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生兴趣培养思路3篇
时间:2022-05-23 11:17:56
导语:初中生物学生兴趣培养思路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课堂导入,酝酿情绪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导入如同影视剧的“序幕”一样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能吸引住学生的课堂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如设疑、讲故事、设置情境等方法进行导入,扣人心弦,使学生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一内容时,我选择了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来进行导入,首先我拿出了办公室的一盆绿裁,问学生:“同学们的家里有没有种花呀?在种花的过程中,最常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这盆绿萝同样需要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回答出“植物需要浇水”的事实,并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枝繁叶茂的植物图片,使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这些图片资料,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最后以一句“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的疑问,顺利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关注,同时,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更能牢固地掌握新课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强兴趣
1.多媒体引趣。多媒体能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近的艺术世界,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这节内容时,我首先展示了男女生殖系统结构的图片,以使学生们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然后又用多媒体展示了精子和卵细胞形态的视频资料,以及播放了精子、卵细胞排出及受精过程的动画演示课件,使学生完全了解了精卵结合的全过程,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游戏激趣。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种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式的学习活动,不仅营造轻松愉快的生物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人体的呼吸》这一内容时,我自制了六只小帽子,上面分别写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按小组对号入座,从而让学生知道各器官的准确位置。然后再由学生自己依次介绍各器官的相应知识,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验增趣。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利用实验可以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通过实验接触到一些感性的知识,而且,实验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人体的神经调节》这一内容时,我选择了让学生做膝跳反射实验,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小腿会自动地跳起来,好像不再受大脑的控制。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4.故事诱趣。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在学习《食物链》这一节的内容时,我给学生讲了一则耳熟能详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然后再引出猫抓老鼠、蜜蜂采蜜等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明白他们是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再例如学习《生物的遗传》时,可以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寓言故事引出课题,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的。
三、走出课堂,提高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走出课堂”的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感悟植物对阳光,水分等的争夺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让同学们在大自然中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性、宽松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师生关系越融洽,课堂气氛就越好,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时要做到与学生可亲可敬,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敢说心中所想、敢问心中疑问,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去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但教师也要把握好这个和谐的“度”,不能让课堂乱了方寸。总之,培养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去探索和总结,真正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初中生物课教学质量。
作者:胡海红工作单位:江阴初级中学
第二篇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对初中生物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创新教学导入设计,激发起初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植物的营养繁殖”时,通过了解不少学生对果树嫁接有一点感性知识,可以设问:“要使一棵苹果树上两种不同品种的果实,应采取什么方法?”学生顿时情绪激昂,热情高涨。巧妙运用多媒体,增强导入的形象性。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如在讲“社会行为”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动物的群居生活图像及资料,询问初中生通过这些资料想到什么?对生物这门学科有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入新课。创新导入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上,可以将一些与生物相关的、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故事和逸闻趣事等引入课堂。比如说一个动人的小故事,一些具有说服力的事实,是一个谚语,也可以是一个演示实验等,根据具体的内容精心设计相应的导入语。
二、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这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思想前卫,喜欢网络,爱好广泛,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喜欢追求个性化,生物教师因势利导,把握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初中生爱好上网的特点,教师可以适时布置一些网上作业。例如可以让初中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交流,完成生物学习的相关作业。根据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的情况,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例如可以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抢答、小组合作探究竞赛、生物实验竞赛、生物标本制作比赛、生物调查研究竞赛等。学生在学习竞赛活动中,能很好的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学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初中生物学科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现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用生物的实用性吸引学生,根据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各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生物教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实验除了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易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的直接兴趣之外,还具有目的性操作活动的特点,使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初中生在生物实验课上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最后获得实验成功,此时由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所以,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初中生来说,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是指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技能和已有的经验、能力发现未知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解决的心理素质。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认知材料和学习情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科学方法和思想的获得,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师生情感交融,唤起学习兴趣
教师只要了解学生,亲近学生,真心地喜欢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也就自然也就喜欢学习生物了。初中学生面对生物这样的副科学习,没有太大的压力,大多是凭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因此,要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本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思想,寻找时间、寻找机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活上、学习上体贴和关心他们,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的亲近和爱。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激情和热情,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从而感染初中生对生物的喜爱和兴趣。
五、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作为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学科,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实践活动。教师在对其的教学中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理论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人的性别决定时,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就可以总结当代社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和原因。还比如现今人们十分关注的生活、生态环境实际问题,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立足现实,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方式学习生物知识,认识其重要性,让初中生科学地运用生物知识,提升自身的生物素养。初中生物作为科学知识,密切联系人们的生活,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以及对学习生物的强烈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生物教学实验、加强师生交融关系、和睦的师生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合理有效的培养初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玉春工作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印庄中学
第三篇
