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7篇
时间:2022-06-28 09:07:13
导语:初中生物教学论文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弊端
1.教师没有充分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体制改革,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增设更多的实验操作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然而,受到旧式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生物教师还没有做到领会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精神,没有掌握以实验操作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仍旧沿用着单方讲授的方法来教学。这就容易人为分离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细胞内部的结构”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显微镜等设施,来观察洋葱等物质的表皮细胞,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细胞”的生动形象。如果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只是单纯讲解细胞的构成,那么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师生之间欠缺有效沟通
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被限制在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上。除此之外,师生之间没有更深层次的沟通。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就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也就做不到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生物链”一课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疑问:生物链是没有尽头的吗?自然界中的细菌也能参加到生物链中去吗?如果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疑问,那么课堂效果就会打折扣,学生也就很难真正理解生物链的含义。
二、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教师要认真备课,准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案
教师要熟练掌握生物教学重点,以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指向,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实际需求,设计出形式丰富、内涵多样的教学计划。例如,在讲授“生物圈内部生物的相互作用”一课之前,教师可以搜索一些与自然界生物圈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上课时为学生放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充分重视生物实验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将多种授课方式融合起来,带领学生进行多样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动手和观察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教师不要将自己的授课行为限定在书本的范围内,而是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要想让学生透彻理解植物的内部组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亲自观察某些植物的表皮组织、营养组织等。如果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挂图,或者让学生观看教科书上的图片,那么学生就难以对植物的组织形成深刻印象。
3.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学生只有在对所学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从多种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卸掉思想包袱,轻松探索生物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组讨论和其他互动环节,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对知识点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书本知识,并倡导自主学习的精神。例如,生态平衡一节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生态平衡的实例,使得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强烈兴趣。初中课程体系改革,客观上要求教师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求精神,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初中生物教学,一项系统性和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的培养目标。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生物实验的开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求知的能力。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充满热情、愉快高效地吸收知识。
作者:蔡长谋工作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陶英中学
第二篇
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能给学生自学、创新、锻炼的机会或环境、平台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要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他们知道怎么学习,学什么,培养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能给学生自学、创新、锻炼的机会或环境、平台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1]。要达到这些目标,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明确图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看清楚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名称,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分析曲线的特殊点,包括起点、顶点、拐点、交叉点和终点等,是解题的基础。分析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揭示曲线变化的原因和含义,全面解读曲线展示的变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明确了以上的识图方法,坐标曲线图在初中的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其他的一些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教学中用坐标曲线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1、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生物因素有:植物,草原鼠、牛、羊、兔等食草动物,蛙、蛇、鹰等食肉动物。2、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苏科版八年级上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一节的内容,坐标曲线图在课堂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部分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生物因素有哪些,然后引导学生对鼠种群与植物种群之间的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再从鼠群与鼠的天敌种群(如蛇、鹰)之间的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再从鼠种群与鼠的天敌,训练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试着完成课本活动后的讨论2,学生运用坐标曲线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使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更直观,使学生认同生态系统之间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的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渗透了生物之间普通联系的观点[2]。这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题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此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坐标曲线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看横坐标,横坐标表示时间。0点时光线最暗,植物光合作用远小于呼吸作用,即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故随着时间推移,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且光线逐渐增强,光和速率逐渐增强。当光和速率大雨呼吸速率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第二阶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第三阶段时,由于光线变暗,光和速率再次减小,低于呼吸速率时,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该题主要看不同时间段光线的强弱,B选项二氧化塘碳度先下降再上升,即表示呼吸速率先小于光和速率再大于呼吸速率。对应时间段来看,这是不合自然界的规律的,因为有阳光的阶段不可能在深夜出现。
二、通过观察、分析坐标曲线图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如:在学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这样一题,是关于蒸腾作用与植物吸水的关系。下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从图中可以看出:c点是某植物的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曲线重合点,且正好处于a时刻,即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所以A答案是正确的。图中a-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都是逐渐升高,但在某一时刻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所以B答案也是正确的。图中黑暗时间内,无论那一时刻,吸水速率的曲线总是位于蒸腾速率的曲线之上,即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高于蒸腾速率;而有光照时,a-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b时刻以后吸水速率则大于蒸腾速率所以C答案也是正确的。在图中,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选项说法错误,所以选择D答案。
作者:张中瑞工作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平明中学
第三篇
一、关注身体变化,建立健康意识
新课标要求,生物课的设立,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生命体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发展并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命意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以来,对自己的身体开始有了好奇心,男女生也都有了羞涩的表现,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不但恐惧而且害怕,此时的生物课正好能够解答学生的身体困惑。如在教学《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变化,可以列一个生长单,并搜集自己每一个年龄段的照片,看看自己的体重、身高有了哪些变化?进入青春期后,有哪些身体的变化?初潮和遗精是在哪一年开始?当时是告诉父母还是朋友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了科学的认识。而后我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如何穿着才能符合青春期的发育需要?如何和异性交往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如何饮食才能供给日常发育所需?学生在讨论中,建立了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处理自己的周遭问题,并对自身也有了保健意识,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有序发展。
