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分析

时间:2022-11-12 11:02:20

导语:新媒体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媒体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分析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引领高中地理教学优化改革的新浪潮。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学科教育中逐渐提高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能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前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的,探究新媒体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策略新

媒体以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的角色助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国家和社会都愈加关注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新媒体在实现师生沟通、学生自主学习和家校共育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课外的延伸领域更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对于完善高中地理教学,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整合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

1.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发展。第一,通过媒体设备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整合并充实地理教学资料,同时新媒体放宽了地理教学的地点和时间,让教师可以随时分享教学资源,促使教学资源多元化发展。第二,新媒体实现了地理学习资源的共享,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了解大数据时代下无穷的地理知识,获取更加多元化的信息。2.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方式和途径。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选择空间,教育从传统单一的学历教育和课堂教授逐渐发展成了多层次的终身教育。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与新媒体在深入融合过程中,各种媒体、网络设备等得到充分利用。3.实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发展。新媒体有效地优化并改善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关系及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双向良性沟通。新媒体下的双向沟通具有跨时空交流的优势,地理教师可以随时向学生发送一些学习信息和资料,同时还能及时地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进学生学习进度;学生则可以更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新媒体整合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应用

高中地理教育的核心素养构成可以用“一线三面”来体现,其中人地关系为主线,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为三面。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也是高中地理教育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必要性的理解、判断和认识。下面就围绕人地协调观,分别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究新媒体整合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应用。1.利用多媒体进行地图教学——区域认识。区域认知属于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就是让学生养成以区域角度看待地理问题的习惯,从而运用区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索区域人地关系和区域特征,最终形成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通常有三种途径,第一是勤于使用图片,让学生养成读图、绘图和用图的学习习惯;第二是培养学生图文、图图的转换能力;第三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主要的辅助工具,在教学实践中以地图为基点整合新媒体与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高中地理知识琐碎且涉及范围广,而高中生的见闻和视野都比较有限,因此学习压力较大,以单一的理论讲解方式来传授知识,难以让学生形成预期的区域认知能力,所以地球仪和地图等辅助工具的应用就非常有必要了。而将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进行教学,能让地图的呈现方式由静态变为动态,甚至实现山川河流等地理地貌的三维立体展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感官思维,这就是区域认知里的养成读图习惯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动力。以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工业地域的形成》为例,教师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生产上的工业联系、非生产空间上的联系以及工业地域的划分标准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于直观形象的关系图中,以知识串联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以观察图片为主的形式了解按成因分类的工业地域和按发育程度分类的工业地域分别有哪些,进而拓展认知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认知各个关系图之间存在的前因后果或者前后铺垫的关系,一步步地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2.巧用GIS技术整合地理教学——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要求学生从多个维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理清每个要素之间的作用、影响和制约关系,试着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早期发生以及后期演化过程,进而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地区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能够用辩证的态度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将新媒体中的GIS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能更好地将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体现出来。高中地理GIS教学法是让学生应用GIS软件将地理数据和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进而从时空的角度对诸多地理要素进行分析,最后用直观易懂的图像、图表和数字的方式将分析结果表达出来。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教学为例,可以运用GIS技术软件ARCMAP软件平台,围绕区域地理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案例,即“阅读课本—查找资料—自主分析—讨论结果—提出建议”。为了让学生了解珠三角具有怎样的自然区位条件,首先让学生打开ARCMAP添加好中国地图,并使用空间查询功能了解珠三角地理位置等相关数据,初步建立珠三角自然因素图层,再对比地形和气候图层分析出珠三角的地形和气候优势。其次用同样的方式分析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因素。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将珠三角的各个图层分析叠加在一起,从而更加综合全面地对珠三角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域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在这个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理解教材提供的当下该地区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最终总结出有利于珠三角发展的工业化条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叠加诸多有关地理要素的过程,在叠加分析中更好地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3.利用新媒体打造地理活动——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指的是人的某种品质和行为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调查、地理户外考察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具备地理实践能力是灵活运用地理工具完成地理活动的基础。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观察。传统观念认为媒体技术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仅限于构建虚拟的试验,让学生课堂上拥有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实践体验,但这根本达不到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中的通信软件和定位系统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的家校合作关系,在确保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连贯性的同时,解决学生外出的人身安全问题。教师可以选定出发地和目的地,让家长课后驾车,学生使用手机或者汽车上的GPS导航,与家长一起在语音提示下完成行程,从而让学生切实体会GPS导航的工作过程。再例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家里的用水情况,并制定出家庭节水计划。针对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及时与教师沟通,由教师给予指导,最终自己制定出家庭节水计划。这种新媒体提供的及时沟通的平台,是助力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掌握地理知识上可能仅需几分钟,但地理素养的养成和积淀就像冰冻三尺一样,绝非一日之寒,新媒体与高中地理的整合探究还需教师基于教材,结合身边事例,从各个科学素养的维度进行探讨。

作者:周富贵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