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类型学学派多维综合研究

时间:2022-06-23 03:01:35

导语:词汇类型学学派多维综合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词汇类型学学派多维综合研究

摘要:词汇类型学欧洲学派认为词汇类型学是词汇学的跨语言和类型学研究分支,从多角度跨语言研究词和词汇相关的语言现象,是一种综合研究路径。《“温度”的语言学》的研究基于词汇类型学欧洲学派建构的跨语言温度词研究的方法论及相应框架,是有关“温度”概念域的大规模跨语言词汇类型学研究。文章主要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温度”的语言学》在语言样本、数据收集和多维综合分析三方面的特点,可以拓宽国内词汇类型学的研究路径,并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词汇类型学;温度;语义;词汇-语法互动

语言类型学肇端于20世纪50年代,认为人类语言结构表层差异之下存在深层共性,这种差异与共性受制于认知、文化和区域等因素,其最大特色是通过大规模跨语言比较归纳并解释人类语言的共性[1]。语言类型学传统主要关注语法和音系研究,词汇类型学(LexicalTyp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类型学新范式。按照Lehrer[2]的定义,词汇类型学(LexicalTy⁃pology)“关注语言[……]是把语义材料包装进词语的独特方式”,旨在揭示词汇层面的内在规律和系统性。Koptjevskaja-Tamm[3]认为,词汇类型学是词汇学的跨语言和类型学研究分支,旨在考察词汇在跨语言表现中的异同规律,它和语义类型学的研究有交叉,但并不限于语义类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词汇类型学研究应该包含“词汇-语法互动”,是一种综合研究路径。《“温度”的语言学》是有关“温度”概念域的大规模跨语言词汇类型学研究成果,本书由词汇类型学欧洲学派领军人物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语言学教授Koptjevskaja-Tamm主编,2015年约翰·本杰明斯出版公司(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出版。Koptjevskaja-Tamm在前期与Rakhilina[4]合作的瑞典语和俄语的温度词汇比较研究基础上,建构了跨语言温度词研究的方法论及相应框架,主导了一个覆盖六十余种语言温度词的跨语言深度研究,并从词性、句法、语义分布、认知、文化等多种角度对语料进行了综合分析。Koptjevskaja-Tamm[5]认为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词汇类型学综合研究路径的实践。词汇类型学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多以动词为主,研究方法大多基于词汇类型学莫斯科学派的语义框架,其中语义地图运用较为广泛[6-12]。《“温度”的语言学》作为词汇类型学欧洲学派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与莫斯科学派存在相同之处,但同时也展现了其独特的关注内容。本文主要探讨《“温度”的语言学》在语言样本、数据收集和多维度综合分析等方面的特点,以期望能丰富国内词汇类型学研究的研究路径,并提供一定的启示。

1语言样本的选取

《“温度”的语言学》全书5个部分,共29章,前28章根据所研究语言的地理分布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非洲、欧亚大陆、美洲、澳大利亚和大洋洲,研究覆盖了17个语系的65种语言①。其中印欧语系、尼日尔-刚果和南岛语系占了45种语言,其余14个语系只有1-2种语言。地域分布方面美洲地区的语言涉及最少,只有5种,其他地区为18-21种。鉴于本书研究对象是“温度”概念,书中研究的语言包括来自于热带、亚热带、温带以及极寒地区的语言,例如恩加纳桑语(Nganasan)(该语言地区气温可达-60℃)。本书其中21章节只详细研究了一种语言,包括12种研究较少的非全国性语言(包括濒危语言),例如帕鲁拉语(Palula),奥杰布瓦语(Ojibwe)等。余下7章则是进行2种以上的语言的对比研究,其中6章都选取的是相同或邻近地区的语言,只有2章的语言分属不同语系。书中还有1章特地对比了完全不同气候条件地区且分属不同语系的沃洛夫语(Wolof)和法语。在词汇类型学研究中,由于词汇概念域的描述情况还非常不充分,研究语料收集周期长,因此相较于语法类型学通常覆盖200-400种[13-14],词汇类型学的样本数量相对于语法类型学则要少得多,本书涉及的语言样本数量对于词汇类型学研究而言已经是规模较大。语法类型学要求平衡样本语言的亲属关系和地域性[13-14],但是相较于语法,词汇稳定性较差,词汇语义变化快,词汇类型学认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同样适合做词汇类型学研究[15]。正如本书研究所示,虽然语言样本数量、语系和地域性的平衡性不能比肩语法类型学研究,但是研究已经展现温度概念域具有类型学意义的结果和规律。而且本书根据温度概念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注重覆盖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语言并做了对比研究,今后在对特定概念域的语言样本进行选取时,除了词汇类型学通用的选取条件,也需注重考量与本研究相关性高的参数作为语言样本选取条件。