二、关注身体健康,建立生命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从基础入手,阐释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通过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到生命细胞发展为生命个体的全过程。这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建立起学生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如在教学《消化系统》时,针对学生暴饮暴食,挑食爱吃零食的问题,我从消化系统的知识讲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要想科学营养,就离不开营养物质,而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经过学习了解到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共六大类,其中水、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均衡的营养呢?如何进行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呢?我让学生根据人体消化吸收的流程,画出这样一个图(如下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直观的概念。这样学生就有了基本的身体消化意识,对吃什么、如何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能够据此建立生命保健意识,从根本上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三、戒除不良嗜好,建立生物意识
从广义的生物学来看,我们一旦有了生物意识的建立,就能够从生命的角度,把握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生活,从而释放生命的力量,延长生命,而这也正是初中生物学习的意义所在。教学中,我不断进行生物学的意识渗透,让学生梳理良好的作息制度,饮食习惯。如在引导学生戒除不良嗜好的过程中,针对《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这一节,让学生对血液及血液循环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学生了解到心脏的动力功能,同时也对血液的流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再根据《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了解到整个呼吸系统的运作过程: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果,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气进入血液后,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则在血浆中运输;在组织细胞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又要进行气体交换,同肺泡气体交换一样,组织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这样学生就从生物学的角度透视了整个不良嗜好的过程:抽烟影响了身体内的气体交换,造成肺细胞的阻塞并出现病变,导致肺泡不能完成气体交换,导致身体缺氧而引来严重的后果。那么喝酒或者是其他的不良嗜好,也都是改变身体系统内的原有内环境,破坏内环境的平衡,导致病变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物教学是初中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虽然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轻,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却是实用而又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能够树立生命意识,热爱一切生命,同时利用自己的生物知识,能够保健身体,珍视自己的身体,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是生物教学能够达到的目标所在。
作者:周菲工作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第四篇
一、学习初中生物的意义
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主要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乃至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生物和人的生活、农业生产、以及环保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了解食品的保存方法、移植树木以及环境问题等等,都需要生物学的指导。生物学在一些与人类发展相关的一些技术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试管婴儿、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福音,对生物方面的进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学习生物还可以促进初中生心理的发展,满足他们喜欢探索、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大量的实验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这不仅对他们的思维开发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还可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影响,让学生在完善了生物知识结构的同时,使他们了解到了怎样科学地去看待生命、看待世界。总之,初中生物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认识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不到位。由于生物在学校里被称为“副科”,其主要原因是在考试成绩当中生物的分数不是很高,所以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想过其他学科提高成绩,放弃了对生物的学习和现状改进。或者是认为只要临时复习就能应对过去考试,完全忽略了对生物的正确学习,摒弃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缺乏学习兴趣。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生物的一个阶段,学生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但是等到新鲜感一过,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理解,很多学生就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很难开动脑筋去想象生物学中存在的概念,例如DNA、染色体等等。
3.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很传统,在上课时不懂得借助一些道具,只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把本节需要讲解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很少和学生互动,也基本上不懂得课堂小结,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还有就是有的教师只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会变换方法,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初中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1.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面对生物学科不受重视的一个现象,各个教育机构应该把重视生物教育这个话题早日提到议程内,重视其教学工作。要对课程的安排、学生学业水平考察、评价制度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而教师和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对生物学科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而改变以往应付的心态。
2.培养学习兴趣。只有对生物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地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再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要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的同时再去有目的、具体性地思考所学的知识,这样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再次,认可学生,给予他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欣赏的目光,让他们在鼓舞中拥有学习生物的信心,进而提高对生物学习的情绪。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解决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要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讨论解决问题,还要在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课下要经常复习,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自己的复习。
4.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具,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对水的节约,教师可以去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鼓励学生自己平时要懂得怎么样去节约水,展示缺水地区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水源的重要性。这种充满感情的教育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健全自己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依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规律,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唤起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这种参与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对学生采取措施以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还要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技术等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学科的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生物学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打基础开始,全面掌握生物知识,为以后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作者:张倩倩工作单位:邳州市港上中学
第五篇
1设疑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1.1符合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知识点繁多。相对于历史等人文类学科,初中生物并不大受学生欢迎。然而初中生物所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疑教学法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把注意力从书本上转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案例的分析,从而学习到相关知识。
1.2符合初中生物的教学对象特点
初中生物的教学对象大致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他们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奇的事物,讨厌被强迫学习。因此,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并不适合用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设疑通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枯燥的生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
1.3符合教学规律及新课程要求
新课程思想要求,不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注重学生把所学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的能力,而设疑教学法无疑能满足这个要求。同样客观教学规律也告诉我们,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率。设疑教学法,通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惑!探究的心态,是非常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
2设疑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提出适当的问题
