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制度建设研究
时间:2022-04-28 02:51:49
导语:黑名单制度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黑名单在社会各方面得到广泛的运用,突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行政黑名单是行政机关制定和实施的并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的具有广泛约束力的行政制度规范。本文从行政黑名单制度产生的背景和正当性、行政黑名单的功能、行政黑名单制度和其他黑名单制度的区别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增强对黑名单制度的理解和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黑名单;行政机关;行政权
“黑名单”一词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把一些违反某些事项或者行为的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列入一个“名单”内,对违反这些事项或者规定的单位、组织或个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约束。“黑名单”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实践中,黑名单制度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和行业,比如有失信企业黑名单、驾驶人违章黑名单、电信失信黑名单等。
一、行政黑名单制度的背景及正当性
黑名单制度开始是运用在航空领域和食品领域,如“旅客黑名单”对可能造成航空安全造成威胁的人员列黑名单,在一定时间内或者相关限制条件解除前,限制其乘坐飞机的权利。后来发展到各个领域,比如“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行业设置“黑名单”制度来保障社会的秩序,同时也出现了相关的法律性文件来对此进行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日益频繁,2004年的《行政许可法》中规定“采用事后监督及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都不设行政许可”原则,行政许可的事项就相对减少了,大量的行政审批被取消,这更要求行政机关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行政黑名单制度是依法行政的一个措施。一方面,行政黑名单制度是为了给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以约束,另一方面是给社会公众以警示作用,最终需要达到的一个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行政黑名单的功能
(一)惩罚功能。行政黑名单制度是行政机关对违反了相关事项的行政相对人采取的一种曝光其行为、设置惩罚性条款,以此来对相对人进行“惩罚”。比如在前不久的济南“高铁霸座男”事件,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一款三项之规定,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铁路客运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在铁路征信体系中记录该旅客信息,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二)警示功能。行政黑名单制度是一种警示性制度。在曝光相对人行为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为了警示社会公众,达到一个震慑和预防的作用。警示性行政“黑名单”属于行政指导行为,从法律作用来看,预告、警示是警示性行政“黑名单”的主要作用,行政机关实施警示性行政“黑名单”的行为具有准行政性,指导不特定的相对人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是行政机关这类“黑名单”的目的,这就是一种警示和预防的功能。(三)指引功能。把违法、违规的相对人及其行为进行曝光,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对社会公众的指示,主要表现在观念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引导。观念上的引导:在这个曝光的过程中,社会公众会了解到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依据,以此来加强对法治观念的培养和提高。行为上的引导:通过黑名单制度进行公布,对被列在黑名单上的相对人来讲将改过自新,同时社会公众也不会再去做这样的行为。
三、行政黑名单制度与其他黑名单制度的区别
依据制定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黑名单和其他黑名单,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性质不同:所谓的行政黑名单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对单位、组织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而进行的对其行为进行曝光,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其他黑名单制度是各个领域或者行业制定的以约束本行业或领域内部的管理秩序为目的的个体行为,其适用范围有限。(二)目的不同:行政黑名单制度是行政机关采取公开曝光的方式来警示公众,惩罚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最终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其他黑名单制度是为调整内部关系、维护内部管理秩序,以此来规范内部行为提高效率。(三)强制力不同: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其采取的措施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对被列入黑名单的行为主体具有强有力的约束性。其他黑名单制度是一个引导性措施,虽有一个的约束作用但其强制力有限,仅仅适用于内部的管理。行政黑名单制度在社会各领域和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本质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的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以此来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的稳定。同时行政黑名单在具体实践中没有得到一个肯定性的规定,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在实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行政机关行政权的滥用,因此加强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是现目前亟待解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宫主.“失信黑名单”:让“老赖”举步维艰[J].吉林人大,2014(01):33-36.
[2]刁伟民.航空旅客“黑名单”的法律分析[J].法学杂志,2012,33(07):126-130.
[3]刘平,史莉莉.行政“黑名单”的法律问题探讨[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02):68-73.
作者:胡明超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 上一篇:林业苗木培育及管理技术
- 下一篇: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