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探讨
时间:2022-01-12 09:07:00
导语:以生为本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我们从每位同学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式。本文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例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生物;预设生成;优化;质疑
初中生物新课标指导我们: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生物教学要面向和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结合每位同学的个性认知特点设定教学方案。实际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而是通过师生多边互动,让学生通过体验完成基础认知到能力迁移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就结合“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教学为例,对怎样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实践以生为本进行分析与讨论。
1针对学生,预设生成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实践以生为本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首先就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其次,我们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提前了解所要学的知识,这就是预习。所以笔者认为生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设置预习导案,实现生物教学的动态生成。具体操作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知识结构差异进行分层引导。比如在设置“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预习导案时,我们可以这样整合:1.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2.通过合作设计“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方案;3.分析实验结果。这样的预习导案,让同学们基本顺着学习内容的大概脉络进行初步探究,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生成空间,能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探究中的针对性。
2抓住细节,认真探究
课堂是知识密集型活动,要想让学生最大程度掌握知识,我们就得鼓励他们能抓住问题的细节,进而认真探究。知识生成是个多边动态的复杂过程,每位同学们都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能抓住细节“处处发问”处处探究,这样才能薄物细故,全面掌握知识。如:在指导同学们设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实验方案时,有同学就发现了个细节问题,并指出:用一个小塞子直接将漏斗颈口塞住。遇到这种情况,不管对错,教师先要肯定学生敢于创新思考的精髓。然后我们再探究他想法的可行性,经过实践验证,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漏斗颈口这么小,带火星的木条会不会不好伸进去?漏斗颈短且细,能收集到的气体量会不会太少……”这样通过实践和问题启发,同学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深入思考。当然,质疑是思考创新的前戏,我们只有客观承认并鼓励同学们敢于质疑,就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成→再生成→进一步生成”完整的知识生成中来,从而课堂生成资源不断涌现,使之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实际上课堂教学中如果每个同学都没有遇到问题,说明课堂遇到了问题。只有同学们敢于在每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就可以借机发挥进行引导,然后采取进一步的教育性行动进行推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3创新思考,二次生成
思考和创新是知识到运用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应试教学多让同学们记住结果是怎样的,这样就造成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无法应用。为了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真正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新性思考,这样才能在知识生成技能的过程中完成二次兑变,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创新的教学目的。如“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实验”,教科书上提供的实验方案是选取一片叶片部分遮光和部分不遮光,进行对照。实际课堂教学中,有同学会提出其他方案:1.取两片天竺葵的叶片,一片遮光,另一篇不遮光;2.取两盆天竺葵,一盆遮光,另一盆不遮光。同学这样提就说明他不但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还掌握了思考和实践方法,并依照知识原理进行思考探索新方案,这就是很好的再生成资源。针对学生的方案我们不要急于否定,要通过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这几种方案都可以,但是只有“取两盆天竺葵,一盆遮光,另一盆不遮光”属于最优化方案。这样引导,用实际行动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有效激活他们参与知识生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合作学习,共同提升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同学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中来,通过体验完善认知。当前中考开放性能力型题越来越受重视,这是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深入探索的能力。为了让同学们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构建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工,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互动交流,拓展知识,提升能力。这里还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实验方案设计为例,为了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实验。在同学想到其他方法时,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鼓励同学们在组内通过讨论分析,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结论。这个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的同学负责实验细节指导,善于动手的同学安装实验器材,其余同学还有负责记录实验数据等。这样先让同学负责擅长的工作,合作成果明确后,再变换角色进行体验,就能实现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对探索任务不同角度的体验和认知,拓展了生成体验途径和方法,同学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从而让课堂资源生成形成良性循环。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生本课堂进行的分析与讨论。总而言之,课堂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知识生成的多边互动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内容整合,让知识生成以契合学生认知和反正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此才能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再引导他们对细节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生成的主人,才能真正体现生成性和开放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金现.生本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4年04期.
[2]郑俊伟.以生为本,提高效率——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2年32期.
作者:王纲 单位:盐道街中学
- 上一篇:市场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析
- 下一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