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交互式案例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2-10-23 11:02:53
导语:服装设计交互式案例教学策略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开展设计创新实践,作为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其知识体系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且包含了丰富的经验性知识。在开展交互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角色则应该根据具体的创新环节和情境进行灵活的转换和调整。在课程教学阶段,如何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形成更加有深度的实践创新探索,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引言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服装行业的创新需求。因此,服装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活跃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广泛的知识积累[1]。基于近年来对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情况的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服装设计创意的相关知识积累和研究型学习存在普遍性的不足,对设计创新的探索大都停留在形式主义的表层而难以深入到更深的文化内涵层面,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市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在课程教学阶段,如何促进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宽,形成更加有深度的实践创新探索,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教师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对学生传授体系化的专业知识。然后,再通过标准流程性的训练过程,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述的知识范围主要是聚焦在专业课程的领域,虽然也会结合案例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总体上是一个单向的信息输送过程[2]。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化和表浅化。传统教学方式过度偏重于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形成的教学思维惯性。这种教学模式的潜在假设是专业知识可以不断细化,并相互连接形成结构有序的组织。对于较为成熟、内容高度体系化的学科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对于需要高频度创新实践的学科来说则存在严重的不匹配。首先,设计的创新实践在方法上无法做到高度结构化,因为创新活动本身就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和突破,而高度结构化的知识虽然能高效地应对已知问题,但在面对创新时则会形成思维的约束,导致知识面的狭窄化趋势,这对于开放性的创新思维培养是存在负面影响的。此外,为了形成高度结构化的理论知识,往往需要对现实中的案例抛弃大量的细节因素。而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设计师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创新情境。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无法涵盖所有可能触发创新的因素。而仅仅让学生依据套路化的创新方法去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则很容易陷入表面化的形式主义,而难以深入到文化内涵的层面开展更有影响力的创新活动。(二)理论认知与创新实践的脱节。教条化的知识内容与复杂而持续变化的现实情境之间存在天然的隔阂,而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更加加深了这种隔阂。学生的思维如果被束缚在这种教条化的知识体系中,就会对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心理准备,从而在面对创新挑战的时候往往难以适应。要突破这层隔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则需要将现实情境带入到课堂中。案例教学相比传统的理论讲授,更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创新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培养学生自主地从复杂的现象中总结设计创新的经验性方法。(三)一般案例教学的弊端。案例教学最初源于哈佛法学院,后经哈佛商学院扩散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在一般的案例教学中,主要是由老师引入对某个案例的陈述,并引导学生开展对该案例的思考过程[3]。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典型事例陈述与专业分析两个部分。基于以往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一般性的案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包括:1.一般案例分析的文字性描述中会自然过滤掉很多具体的情境信息,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经验性认知和深度思考能力来说,获取情境化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服装设计的创新实践是一个跨越性很强的过程,从最初的资料灵感元素的收集分析到最后的方案确定和细化,期间各个环节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相互的转化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设计师需要凭借经验的积累、深度的思考以及广泛的参与性讨论,来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内容往往都没有在案例中具体呈现。2.在一般案例分析中,教师虽然会引导学生展开对一些典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但仍然是教师在主导思考方向和最终的案例解释,这仍然是单向度的知识构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度是不足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更深入和全面地体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情境和解题策略。因此,教师应该建设更具有交互性的研讨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开放性的展开讨论,促进多元化的思考与交流,为创新实践打开更宽广的思维路径。
三、交互式案例教学策略设计
(一)服装设计课程开展交互式案例教学的条件分析。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开展设计创新实践,作为一个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且包含了丰富的经验性知识。在实践中,需要学生根据主题,广泛地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展开分析研究,探寻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服装设计的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基于以上特点,最为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基于实际项目的创新实践工作坊形式。但这种教学模式在现实中受到教学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周期较长,调动外部资源较多,而且时间上与教学计划常有冲突,实现的成本太高。因而,交互式的案例教学和模拟性课题设计成为比较接近于现实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与服装设计教学形成良好的匹配性,促进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提升综合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二)交互式案例教学的策略设计。1.过程设计。交互式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强化“交互”性。所谓交互式案例教学,就是针对案例主题,在频繁的交流研讨和丰富的信息反馈中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导的学习过程。教师更多的职责是过程管理和学习引导。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参与性,就需要通过过程的设计来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具体的策略是转变传统课堂的案例研究方式,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选题,然后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开放性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在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围绕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期间,教师的作用是逐步参与到学生的研讨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2.在开展交互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角色则应该根据具体的创新环节和情境进行灵活的转换和调整。教师在课堂交互中的角色从显性化的主导变为隐性化的主导[4]。在初期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并在方法上给与指导,在中后期阶段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良性的研讨方式,适度的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探讨,多给与资料和思路上的支持而尽可能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四、交互式案例教学的具体开展方法分析
