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2-18 08:41:48
导语:数控加工案例教学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企业真实产品质量检测和教学案例设计,利用数字化检测设备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同时采用过程绩效考核的评价方式和产品质量检测导向的教学方法,达到综合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兴趣感的目的,最终构建提升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型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品质量;案例分析;教学评价
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实施《数控加工与编程》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充分掌握数控加工的专业技能知识,对我国目前大力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以《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为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借助相应的产品质量检测工具,实现学生独立加工高精密高质量的复杂多样化数控产品,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本文提出的产品质量检测评价导向建立在数控加工编程教学基础上,结合企业产品案例进行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案例教学模式及方法。
一、产品质量检测评价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的课堂教学背景
(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项目。教学忽视产品质量控制及优化,以往在教学内容上的特点是教师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统一授课内容。对教材选择上只是局限于课本上设计的相关图纸,一味的局限于教学大纲上要求的范围进行授课。不进行拓展及更新,对企业行业目前生产的产品不进行对接。忽视了数控加工产品差异性的特点。(二)缺乏企业真实产品案例。项目设计局限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性,强调系统化部分的教学与实践,缺乏对真实产品、企业真实岗位的技能培养的联系研究。过于强调项目的设计及理论编程分析,忽略了与职业能力要求相关的实际应用产品剖析与分解。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仍然停留于数控设备的简单操作和基本编程指令的应用方面,缺乏质量反馈与产品精度优化训练。(三)实践教学项目陈旧。目前《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所列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项目:螺纹、圆弧、槽、内孔等简单的工序进行设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实验方法及图纸进行加工,参照指导书上提供的项目统一要求,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重复数控加工训练。该模式无法做到发挥学生的设计能力、复杂曲面加工能力、加工精度检测能力。(四)课程评价体系方法简单。课程评价仍然沿用中考、末考等终结性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缺乏对技能操作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忽视创新性评价、忽视职业意识评价等。评价体系不利于综合考核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产品质量检测评价导向的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选择相应的企业生产案例进行分析检测并加工。努力做到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不同类型的教学,争取做到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目的。选择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复杂部件作为载体。要求学生进行数字化技术检测,发现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将汇总问题和现场互动为基本教学手段,实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让问题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实现“以产品案例检测分析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达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及掌握的效果。(二)竞赛互动过程导向。采用竞赛式教学模式,辅以数字化测试技术检测标准及结果为考核方法。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型培养目标考核方式,最终使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企业评价标准紧密结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进行着高职教育一直强调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具体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实际产品及加工质量的要求不符合,教学任务很少利用高端检测仪器。导致学生在完成数控加工课程训练后,缺乏产品质量的反馈评价机制。教学项目单一,忽视产品质量控制及优化。对企业行业目前生产的产品不进行对接忽视了数控加工产品差异性的特点。
三、基于产品质量检测评价导向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
(一)制定教学案例。《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中知识技能点较多、差异性较大、实用性较强,所以产品质量检测案例的选取,一定要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产品质量检测导向的案例教学法,使得教师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先开展互动性的产品检测。“基于产品质量检测导向的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将分别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室实训两个教学环节分别展开实施。课程中拟定的部分理论知识点对应的产品检测及实践案例。(二)合理分配课程教学内容。为了使本课程课堂教学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更为突出。课题组针对不同专业群学生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明确工作任务和标准,对每个专业进行任务的分配和划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自的数控程序编制和工艺文件制作。教学内容划分详见图所示。(三)合理制定教学任务与目标。根据本校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有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三个专业。涉及的学生基础不一,有普高生、中高职(3+2、2+3)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生源、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方向,使得他们对该门课程内容的需求程度是有差异的。根据企业调研,分析企业目前实际岗位上需要的技能点及知识内容。课题组结合在校学生调查情况,明确各专业学生群对《数控加工与编程》内容点的需求程度。将必须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划分难易点和重点,哪些技能点适应哪些专业群,并制定教学任务分配和实施方案。结合本校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四)改革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以产品质量检测优化为标准,改革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在数控加工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是引导学生掌握数控操作技能与数控产品质量检测优化的过程。通过对产品质量检测教学效果进行研究,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完成产品编程与否、加工为最终的评价标准的局限性。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有序的发展。
四、总结
反思提升通过以“产品质量检测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得出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辩正的分析。总结出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将面临哪些挑战、注意事项和存在的不足,为后续改进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能极大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以外积极寻找资料,让学生体会到收获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申婷,祝士明.基于职业标准的模块化职教课程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72-75.
[2]周嵬,郭佳萍.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以高职《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6):46-48.
作者:王胜 巫少龙 周明安 刘文军 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大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探讨
- 下一篇: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精品范文
10数控机床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