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分析

时间:2022-06-22 09:47:44

导语: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分析

一、引言

词汇一直是英语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也是词汇。如果教师对词汇的教学依旧局限于教科书里的单一义项或原始含义,不深究其内涵和隐喻意义,很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将会改变这种现状,教师有意识的将该理论贯穿于教学过程,学生就会在不同语境中了解到同一词汇的不同用法,从词汇本身的记忆转向主动认知,从隐喻的思维角度对词汇进行联想并延伸词义,从而避免脱离语境机械记忆,达到对词汇的深层理解和运用之目的。

二、认知隐喻理论基本观点和工作机制

(一)基本观点

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Lakoff和Johnson在该书中总体阐述了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借助某一种事物来理解和解释另一相对应的事物的表达工具,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1]这种映射的产生不是随意的,它根植于人类的身体经验,[2]并且具有系统性。一个事物的隐喻映射会产生大量的、类似的语言表达,通过映射其相似性在不同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关联。研究隐喻主要是对认知本质的探讨,本文教学策略的分析正是以认知隐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二)工作机制

“从语言的发展和修辞功能方面来看,隐喻是通过联想和映射,用一个异质而同值的词语替换在常规词序中应该出现的词语,借用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另一事物来表达所要呈现的事物。”[3]因此,如果在现有语言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新事物,就可以借助隐喻用已有的事物来描述新事物。束定芳在《论隐喻的工作机制》中总结了隐喻的主要工作机制,提出隐喻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互动,映射和合成,并在文章中详细分析了每一个意义产生的基础条件即相似性[4]。通过相似联想,可以挖掘词义引申途径,还可以找到词汇引申义与基本义的关系。

三、认知隐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基本范畴词汇教学

加深学生对基本范畴词汇的理解,推导词汇隐喻意义。基本范畴词是人们接触的最多,最早获得的语言符号,也是与人们关系最密切、构词能力最强的词汇,其数量有限,且基本都已固定,但在其基础上组合成的非基本等级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无限的。如:dog,fox,wolf,pig,lion,bird等表示动物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基本意义很容易被记住,同时,他们比animal的隐喻意义要广泛的多,在其基础上组合成的非基本等级词也不占少数。如:aluckydog(幸运儿),pigout(狼吞虎咽的吃),greatlion(名人,名流),anoldfox(老狐狸,老油条),thebigbadwolf(大坏蛋),birdsofafeather(志趣相投的人)。这些隐喻意义的延伸都是由源域“动物”转向目标域“人”,而表示动物的animal本身却没有什么隐喻意义。课堂讲解过程中稍加提示,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用表达“动物”的词汇来表示相对应性质或品质的“人”,词汇记忆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同样,表示fruit的词汇,如:apple—theappleofone’seye(掌上明珠),banana—thebig/topbanana(大亨),orange—asqueezed/suckedorange(无用的人或物),grape—sourgrape(酸葡萄心理),这些属于fruit的基本范畴词汇都可以映射到“人”这一认知域,比fruit本身有更多的隐喻含义。教师如果能够从词汇的隐喻角度出发,先解释清楚每个基本范畴词的经验来源,逐渐引导学生培养其隐喻意识,使学生透彻的了解每个词汇,同时把握住基本范畴词相对应的隐喻意义,学生就能更清晰的记住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多义词教学

要培养隐喻思维,必须要理解基本词汇意义扩展和延伸。词义可以分为本义和扩展义或延伸义,词义的扩展和延伸主要是借助认知隐喻思维结构来实现的。王寅说过,“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自己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空间概念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它们成为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源。”[5]比如表示身体部位的face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比较常出现的词义有:a.thefrontoftheheadfromtheforeheadtothechin脸,面孔b.asideorthesurfaceofathing物体的面或表面c.theplateofaclockorwatchbearingthedigits,hands,etc.钟或表的面义项a定义face为“脸,面孔”无关认知隐喻理论。义项b是从认知隐喻理论出发,定义face为“(物体的)面或表面”,因为除了人具有脸部、面部之外,其它很多事物也有表面,表层。隐喻概念是指将源语域的部分特征映射到目标域,这种映射是以相似性作为存在的基础而并非随意产生的,一旦这个隐喻概念被接受并广泛使用时,这个单词也将变成多义词。“相似性是本体与喻体互动过程的根据,是隐喻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6]义项b就是找到了事物与人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相似性,把人的“脸,面孔”投射到另外一个认知域,表示物体的“表面,表层”,使语义在不同的认知域达到了扩展和延伸,因此义项b属于认知隐喻思维产生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关系。”[7]所以说语言中的多义词是得益于认知隐喻概念的创立,而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同隐喻在概念上的形式和使用密切相关。社会的发展不断带来新事物,人类在选用词汇表示钟面或表盘时,会考虑钟或表前面的部分与人的脸部在形状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凭借语言的创造性与经济性原则,就会用face来指代钟面或表盘,义项c由此而来。可以看出,face的语义经过认知隐喻模式得到了扩展与延伸,即出现了一词多义现象。表示人身体具体部位的head,eye,mouth,nose,hand,foot,heart等词汇也一样,最初只表示一个事物或性质,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语言的快速发展,人们便借助隐喻机制将这些具体的单一概念投射到了抽象的其它的新事物上。

(三)新义词教学

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基础上,总会试图寻找这些新事物新概念与旧事物或旧理念之间的联系或相似性,把原有的思想或概念转嫁到表达新的事物或概念中去,这种过程的心理机制就是认知隐喻。联想推理是隐喻的基础,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使得原有认知域的概念得以在新的认知域映射出来。如geek一词,来源于美国情景喜剧BigBangTheory《生活大爆炸》,是俚语。本来是指“畸形人,反常的人”,含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泛指一个人醉心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顾个人形象或社会地位,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懂与人交往的学者或知识分子”。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主要指“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IT等科学抱有狂热爱好的一类人”。helicopterparent诞生于21世纪初,意为“直升机父母”,指那些不顾一切让孩子远离伤害和失败,不管孩子内心是否真的需要,整天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身边,过分关注孩子个人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父母。helicopter原本仅局限于航天领域,指在半空中飞的直升机,随着社会新现象新事物“过分关注孩子生活的一类父母”的出现,helicopter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再如virus(病毒),生物学术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事物computer(电脑),virus便被赋予新含义,指“破坏某一电脑系统而设计的程序”。同一词汇不同义项之间的相似性是一词产生多义的理据。因此,教师在讲解多义词时首先要讲解其词汇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词汇经验来源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究其隐喻内涵,然后根据词义之间的相似性引导学生对词汇意义进行联想和记忆,最后结合具体的不同语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量小,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记忆词汇多属于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很少追溯文化内涵,以至于过后就忘,逐步丧失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依据学生原有的汉语语言基础及文化沉淀,对应学习英语新词汇。这样就调动了学生记忆词汇的积极性,也会加深他们对词汇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词汇意义及用法。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记忆词汇时进行认知隐喻联想,仔细追究每个词汇的来源和文化内涵;把单词的新含义、延伸义或派生义和已经掌握的原始意义联系起来;用已经掌握的词汇来表达新概念和新事物,记忆词汇就会变得乐趣无穷,记忆效率也必然会有很大提高。

作者:魏玲敏 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0.

[4]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98-105.

[5]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82-88.

[6]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赵明.概念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