1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主要是资源和环境因素。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观念淡薄,垃圾不分类、随意乱扔;水资源不节约,随意浪费、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一次性用品广泛使用等等行为,导致淡水短缺、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耕地衰退、酸雨、水华、赤潮,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社会也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这些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在中国环保事业的主要中坚力量是环保志愿者,而志愿者最多的群体仅仅是在校大学生,这些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也不是很高,在他们的中学生活中没有接受很好的环保教育。初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可塑性强,是21世纪的建设者,也是环保事业的希望。有一句名言:“环境不是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才是今天环境的主人,而中学生是未来环境保护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教育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于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十分必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的“绿色伦理”,才能真正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对中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他们从小形成环保意识,这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
2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1学科教学内容渗透,抓住知识点与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
在初中各个学科中,生物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处于最有利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初中生物教材有四册,上面的许多章节都涉及到环保问题,七(上)第一单元《我们的生物圈》的第1章——生物与环境,第2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八(上)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中的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中的水循环、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八(下)第八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中的第25章——关注我们的家园、第26章——留住碧水蓝天。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制成课件,将与环保有关的事例,以文字、视频的形式展示,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有意创设教育情境中,将环境保护的理念、知识和要求,渗透到教学知识、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教育有机的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中,树立对生活环境更加积极的行为准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体会,使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比如在学习《第25章——关注我们的家园》这部分内容时,我增加了当今几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例子,让学生合作分析探究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的特点,把生态农业、生态城市与传统农业和现在城市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生态农业不用化肥、农药,不会污染环境,不会危害生命,废物重复利用,生物能的利用率高,生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值得大力推广。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它是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体。居民生活在一个舒适、清洁和宁静的环境里,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在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时,告知学生现在每天灭绝的物种约75种,每小时约3个物种灭绝,组织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长期下去所造成的恶果。让学生懂得少吃或不吃野生动物就是一种环保行为,不用一次性筷子就是节约资源,尽管我们不能做大的环保事业,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他人。在学习《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时,询问学生现在夏天越来越热,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原因有哪些?学生知道工厂的废气是主要原因,但也与家用轿车迅速增长有关,大量的家用轿车释放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不仅加剧了温室效应,而且污染了空气,鼓励学生少坐车,多走路或骑自行车。
2.2通过实验探究,树立环保理念
在生物实验课上我们增加了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实验。如: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干电池的浸泡液对金鱼呼吸作用的影响;干电池的浸泡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蚯蚓的食性与家庭有机垃圾的处理;不同植被下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深切感悟到污染环境对生物造成的危害,随手扔掉的电池对生物造成多么大的损伤,城市中的垃圾可以靠蚯蚓来分解,人类也可以像蚯蚓等生物那样过低碳环保的生活。绿化可以改良城市空气,一草一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3利用校本课程,提高部分学生环保能力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主张做中学、学中做,力求实现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注重过程、体验、反向渗透和面向社会生活实际。所以我们设立了专题环保教育:“一次性用品的好处与坏处”“当今主要的环境问题”“废物利用”“低碳生活”“家庭垃圾的处理”等,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可也上街进行调查活动、尝试探究实验、制作环保作品,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空间,使部分学生环保能力得到了提高。
3课后营造绿色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只有内化到行动才会有效。结合环保教育,课后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3.1美化班内自然、文化环境
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教室,美化教室、处理好室内垃圾,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和健康。利用黑板报宣传环保知识,制订环保的行为规范,然后按照这些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慢慢地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3.2校内环保渲染
在校园内设立环保宣传牌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宣传语更有意义。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环保宣传语,引发了学生很高的热情,同学们上网收集资料,积极思考,汇集了许多好的标语:“花木有情,请勿伤害”“小草青青,脚下留情”“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意草如茵”“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乱摇”“我环保,我自豪”。
3.3以重要纪念日为契机,设立宣传主题
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爆发了有2000万人参加的公民环保运动,这天被命名为“地球日”。它是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此后各国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地球日”已成为140多个国家民众进行大规模环保活动的共同纪念日。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所以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环境日”。还有3月23日“世界气象日”,3月22日“世界水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10月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这些纪念日到来之前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编抄报,并且进行评比、表彰,激发了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走出校园,开展绿色行动
评价一个学生的环保能力的强弱,不是看他学得有多好,而是看他做得有多好。环保教育的最后环节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绿色行动。
4.1引导家庭成员低碳生活
低碳环保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营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崇尚低碳生活的家庭构成低碳社会,亿万个拥有低碳理念的孩子塑造着希望的未来。每一个具有环保理念的学生在家庭积极引导家庭成员进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在“衣、食、住、用、行”中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能为环保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家庭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又能影响家庭成员的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促进低碳办公、绿色创业等等。只有环保低碳的理念真正走进家庭,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才会进一步推进环保事业向前发展。
4.2设立环保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环保小分队。环保小分队人员是由班上的同学自我推荐、班级选举确定,家庭住得比较近的同学自动组合,每五个人为一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环保小分队的任务有分工,成立了环保宣传小分队、环保摄影小分队、环保调查小分队、绿色认养小分队等。节假日有组织地在社区开展活动,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监督、调查、绿色认养等,如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免费公园,每天游玩、休闲、锻炼的人很多,不文明的行为也很多,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攀折花枝,环保宣传小分队同学在荷花池公园内进行绿色环保宣传,积极传播绿色文明,效果非常的好,受到市民的欢迎和表扬。扬州西区有一条河叫二道河,河水很脏,天气热的时候发出阵阵恶臭,环保调查小分队同学对二道河两侧排污口的排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我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调查小分队到超市调查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剂,然后在校内通告哪些食品不能吃,哪些食品要少吃。环保摄影小分队揭露学校、街道中污染环境的人与事,起到一点监督作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的环保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环保教育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始终做个有心人,那么环境教育这项工程就充满生机!我们的环境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个老师带动一批学生,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学校带动一个城市。促使学生心中有环保,人人为环保的崇高理念,并用自己的行动投身于环保事业之中。
作者:朱建燕工作单位: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 上一篇:食品安全放心生产推进方案
- 下一篇:公平交易执法工作指导意见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