(一)案例研讨过程中的组织方式。根据前面教学策略的分析,交互式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转变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显性的主导者转变为隐性的主导者。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需要从过程的组织着手,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和反馈机制。具体包括: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案例研究主题。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完全的主导,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单向传输给学生,再以预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相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强化了课堂的封闭性,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知识惰性,难以实现开放性环境中以兴趣为引导的自主参与性。因此,教师应该在专业课程的初始阶段就注重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案例的选题活动。由于在该阶段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欠缺,教师可以给出一系列可选的研究方向,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讨论,自主确定选题。对于那些希望在教师给出的范围以外的领域选择案例主题的小组和学生,应给与鼓励。在确定选题后,应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组员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或资料源进行分类研究,同时,要选出组内的负责人来进行协调管理。2.组织工作坊式的案例研讨。在小组成员根据选题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以集中式工作坊的方式开展案例研讨活动。过程的组织可以按照“个人主题简报、小组讨论和成果汇总”的流程来进行。首先是小组成员对各自搜集的信息进行简报,这个阶段应控制时间,让每个成员都有公平的发言时间,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接下来是针对设计案例展开小组研讨,讨论过程需要进行记录,形成知识和观点的汇总。在研讨后,需要各小组对记录进行整理,并制作PPT,在课堂上讲述案例,陈述观点,并接受提问。整个过程中,教师担任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在小组研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不断拓展思考的边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研究。3.结合设计实践课题导入专业知识课本的理论与实际的创新实践活动相比,是抽象化和结构化了的知识。通过交互式的案例研究,学生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创新过程中的诸多细节。教师可以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和构思设计创新的主题。在构思设计的过程中接触具体的实践问题,并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情境中,教师讲述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就更有动力主动倾听、提问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案例的选题与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处理。一般的课程教材对知识的梳理都是基于理想化的设计流程按部就班排布的,而在现实的设计案例里,很多时候创新的过程并不严格遵循设计的标准流程,而是与现实的具体情境相互作用和影响。当学生对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情况产生疑问的时候,是教师介入讨论和引导的好时机。教师应把握这些时机帮助学生快速找出有效应对问题的知识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1.案例的准备应尽量全面覆盖相关的信息。虽然交互式案例教学更强调学生自主选题和开展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把案例研究全部交给学生去完成。相反,教师在给学生列出相关选题的时候,需要对这些选题做更为充分的预备性研究。特别是对于一些典型案例,应该特别注重对背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梳理。这样在组织学生研讨的过程中,才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避免让小组讨论陷入群体思维的陷阱。2.引导学生建立灵活的应用型知识体系。服装设计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很多面向应用的具体知识,书本教材中关于设计流程的总结并不复杂,然而那只是代表了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在现实的创新情境中,需要设计师通过敏锐的洞察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如果用传统课堂的知识灌输方式,效果必然事倍功半。教师应该从案例中提取情境化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指示体系。同时,经过交互性案例研究训练的学生也更容易从现实中发现同类问题的相似性,并尝试用案例知识创新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五、结语
交互式案例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从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角度对开展交互式案例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扬州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师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近年来应用该方法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新实践成效明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尤其是理论和案例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对接方面。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的线性化模式,将理论讲授、案例研讨和设计实践相互嵌套起来,以主题设计实践的方式将各个环节相互打通,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每个部分的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伯荣.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动态展示的实践探索——以“毛皮服装设计”课程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9(2):87-90.
[2]陈世栋,刘伯荣.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及其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大学教育,2015(12):38-40.
[3]刘录护,扈中平.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念、案例与研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5(3):81-87.
[4]张新平,冯晓敏.重思案例教学的知识观、师生观与教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68-72.
作者:刘伯荣 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上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案例教学设计研究
- 下一篇:电路分析基础同伴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