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4-27 08:03:51
导语:手工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众所周知,直观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特别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其作用更为突出。初中生生活范围较小,社会阅历不足,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对很多地理事物和现象还不能理解,这严重影响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自制教具,即“手工地理”。教具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去观察和触摸,能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笔者结合身边材料,与学生一起动手做了大量的地理实验教具,从而让地理教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地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和学生一起制作了一个又一个教具,完成了课本上的实验,让教学由传统的教授结论变成了体验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下面,笔者就介绍几个比较成功的“手工地理”,希望可以对广大地理教师有所启发。
一、地球仪制作
地球仪是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学校虽然有现成的仪器,但自制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材料制作地球仪的过程:在乒乓球的正中间画一个最大的圆圈,作为地球的赤道。用锥子在乒乓球两端各钻出一个小孔,作为地球两极,要求小孔与赤道间距离相等。用钢丝穿过小孔,作为地球的轴线,当然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用橡皮泥将乒乓球的两端固定,防止乒乓球脱落,然后利用橡皮泥或者铁丝做一个底座,固定地球仪。最后用笔画出经纬线。学生通过学习制作地球仪,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并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去判断地球上的事物,判定方向,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二、地形模型制作
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解困难,特别是根本没有见过大山的学生,他们很难把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准备了橡皮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学生跟笔者一起制作大山的过程是十分开心的,这些不起眼的橡皮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所制作山体的特征,然后讲述相应的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记住这些内容。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利用小刀将山体划分成一层一层,并为学生讲述等高线的定义,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的特征,寻找山坡的陡缓、凹凸与等高线疏密曲折的关系,最后再分组讨论。这种简易的“手工地理”极大地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
三、自制天气符号卡片
天气和生活是初中一年级地理中的内容,掌握天气符号标识和看懂天气预报图是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天气符号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难以记忆的,如何有效地记住这些符号是教学的关键。笔者在上课时,利用彩色卡片制作了一套用于表示天气符号和风向风级的符号卡片,将许多符号制作在一起,形成一套复合型卡片。在卡片中有表示天气晴、多云、阴、小雨、大雨等天气符号,还有风向和风级的符号。比如将2~6级的风级符号制作在一张卡片上,8~12级的风级符号制作在另一张卡片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卡片的旋转和折叠来表示不同的天气符号,讲述不同的天气,还可以做一张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按照卡片上的符号向别的同学模拟预报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不同天气的相关符号,还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就需要不断研究课堂教学,掌握教学规律,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舞台。要在课本中寻找亮点,提升教材的育人功能。有效地整合资源,高效地使用教材,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通过长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制地理教具,利用“手工地理”提升教学效率,笔者发现,“手工地理”的制作以及使用,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学生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爱学习和自己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更难得的是,其可以将教学难点化难为易,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获得知识的游乐场。笔者相信,“手工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将会有更多的“手工地理”作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作者:杨清会 单位: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 上一篇:高校师德建设若干思考
- 下一篇: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