于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课后反思的目的是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进而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由于时间有限、学生不配合、教学任务繁重及其他外界因素,地理教师没有多加关注课前和课中的反思。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教学反思与教学行为步伐不一致,未实现该有的教学反思效果。(四)反思氛围缺乏。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但是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有些教师由于受交流文化和习惯影响,不爱表达与交流,自身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很好地用专业术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缺乏开展和谐的交流氛围,没有达到教学思维的真正碰撞;三是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比较被动。缺乏反思氛围使得教师反思动力不足,进而影响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五)教学评价欠妥。社会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又用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样容易使教师的教学反思以学生成绩为导向,批阅大量考卷占用教师的时间,使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造成教师反思视野狭窄,不能针对教学问题提出有效建议,阻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一)坚实教育理论基础。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需要教育理论基础作支撑,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理论的自主学习。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关注地理学科前沿知识,了解有关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内容,熟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一些阶段性的学习计划,选择阅读一些杂志、期刊。例如,查阅《中国国家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地理教学》等内容,重塑自己的教学理念,了解更有效的反思策略,促进自己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二)提高教育反思技能。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观察,从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借鉴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以供大家参考,并交流指正。此外,随着微格教学的不断发展,微格教学逐渐成为教师反思教学提高教学技能的有力载体。教师可以把微格教学视频和实际课堂观察相结合,将反思的成果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三)落实教学反思行为。教学反思应该渗透教学进程的始终。课前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教材内容考虑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设想学生的课堂反映。课中反思,教师能够及时调解教学活动中一些状况。课后反思,教师主要总结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找出根本原因,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教师只有不断跟进、落实教学反思行为,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反思效果,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四)营造教学反思氛围。良好的学校氛围会影响教师的行为。一是创办教学反思能力比赛,以论文形式呈现,制定评奖标准,给予教师物质和荣誉的奖励,这样使多数教师愿意参与其中,体会教学反思的价值。二是开展“师徒式”培养模式,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获取教学反思方法,同时老教师也督促新教师及时跟进教学反思。三是地理教师间要主动交流,通过一起备课交流,共同探讨教学,对自己的理念和行为提出批判性、学术性、挑战性的反馈信息和意见[8]。与同事交流为教师教学实践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教师获得、分析和解答疑问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9]。因此如何总结、提升、分享教学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就像诺尔斯所说:“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成人教育的核心方法是经验分析。”[10](五)完善教学反思评价。完善教学反思评价体系,使其为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一是教师自评,通过自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加教师主体的反思意识;二是同事互评,通过同事间互评可以避免自己陷入思维定式,倾听其他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反思质量;三是学校评价,通过开展教师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
四、结语
地理教师普遍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在反思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教师的教育理论不扎实、反思技能较差、反思行为滞后、学校教学反思氛围不浓厚、教学反思评价体系不完善。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推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地理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落实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内容,真正实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者:校思泽 景琦 武悦萱 张蓓蓓 单位: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 上一篇:电子商务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 下一篇: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