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渗透

时间:2022-08-20 02:39:12

导语: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渗透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学科知识和理念,还要求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同时在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为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对此,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简要论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些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依据其特点所包括的内容也自有特色,如思维能力、地理实践等。局限于有限时间且较大学习量,高中地理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并不乐观。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配合合适、科学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教学效果,并渗透核心素养。

一、高中地理渗透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能够形成基本的学科素养。地理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包括国内、外地理知识,以及各类概念性和常识性知识。部分地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在记忆的同时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区分和理解。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渗透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同时使他们深入理解和认识人地协调的重要性,明白对地理这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意义,体会到地理学习的魅力,进而在今后学习地理知识中更具积极性和深刻性。(二)整合学科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念有更为深入和综合的理解。显而易见,地理的学习内容是层层递进的,有许多知识点是有联系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整合,那将不利于学生通过灵活应用地理知识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1]。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贯通,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学科概念的过程中及时地和自身生活环境相联系,进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且清晰的体系,使其在之后的深入学习和实践中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构建人地观念素养。人地观念依据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推崇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平衡,如果从更为深入的角度来看,则涉及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地球环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次,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会给地球带来各种后果,所以应该大力提倡保护地球;最后,应该依据所学知识以及客观实际,通过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不难发现,这一观念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一大重点,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讲述之类的简单教学方式来告诉学生,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人地观念的价值和重要性,如果教师反复提及,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麻木和反感情绪。所以,地理教师需要借助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融入课堂气氛中,更加形象直观和切实地感受人地观念,进而达到教学目标。(二)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地理实践素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可以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甚至去创新,对于地理这门综合性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将地理学科与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根据相关的知识点,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或实际问题,让学生可以明白地理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这样能提高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并且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地理实践素养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其内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面对具体区域,可以有效抓住其地理特征;其次是面对突发灾难,可以冷静镇定地面对,避免自身受伤,甚至帮助他人脱险;最后是可以利用所学和所见,进一步挖掘各种自然现象的规律,为生活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适当地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有趣且有价值的活动,通过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学生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三)构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和综合,包括气候、天文、地形等各个方面,其教学目标也包含“培养学生看待某一地理现象时可以发现更多层次和方向,具有一个综合思考的能力”。而在当下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迫于应试教育的教学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多为知识的接受者,缺乏自我学习和反思的能力,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3]。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其中一个较为合适的方式便是协助合作的策略,在合作解答问题中,学生一方面可以自我思考,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小组其他成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而掌握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建小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小组综合能力平均,小组内部成员各有其优缺点,并且综合在一起能力是均衡的,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也能在小组讨论中学习他人的优势,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层次、多元化的问题,给学生以多种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最后,为了增强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各小组之间需要进行互相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把控学生的学习方向,在讨论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疏通,同时给出一定的学习建议。(四)借助地图教学,增强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地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观察地图,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地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增强对各个地区的认知,深入了解其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合理科学利用该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南方地区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各类图,如气候图、作物分布图等,使学生通过地图来了解南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形成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其对地区特征的了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受到大家的关注。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但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对本学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晓龙.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16-117.

[2]肖安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66-167.

[3]张磊.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85.

作者:刘永波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