设疑教学法并不仅仅是提问,但提问是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方式。恰当的提问可以有效地发挥设疑教学法的优点。恰当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应该是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讲基因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大家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双胞胎,他们长得非常像,但又有一些不同,那么他们长得非常像说明了什么?长得有所不同又说明了什么?0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双胞胎,通过对这个日常所熟悉的事物提问,完全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二是应该注意提问的节奏,一般在课堂开头可提出一两个能贯穿整个课堂的问题,此时问题不可过多,否则学生好奇心会被不断的分散,乃至减弱。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较多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结尾,最好留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这个问题一则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应用,二则可以同下节生物课所讲内容联系。
2.2恰当选择提问对象
提问对象的选择也是设疑教学法的关键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意识到了设疑教学法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恰当的问题。然而许多教师的提问对象是/尖子生0,一般优等生对所学内容都经过了预习,所以这些问题并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长久不被提问,其他学生会感觉到被忽视,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些就是提问对象选择错误产生的问题。毫无疑问,提问对象的选择绝不是随意的,而应该经过合理的考虑。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提问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对课堂中用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的提问,提问对象应根据问题难度有范围的随机选择。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提问对象有一定得能力回答所提问题,而不至于冷场。其次,随机性选择使得学生需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会被提问,从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这些方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经常对一些课堂走神的学生提问,有助于他们注意力保持集中。
2.3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质疑提问
设疑教学法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把知识通过设疑的方式教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的内容质疑。如果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提问,会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首先,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更热烈。其次,学生提出问题会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惑点和掌握情况,教师好对症下药,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得设疑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显著。设疑教学法内涵丰富,比如,可以创设情境设疑,通过实践设疑等。本文限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3结语
设疑是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等手段,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合理的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并不简单,需要掌握一系列技巧,其中一些技巧和方法在上文中提及,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但初中生物设疑的总原则就是,通过一定得设疑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力,以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魏训合工作单位:江苏省丰县顺河初级中学
第六篇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营造浓厚的课堂民主氛围,这是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据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数据显示,处于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与氛围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环境与氛围的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但是,我们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境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表现的非常严肃,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局限于全堂灌输的老旧方法,这样就严重导致学生对初中生物课堂的讨厌。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来说,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开放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不批评、挑剔学生的独特想法,打消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自主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2.创造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其不仅能够激发我们学生对知识学习及创新的欲望,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还能不断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在我们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造适宜我们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从最初的感性认识最终升华到理性认识。
3.以实验来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的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4.抓住学生的兴趣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和调动各种媒体,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激趣、设疑激趣、活动激趣以及导引创新、语言创新、实验创新、板书创新、训练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5.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切发明创造都先源于问题的发现,后成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等等。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长期坚持这样的质疑求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饶欣工作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第七篇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未将新教学观念应用于实践中
教师虽然对新课改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交流,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厚,加上教师本身形成的教学习惯很难改变,教师有新观念,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不能恰当地应用其中。因此,表现出了教师一边宣讲新的教学观念一边受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这一问题在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
2.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大部分生物课堂
目前,中考依然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尺,教师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初中生物知识点烦琐,在课堂上教师多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教师则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3.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生物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目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师除了对知识点的讲授以外,就是带领学生做相应的生物实验。整个课堂表现出来一种按部就班的状态,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教师则安于现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为中考积累知识,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
二、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针对以上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根据对新课改的实践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生物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禁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采用教师单纯的讲述外,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生物课堂中,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设计教学课件,先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关于花朵和树木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播放一段花朵开花的视频,让学生领略到植物的魅力,这样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情境、合作、讨论等模式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传统的“一言堂”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坚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的原则,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到“生物的变异”内容时,教师可分组让学生讨论,他们在这节课中对哪些关于生物变异的知识比较感兴趣,然后发表见解,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言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规范,然后开始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仍要充分利用学生讨论发言的模式,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和质疑,最终让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充满期待。
3.实践新课标,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针对性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同时,讲述植物的科学研究价值,并呼吁大家爱护花草树木等。这样,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总之,新课改要求生物学科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从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作者:康刚工作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民族中学
- 上一篇: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方案
- 下一篇: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实施方案3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