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2-06-28 08:54:06

导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论文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满堂灌”“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与之背道而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组织、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回归指导者、辅导者的地位。

二、发掘课堂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激奋水平较高,大脑接受的信息印象就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发掘课堂有利因素,如,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常见的生命现象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中,我采用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这个活动来巩固和深化“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一重点内容:当学完这节后,我就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张卡片(分别标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请七位学生上前,每人随机摸一张,根据摸到的硬纸板进行角色扮演:先由扮演细胞核的学生开始:“在植物细胞中我是核心人物,我控制着其他人物,大家猜猜我是谁?”然后,由这个学生将卡片(细胞核)贴在黑板上,退到一边。接着,其他依次进行。当然,这些角色在描述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再由其他学生举手补充,或者由教师适当加以点评。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巩固知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

2.科学合理地达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如,在学完“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后,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如,麻疹、乙脑,要预防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肝炎、淋病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使学生明白,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与重点措施相结合;用“植物的蒸腾作用”理论来解释移植绿化时为何要带土,为何要剔除部分叶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既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有利于学习兴趣、动力的激发。

三、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让教学效率插上高飞的翅膀

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中,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细胞结构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使这些学生不易掌握的生物知识变得直观明了。不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我们必须明确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同时还应注意把握使用的时机。例如,对于实验性的内容,如果我们开始就将其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清晰的展示,那么学生的实验就成了照样画葫芦,这对实验的顺利完成虽有作用,但学生却失去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尝试,失去了科学素养构成的训练,正所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实验是实现生物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生物学科的特色之一,又是实现生物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感受科学研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如,在《蒸腾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将一新鲜枝条的下端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茎的纵切面呈红色,从而直观地让学生意识到“植物体内的水可以由低处往高处流”,这样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探究新知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优化反馈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练习能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学生信息的反馈是学生知识输出并不断矫正的认识过程,是认知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优化练习(如,题量适中、题型新颖)既可为学生减负,又可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提供有力保证。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消除以“满堂灌”、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老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以学生为本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和实践,那么,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赵进盛工作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城东中学

第二篇

一、着力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做的更好。学生只要喜欢上生物,想去学、愿意去学了,自然就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就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许多种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做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就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真实感和生动、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果。

二、着力提高生物老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

老师是引领人、传授人,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差与老师有直接关系。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学生的接受内容的百分数乘以教学内容总量。可以看出,有效性的教学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象,二是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得知,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不是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学生,也就是学生对课堂学习专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关心学生的变化,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认真研究后觉得,要想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老师要精心备好课,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老师备好课能提高教学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备课特别的重要。教学过程中的计划要靠每一堂课去落实的,如果老师不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下降,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扎实有效的备课,再加上认真上课,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老师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的,是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的,是要查找大量的非常好的教案的,吸取人家好的地方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有变化的、有差异的学生,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

2.启发探究的课堂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

老师上的每节课的效果如何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决定这节课的成与败。备课只是老师走上讲台比较重要的铺路石,而且能走上讲台并不代表就有能力讲好课,能够把一节课上成功,这才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学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现代教学论认为:在学与教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最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3.练、讲相结合,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反馈练习是检验课堂所学的内容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针对初中的学生,课后布置练习多数是不能够落实的,所以,虽然课时不多,但是老师也应该尽量合理安排,做到练讲相结合,课堂反馈。反馈当堂化能够很快检测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过课后的练习、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再作巩固,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认真地解决问题。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节后会有一份课后练习,但是联系的设置不可能是讲完课后,我经常把它们穿插在课堂中,传授完一个知识点就适当地利用后面的习题,这样不仅立即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有时候,我是在开始上课就布置很多练习,主要是用来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入新课。

4.采取幽默的语言,进一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是需要好的课堂氛围的。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新的知识,增加本领,探索奥秘,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愉快的课堂会让学生如饮甘泉、如沐春风,个个心驰神往,人人充满活力。有效地进行课堂气氛的调节,老师的作用非常大,而老师的幽默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在上课的时候,会经常运用比较通俗生动的语言,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尽量做到提醒加上风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打破课堂上的死板氛围,使得课堂氛围活泼生动,让学生都喜爱上生物课。

作者:赵石永工作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桐木漯学校

第三篇

一、提倡预习,先学后教

凡事预则立,预习其实是一种对浅层次的分析,是一种让学生在新课开始前进行的活动,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大体了解知识目标。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以及巩固,对知识的基本构架以及网络构成有一个初步掌握,为实现从旧知识至新知识、从简单至复杂的知识转换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预习设计:

(一)探究藻类植物探究

1: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少数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探究

2:你晓得哪些藻类植物?探究

3:你知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吗?

(二)探究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有哪些?猜测它们的生活环境各是什么样的?

(三)记下你在预习中的疑惑和发现

在这个案例中,预习的设计一部分是知识点的质疑,更多的是学生的发挥,可以依据文本去探究,也可跳出文本来发挥,可以使用以前的知识以及经验掌握新知识,为新知学习作铺垫。另一部分,是学生的质疑,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内因,内因变化了,课堂精彩才有落脚点。我们在教学预设时,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及难点为学生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注意情境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探究,才有探究的必要。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合理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课件等直观手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师:你们知道什么叫光合作用吗?你能举出我们身边的事例作说明吗?

1.播放动漫,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合过程。探究:这些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是以什么为原料的呢?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释放什么物质呢?

2.师: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合作用,我们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小实验:在早、中、晚,从一种植物上取三片相似的叶子,先用酒精脱色,然后用碘染色,看一看,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出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用动漫等直观情境,学生很容易为之心动,通过层层推进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逐渐揭开科学之谜。学生在兴趣中,不光学习到科学家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到探索精神,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积极实验,尝试探究

在探究实验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关注,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学生实验失败的现象,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探究,给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探究片断:

(一)出示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探究单细胞的特点

(二)观察思考

1.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滴加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

2.观察临时装片时,如何区分细胞和气泡?

3.用凉开水漱净口的目的是什么?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热烈的讨论能迸发思想的火花。

四、组织课堂,强化自主

课堂上要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从具体问题、现象或结果入手,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创新,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多元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追求殊途同归的发展性思维,以教师引导、学生讲解、自主讨论和辩论等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气氛。如《人的生活需要空气》之《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片断:

(一)出示图片:思考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生1:用鼻呼吸很清洁。

生2:用鼻呼吸很清洁很湿润。

生3:用鼻呼吸冬天感到温暖

(二)为什么吃饭时,要尽量少讲话

生:因为食管和气管都在喉咙口。师:呼吸运动是如何进行的?(投示图片介绍人体胸廓的构成后讨论)

2.走进生活:游泳时,为什么会刚下水时,水如果超过了胸部,就会感到呼吸吃力?在这个案例中,在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下设计,着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动脑,层层深入,突破难点,体验思考的快乐。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让预习为探究作铺垫,让兴趣为探究作助推,让实验为探究作验证,夯实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才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甘信用工作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羊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