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时间:2022-02-05 10:19:22

导语:跨文化交际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跨文化交际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世界各国人民日益频繁的交往,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交往时,文化差异是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传统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困境在于轻视文化教学,其实文化教学应该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之中,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文化的渗透,觉得文化就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事物。这是因为我们从小生长在本国的文化当中,文化对我们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如果我们了解了“广义的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就必然会感知到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概念和理解,数不胜数,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人们可以进行互相学习和分享文化。“跨文化交际”一词的英文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这是霍尔(EdwardHall)提出的。这词最先指的是那些长期居住在国外的美国人与本地人的交际,随着跨文化研究的深入,其界定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进行的交际。(杨勇萍,2012)。谈话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通过信号,语言,文字等形式来沟通信息,进行思想交流。如若遇到障碍,是因为每个谈话者都习惯通过自己的文化思维定势来预测或理解别人的言语和行为。如果谈话者的文化和习俗大相径庭,一般情况会引起交际误会,或者根本没办法沟通。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互为依存的,教授外语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使用目的语顺畅地进行交流,即具备目的语的交际能力;如若能用符合目的语文化和习俗的方式沟通,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篇章,结构和言语行为,那就成功提升了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过去英语教学的重心是语音和语法,死记硬背词汇,没有考虑文化因素。人类学、语用学、心理学、等科目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认识语言与文化是互相影响的,于是人们开始积极推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全球一体化是文化交际研究和文化教授的巨大引擎。当今英语教学的必定趋向是,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础,融合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因此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困境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英语毫无疑问成为全球各国人民必备的软实力之一。词汇是语言无法缺少的一部分,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没有词汇,就没有句子,更没有语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的话,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外语教学和词汇教学密不可分,词汇学习与语言学习如影随形,没有词汇的积累,英语的各项技能都是困难重重,可以说英语词汇量大小反映了学生英语的熟练程度,也取决了学生能否对英语的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到了大学,学生在中学已经基本学完英语语法规则,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以及对词汇的运用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语言技能的提高。如果词汇量不能及时扩大,会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到了瓶颈期,所以教师应摆脱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迅速扩展词汇量。学习英语,而忽视文化内涵,就好像仅仅捉住了外在而不能理解内在。在英语词汇教与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特别关注中英词汇的文化的内在意义差异;只有这样,学生的词汇接受能力与运用能力才会看到显著的进步。加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对目的语文化知识讲授,让学生掌握一些现有的文化差异,更要尽力去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亲身体验目的与文化知识的能力。

三、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教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要把文化教学也纳入传授的范畴,特别是一些包含着英汉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如一种文化特有的词汇---”粽子(zongzi)”,“a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可以说这些词汇深刻反映了语言蕴含的文化。只有真正掌握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如何运用它们,因此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词汇教学策略有以下三种1、直接讲授法直接讲授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直接向学生展示这些文化词汇的分类,以及内涵,并配以一些简单生动的例子,用图像声音结合的方式,比较直观地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熟悉英语文化,才能让学生对词汇有更透彻的了解。语言学习不只是单纯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接触和探索这种语言的文化,在文化和语言的双重作用中才能真正得掌握好英语。直接讲授文化的教学法既节省时间又有效率,而且,这些文化知识材料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很方便地供学生随时随地自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调查研究,探究其成因和异同点,并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做评价。如这次的让国人瞩目的上海垃圾分类,教师可以让学生翻译这四类垃圾:“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90%的同学在想到“垃圾”的对应单词都是“garbage”,其实正确的翻译是“waste”。通过这两个单词的英文释义,我们就可以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garbage”主要指的是事物或者纸张(thewastefoodorpaperetc,youthrowaway),而“waste”指的是你不再需要的物质(materialsthatyounolongerneedorthrowaway),所以“waste”范围更广,意为“废物”。若让学生翻译“干垃圾”“湿垃圾”,又要闹笑话,其实是:“residualwaste(干垃圾)”“householdfoodwaste(湿垃圾)”,所以学生还是要在理解文化内涵异同的基础上,才能学好英文词汇,但其有个重大问题:学生容易对异文化形成简单的思维定势,可能会引起交际失误。2、英汉对比法英汉对比法的优势是,不但让学生对中英文词汇迥异的文化内涵一目了然,而且学生对富含文化内涵的英语词汇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语言不可能独立于文化之外,由于中西方文化习俗传统不同,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也有着明显差异,会出现词汇的语义与文化的内涵对等现象。如果不加以学习和研究,在使用英语交际时难免不会遇到的障碍,导致交际失败。通过几次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很多词汇问题都豁然开朗。如果学生富有了学习激情,那么就会自发地探究词汇的意义。学生通过对比方式,掌握词汇的异同,进而深刻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差异。习语对比:让学生将课文中出现的习语挑选出来,对比目的语与母语习语表达方式上的异同,然后请部分学生汇报结果。比喻相同或相似:thebigbadwolf(大坏蛋);asslyasafox(和狐狸一样狡猾)等;比喻不同:boldasalion.(虎威);asstrongasahorse(壮得像头牛);Icaneatahorse(我能吃下一头牛);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等。3、情境教学法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的必然前提,尤其是真实情境的创建。教师应该创设信息丰富的环境,给与学生更为逼真的语言环境和大量的语言输入,使学生能够在真正的现实语境中学习英语。教师应当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学习与运用词汇。他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热门美剧和好莱坞电影,看完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现视频中的场景,经历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除了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资源和语言环境。例如,同学们都爱看的《疯狂动物城》,但其实大部分同学对其电影英文名Zootopia没有太多的好奇和探究,觉得这就是电影中虚构的一个地名。如果他们能知道乌托邦的英文是Utopia,可能会理解这个复合词Zootopia是由zoo(动物)和Utopia(乌托邦)结合而来。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学生连“乌托邦”都没听过,或者听过而不解其意,这说明不要说英语文化了,学生对自己本国的文化了解也是匮乏的,这样子怎么能进行对比呢?其实“乌托邦”就是理想国,Zootopia就是动物理想国,动物之间没有互相杀戮的地方。再如本片中的树獭(Sloth),动作非常缓慢,是大家欢笑的来源,几乎没有学生能理解这里的双关语(pun),英文单词sloth本身还有是形容词,意为懒散怠慢。如果学生观影前能自己探索出文化差异,或者老师稍微点拨下,观影效果应该能更好,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结语

从以上我们能够得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汉英文化的差别,能够让学生关注了解西方人的言行和看问题的角度,使学生词汇运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学生的词汇学习明显提高了效率,兴趣越来越浓厚,不容易遗忘。如果不结合文化去学习词汇,就会导致词汇的误解与误用现象;而且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与记忆词汇,学生也可以在输出时灵活运用这些词汇。毫无疑问,重新认识跨文化交际学的重大意义能够有效改进英语词汇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以及习俗的尊重,改进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温彩虹 张芬 单位:福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