2数据收集的方法

本书的大多数章节都采用“标准温度指南”作为数据收集和数据组织的工具,指南由Koptjevskaja-Tamm编写,事先在几个语言中做过测试研究。指南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研究背景、调查表/调查问卷和附录。研究背景明确了此次跨语言研究项目的目的,并描述了温度概念域的语言学总体情况。背景还介绍了温度评价框架(framesoftemperatureevaluation),温度值(temperaturevalues)和温度评价物体(evaluatedentities)等研究参数,并讨论温度表达的可能出现的形态属性和句法属性,以及一个语言中的温度词如何形成一个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近义词和反义词、基础词和非基础词的区别等。背景最后介绍了温度概念域相关的语义转移的种类。指南主要的部分是调查表,这是一个分析性调查问卷。调查表的第一个任务是让参与者列举调查语言的所有温度词,并提供词语的英语或俄语的翻译。下一步是检查温度词的各种属性,包括每一个表达的来源、准确的意义/用法和语法属性,调查温度概念域主要语义框架(触觉温度(tac⁃tiletemperature),环境温度(ambienttemperature),个人感知温度(personal-feelingtemperature),扩展温度(extendedtempera⁃ture)),尽量增加新的温度表达,提供尽量多的例句。接下来关注温度词之间的关系,如近义词、反义词、显著性、使用频率和基础性等。最后一步参与者概括该语言温度系统的语义和语法属性。调查表设计细致严谨,具有开放性。调查表并未提供句子列表用于诱导收集数据,但在研究背景和附录部分包含有许多句子,必要时可用于诱导收集数据。语法和词汇的跨语言研究常规使用句子列表或场景列表,这次研究采用开放性调查表是基于前期的测试研究,这样可以增加跨语言使用时的方便性,避免调查表的局限性。指南的附录部分提供术语的定义和现象判断的标准,包括温度概念典型句子/场景示例、物体列表和判断温度值的典型场景等。总而言之,该指南并不是直接用于诱导语料,而是主要用于指导和组织语料的系统收集和分析。词汇类型学中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直接访谈,小组讨论,语言使用观察,词典和参考语法,在本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一半的章节在研究中也采用了语料库搜索和互联网搜索(主要是Google),这表明词汇类型学中数据收集的新趋势。语料库能够提供不同温度表达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频率,以及和其他语言表达的共现情况,结合其他渠道收集的数据,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温度表达系统全貌。

3多维度综合分析视野

本书采用了多维度综合分析视野,包括了词汇研究模式的两个角度,“由义及形”(onomasiology)(温度域在不同语义框架中的词汇化情况)和“由形及义”(semasiology)(温度词的语义转移和多义模式),同时突破词汇类型学和语法类型学之间的传统区别,注重词汇-语法互动,在关注词汇化情况同时还研究词汇的形态句法结构。在本书中进行的温度项研究集中在五个维度上,即基本温度词(basictemperatureterms),温度值(temper⁃aturevalues),温度评估框架(子域,种类或类型)(frames,sub-do⁃mains,orkindsoftemperatureevaluation),温度评估实体的类别(classesofevaluatedentity)和语义扩展(semanticextensions)。本书的研究为温度域的词汇类型学规律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同时也存在一些反例,需要在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主要研究发现包括以下方面。1)基本温度词的识别对本书研究构成了巨大挑战,不同的研究者选择不同的标准,并对标准的应用有不同的解释。因此,本书一些研究者指出,基本温度的概念可能存在问题,或者可以考虑选择使用中央温度词(centraltemperatureterms)或显著温度词(salienttemperatureterms)代替。Koptjevskaja-Tamm提出可以使用温度域中心词(domain-central)和温度域外围词(domain-peripheral)。2)本书研究发现不同语言中温度词的温度值分布模式和词汇化模式展现出较大的语言差异。有些语言呈现冷热二元模式,如卡芒语(Kamang),有些语言呈现热温冷三元模式,如尤卡坦玛雅语(YucantacMaya),还有语言则呈现热温凉寒四元模式,如老挝语(Lao),而且词汇在不同温度值的分布并非对称模式。中间温度概念通常有特定的词汇表达,但使用场景有限,主要用于液体和空气等特定的物体。极端温度在部分语言中也有特定的词汇,一般用于特定的物体或场景,如火、太阳、水等。3)温度评估框架探索不同框架中的词汇化分布,同时关注词汇的词性和词汇使用的形态句法属性。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包括了温度概念词汇使用的句法考察,此外第29章中Pustet还对比了36种语言的温度概念表达的句法结构,并对不同框架的句法结构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个人感知温度和环境温度框架呈现明显句法结构的跨语言相似性。个人感知温度的句式结构模式最为丰富,环境温度句式结构模式则相对简单。而这些跨语言句法结构共性和框架间的差异源于不同温度框架概念成分和概念结构。此外本书还利用语义地图(semanticmap)分析词汇和形态句法证据,证明在三个主要的温度域语义框架中,个人感知温度相对于其他两个框架较为特殊,环境温度则处在触觉温度和个人感知温度之间。这些研究充分体现了Koptjevskaja-Tamm倡导的词汇类型学研究中应该包含“词汇-语法”的互动。4)不同的实体使用不同的温度词。水、食物、空气和风使用的温度词往往更详尽,这可能是由它们的物理温度特性造成的,但也与社会文化习俗密切相关。5)研究中发现了温度词的语义扩展的广泛使用,并且与情感领域最为相关,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某些语言确实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温度词的语义扩展现象。在对拉丁美洲的三种语言的研究中,发现有些食物有永久或“固定”温度,而与它们的实际温度无关,这种温度称为范畴温度(categorialtemperature)。6)本书的大多数章节中或多或少地讨论了温度词汇的词源信息,部分研究发现语言接触会影响某些语言的温度系统的形态。

4结束语

《“温度”的语言学》是一次以Koptjevskaja-Tamm为代表的词汇类型学欧洲学派的重要研究实践,莫斯科词汇类型学小组代表人物Rakhilina认为,对词汇类型学而言,好的研究方法比数量丰富的样本更为重要[15]。本书尝试了一种新的综合分析方法,为词汇类型学提出了新的范例。这个综合研究方法关注温度域的主要语义框架,这和莫斯科学派基于语义框架(frame)的词汇类型学研究存在共性,但同时本书研究还突破了基于语义框架的研究范式,纳入语法、形态句法、文化、认知等研究维度,充分体现了Koptjevskaja-Tamm倡导的词汇类型学综合研究的理念。

作者:胡文雯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