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复习的应用
时间:2022-02-21 09:28:39
导语: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复习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近几年各地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中,综合性题目越来越多。作为一线教师,多年来我在生物中考复习过程中下了很大的功夫,却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和运用效果不佳,效率也不是很高。我一直在困惑和琢磨中,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复习方法,系统的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迫在眉睫。幸运的是在山东省远程教育培训过程中,让我认识和了解了思维导图,在生物复习课堂的实践教学中,我结合思维导图和生本教育理念对复习课堂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改革,学生学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学习效率确实有所提高。生物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概括性地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使之获得系统提高的一种课型。它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一般是把有关联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从“横”“纵”角度将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以分类、合并,使之形成知识网络。
一、以往复习课堂上的知识网络构建存在的问题
在复习课堂中,我们出现的最多的复习方法是教师构建已有的知识网络,或者参照参考资料中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填空或者更简单是机械地记忆,然后再结合相关的练习题反复地操练。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复习种子植物一节中,我们传统的复习方法用列表比较复习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如下表所示:列表的方法确实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但现在如果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其实还是一种以老师的教为主体的复习方式,简单地看就是:老师我已经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都告诉你了,你只要把空填好再记住就行了。试想,这样简单重复的记忆,能引起学生对复习的兴趣吗?又能够记住多少?有的时候学生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但是这样的知识不是自己的知识,当然也就存在或多或少的知识运用障碍。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的行为是指责学生没有勤奋地复习,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
二、思维导图给学生思想自由的空间
以生本教育为指导思路的课堂中,学生的“学”成为主体,教师的“教”变成了辅助。在整体复习目标、范围明确之后,教师的作用是以恰当的手段指导学生互动复习,这又包括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互相参考,找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点,并辨别真伪;指导学生向已经掌握该知识的学生寻求解答;指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等等。在生物复习课堂中,我运用得最多的手段是小组合作基础上的结合思维导图来构建完整的前后关联的知识网络体系。比如,同样是“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知识网络的构建,我的教学策略是:———给出学生明确的核心词———物质和能量循环(教师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由拓展(学生个人活动),构建一幅自己独特的思维导图———小组内互相参考,比较差异(小组集体比较)———整理、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个人活动)比较的过程其实就是各个独特的思维之间的碰撞,每个人的联想是不同的,在思想碰撞的基础上,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取长补短,学会了与人的相处。在综合全组各人的经验之后,学生们已经能联系以往的大部分知识。如:思维导图1和思维导图2这两幅思维导图虽然是围绕同一个核心词———物质和能量循环,但个人的思维截然不同,图1体现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体知识,同时还延伸到了生物的取食、死亡及分解等,内含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图2在体现了有机物的利用方面、食物链的知识的同时,比较直观的表达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相互补充,这种比较中的学习比教师的基础知识反复强调更为自然,更符合思维发展的过程,可以想象,这样的记忆触发的强度远比机械的记忆要有效得多。虽然学生运用的思维导图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思维导图,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根据教师指定的核心词,联系到已经学过的知识,其实这种学习的行为本质已经转变成了已知知识的运用层面。
学生的潜能是可以无限挖掘的,但挖掘的深度在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在这样的复习课堂中,以往教师要反复强调的知识点,现在通过学生提前复习、构建思维导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独特的知识运用,再结合小组内的汇总展示、全班的展示,学生学习的本性得到恰当的开发,同时也由于每个人的思维独特性,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别人智慧的闪光点,或增长自信。
作者:刘夫华 单位:新泰市小协镇初级中学
-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的应用
- 下一篇:探究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