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建设探究
时间:2022-10-30 11:45:10
导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建设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艰巨、长期且复杂,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工程而存在的。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着眼于制度建设,从而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制度建设策略。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由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显得极为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1新型职业农民的涵义与类型
美国人文学家沃尔夫认为:传统农民是区别于市民身份的以追求维持生计为主的群体;而职业农民则是以农业为产业,充分进入市场,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来获取最大化报酬的人群。从社会学意义的角度来说,传统农民强调的是一种等级秩序,职业农民则更倾向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新型职业类型。虽然学术界还没有对职业农民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指在农业的各种产业中自主选择并充分就业,具备较高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等工作的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收入高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且具备职业化。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依据从事的农业产业类别可以分为三类:生产型、服务型、经营型职业农民。生产型职业农民大都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服务型农民是掌握一定的农业服务技能,服务于农业生产前、中、后的群体,如农资营销员、农产品经纪人、动物防疫员等;经营型职业农民一般拥有农业生产技术和资金,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等经营管理工作,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经理等。
2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制度建设策略
2.1主体资格审查制度的建设
相比于一般意义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严格、严谨的培训主体资格审查制度,以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与效果。避免无资质、无条件的培训机构的存在,减少培训资源的浪费,实现培训市场的净化。具体建设包括举办者资质、办学基准(实训基地、培训课程与体系、师资队伍等)、申报受理和审批的程序与方法、相关信息公式与办法以及申诉与退出程序办法等内容的主体资格审查制度。地方政府应摒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开放性的培训市场,面向全社会踊跃吸收具备足够条件与能力的农业院校、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实体及社会公益组织等,支持更多合格的培训主体承担培训任务,更好地参与、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
2.2“项目归口”管理制度的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继承并发扬项目实施的培训开展方式,立足于培训对象的学习基础、特点、意愿以及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培训项目,从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分层与分类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选择与确立的程序与方法,项目名称与实施的责任主体,项目资金的预算、来源、投入与支出的方式,项目的内容和实施要求,项目的验收标准与方法,未能如约完成项目要承担的违约责任等。
2.3行业(企业)激励制度的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构建行业(企业)激励制度,以调动包括家庭农场、乡镇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关行业、农村经济实体等组织承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行业(企业)激励制度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方面:行业(企业)应普遍设立“专款专用”的培训基金;综合考虑行业(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性质,将培训支出纳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成本;政府可明确额度,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或用地优惠等,弥补其因承担责任所受到的经济损失;政府可将行业(企业)参与或承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作为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种行为,允许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并监管其营利行为,合理设立“营利区间”;立足于行业保护、企业合法利益的角度,明确行业(企业)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所承受的原料消耗、工伤事故、设备毁损等各种风险,找到预防与化解之法。需要注意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激励制度的实施,首先应积极进行政策宣传,动员社会、行业或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而积极承担、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其次是政府应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为行业(企业)营造一个优越的制度环境;再次是一些社会中介组织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服务,其在市场发展的需求中逐渐发展起来,所以,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培养,以促进用工方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2.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开发制度的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主要是指立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学习基础、特点与培训要求所开发的国家或行业(企业)认可,内容呈现连续性与可信赖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南,内容涉及职业资格、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学习策略与支撑材料等内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开发制度的建设应结合本土特色,如重视培训对象的学习基础与实际需求,对不同层次、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发不同内容与质量的“培训包”;培训内容应涉及现代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营销策略、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等多方面;同时,明确每一个“培训包”的能力单元划分,以若干课程和实训为支撑,含有具体的学习策略与建议、职业发展材料等;了解现代农业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农村社会的行业或企业、教育专家、教师或学徒等都可共同参与开发“培训包”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也应依据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劳动储备制度及就业制度等,获取国家或行业、企业所认可的职业资格,从而将其作为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2.5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评价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站在生产与管理、建设与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更应具备较强的操作与现场能力。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评价制度的建设应体现“能力本位”的特征。比如,为不同类型、层次的新型职业农民,有针对性地制定资格认证标准和指标体系;考核内容应注重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用知识与技能,以现场操作为主要考核形式,而考核结果则应以培训对象的相关资格证书或登记职业技能证书为最终评价标准。
2.6“现代学徒制”的建设
规范合同方式,以明确培训对象的“双重身份”及培训对象和用工企业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培训经费来源、投入原则、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担比例与方式;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体资质、登记注册的程序与方法等;建立严格的培训课程与教学标准,体现培训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法等。此外,合理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监管制度,有效明确主体资质、监管的原则、监管内容与责任分工、日常监督方式、监管情况与结果反馈等;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分银行”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和学分转换试点工作。
3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一个长期、复杂且艰巨的社会工程,其顺利开展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支持与保障。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立足并着眼于良好的制度建设,将其作为有力杠杆,推动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胜军,黄晓赟,李翠珍.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制度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82-83.
[2]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4):92-93.
作者:孙秀红 单位: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沭阳县分校
- 上一篇:探析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路径
- 下一篇: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财务核算体系建设
精品范文
10新型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