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分析
时间:2022-04-15 02:45:02
导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保体系,为了保证其信息的透明度、真实性,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相互配合。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的构建能力,才能为各项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必须重视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并加大创新力度,从而推动经济建设,促进社保体系的发展。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内涵
1.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简称HR,是指社会事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广义上看,人力资源是社会具有体力、智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质量、数量两方面;从狭义上看,人力资源则是为组织提供制造产品、服务的人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社会性、时效性、两重性、再生性等特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1.2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以政府或国家为主体的保障机制,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等内容,本质是追求公平,目的是满足公众基本的生活需求。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2.1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21世纪,我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由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量大,耗时长,涉及的员工也比较多,所以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顺应时展的要求。2.2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对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保证社保制度公开、透明,更好地维护公众权益与利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众发表看法的平台越来越多,政府也能及时了解公众想法,并做出针对性的决策,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对于基层工作人员而言,信息化建设能够加快政府或管理部门的廉政建设,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在公众的监督下得以完善,进而弥补工作的不足之处。2.3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信息技术时代,各行业都实现了网络化、电子化,在体现时展特征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行业发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是单位进步、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社会工作效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增加各单位的经济产值。2.4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工作中构建数字化平台,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工作涉及大量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传递和共享,有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能解决因时间、地域等因素带来的问题,加强各部门的交流,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3.1网络覆盖面不广。现阶段,社保体系信息化网络正处于稳步发展趋势,其原因可能和各地域局域网的建设相关。这样一来,地方内部部门的联网成为可能。但是,受各因素影响,同省市业务经办部门、银行等部门的联网,无法共享资源,影响着社保业务的网络化管理,降低整体效率。3.2缺乏人才。人才是信息化建设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从当前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优秀人才匮乏,为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即便个别地区有优秀人才,也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导致其素质不高,阻碍信息化建设进程。3.3社保制度缺乏系统性。通过长时间的摸索,社保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软件、硬件配置已相对稳定。然而,就保障问题、发展趋势而言,尚需要进一步强化,应建立相应方案进行观察,并配以系统性的制度进行辅助,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的获取,也要考虑资金的利用价值,进而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3.4业务流程不稳定。随着社保政策的变化,整个行业的业务流程也随之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业务流程不稳定,使得员工无法及时、全面的掌握业务流程,再加上其不确定信息的产生流程,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切实体现信息化建设的优势。3.5系统有安全隐患。在信息化网络使用过程中,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1)未进行安全认证,无法自动识别单位身份。(2)信息传递方式不安全,通常用微信、邮件等方式传递,导致信息泄露。(3)系统安全等级低,或网络软件有漏洞,导致信息被窃取。3.6数据库质量不佳。随着改革力度的增大,社保机构开始了大面积的组合,使得员工信息不断变化,或相关信息不准确,其原因为:数据库建立时,数据原本就不准确;忽视数据库的维护,使得需要修改的数据未修改;新旧程序更迭时,产生的数据不准确,损害员工利益。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措施
4.1促进信息化网络建设。首先,了解当地局域网的趋势,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收集、传递等工作。其次,体现社保信息网站的价值,展现网络特性,开展社保政策或制度的宣传工作,为参保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提升社保服务水平。再次,研发应用软件,加大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通过网络抽查等方式,监管各类基金。最后,研究跨局域网业务,为社保信息的共享提供保障。4.2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员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信息化建设期间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比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内容等,确保每位员工熟知信息化建设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信息技术,或和同行业的员工交流、学习,增强技能水平。4.3规范社保制度建设。首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使信息化建设严格按该方案进行。合理使用人力、财力,有效开展建设工作。其次,结合当地政府的财力,购置软硬件设施,防止信息不畅通情况的出现。最后,完善公众的就业指导体系,为需要的人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大政策支持。对社保人员提出严格要求,有效监管网络信息,一旦发现虚假信息,立即进行政治教育,严重者进行惩罚,保证信息的准确性。4.4规范业务进程。首先,整合业务流程,尤其是内容相同的环节,尽可能的削减重复劳动,增强整体质量。其次,优化工作程序,明确各项业务的工作流程,禁止擅自更改程序。最后,确保相关政策的连贯性,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参保人员了解工作情况和进度。4.5规范社保卡管理。社会保障工作要求技术标准统一,由于业务流程有所变化,需要加以改进和提升。作为参保人员,必须明确社保卡的使用方法,了解社保卡的意义,重视社保卡的保管,以免社保卡丢失。作为社保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制度,强化社保卡的加密、挂失处理,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丰富、快捷的服务。4.6增强系统的安全性。为了预防安全隐患的出现,除要求在信息化建设时,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度外,还要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备份,并定期维护软件系统,以免信息泄露。同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提前制定预防性措施,便于及时处理安全问题。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权限,这样不但能够保证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工作随时更新,还能确保数据安全。4.7构建公共服务、数据中心平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平台是保证各项工作开展、数据完整的关键介质。在具体工作中,要想保证数据统一、真实,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比如,公安、民政等部门发挥自身职能,及时更新、共享数据,实现信息的统一化,增强平台的防护能力、承载能力。为保证平台服务的便捷性,还要提供咨询服务,及时、全面的解答公众困惑,扩展业务范围,切实做到公共服务、数据中心相统一。4.8建立社保资源网和就业信息网的联系。分析我国国情,发现就业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基于此,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和调查就业问题,建立就业信息网,拉近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间的距离,帮助就业人员更快地找到工作。同时,和社保资源网建立联系,便于就业人员全面了解社保政策和用人单位,知晓社保制度的不足,并结合相关情况,制定完善的社保制度。应注意,网站建设时要保障安全性,设置信息的查看权限,以免信息丢失侵犯权益。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各行业取得了质的飞跃,为建立信息化社保体系,必须发挥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信息化作用,切实保护公众的权益。现如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问题,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信息化建设会逐渐统一、健全,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5).
[2]张萍萍.浅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9(16).
[3]韦朝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措施与作用分析[J].电脑迷,2018(27).
[4]张永梅.探讨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管理[J].卷宗,2019(4).
[5]康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6).
[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J].安装,2019(3).
[7]王美娟.如何做好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J].中国科技投资,2017(23).
[8]王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中社会保障卡的设计[J].中国经贸,2017(20).
作者:于山洪 单位:阜阳市颍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上一篇:校企合作法律问题及制度建设分析
- 下一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