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城市治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时间:2022-03-26 02:31:02

导语:疫情下城市治理信息化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疫情下城市治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在关于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和“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指引下,利用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将成为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工作重点。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跟过去利用信息化提升工作效能有很大的不同,核心是要用数字化的思想,对物理空间进行建模形成数字空间,基于数字空间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督、规划反馈和仿真模拟,一直到实施运行,目的是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城市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破坏力往往是大面积破坏,影响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并且重大的城市灾害影响力也是持久的,它对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破坏也不可小觑,严重时甚至会使得经济衰退。一个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应该包括常态化社会治理和非常态社会应急治理两大部分。其中,因细菌、病毒引发的各类瘟疫,是人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典型应急治理案例。17年前肆虐中国多个城市的非典疫情,触动并引发了中国公共应急治理体制的改革,也唤醒了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而当下,武汉发生的这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更加凶猛,防范形势严峻。如何应对以疫情为代表的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成为城市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城市治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化管理达到管理区域精细化、管理内容数字化、部件和事件处置标准化,推进城市管理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现代化水平。通过城市治理信息化的建设最终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治理。在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管理的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力量相对薄弱,社区和公众的参与有限,基本上依靠行政主导。

疫情期间城市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执法不严。在预防和控制流行病起源方面,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和法规,但实际的执法力度不大、监督力度不足。2.储备不足。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虽然迅速完善了医疗物资储备制度,但仍存在很多未落地的情况,导致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都迅速出现医疗物资短缺危机,许多一线医护人员连基本防护用品都不够。即使湖北之外的广东、四川、河南等多地,多家医院也因为防护物资紧缺,公开接受社会捐赠公告。3.科普缺位。在健康保护意识方面,相当多的人意识落后、固执并且缺乏良好的健康习惯。4.形式主义。各个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基层工作人员的精力被消耗在大量的重复汇报中。疫情对城市治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突发疫情对城市治理中政府治理、市场监管、风险应急、公共安全、城乡治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严峻考验。从对抗疫情角度,城市治理信息化建设对城市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构建高效应急响应体系;二是提升政府协同工作效率,构建跨层级跨部门协同体系;三是保障城市稳定运行,构建医疗资源共享体系;四是提升城市资源统筹协同能力,构建智能供储体系;五是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构建透明可信的监管监督体系。

应对疫情的城市治理具体措施

1.智慧城市公共卫生。1.1疫情监测。要做到缩小管控范围的同时又能够稳住疫情发展,需要做到感染源的精准定位和数据采集,针对性地进行分级患者隔离和治疗,降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平安科技、平安智慧城市、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军军医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完成的疫情监测系统,用以预测重庆市流感活动。通过对卫生系统内部流感监测数据、天气数据、互联网舆情等数据的监测分析,相关部门可以更好地把握疾病发生周期、预计活动,从而合理分配卫生医疗资源、引导居民进行预防。1.2疫情追踪。对确诊感染病毒人同处人的追踪,包括病毒感染时间段和范围确认、交通工具同乘人查找、场所同处人查找等。例如百度地图慧眼迁徙大数据通过数据定向、分析等途径确定了500万人员流出的方向。在直观的可视图下,地方可以对疫情控制进行更加精准和严格的控制。1.3疫情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城市各个应用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清洗、挖掘,可对疫情的范围、特点进行分析,辅助政府决策。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员流动、疫情隔离等情况;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名购票大数据分析与病毒感染人同乘情况;利用交通卡口数据发现和追踪车辆情况。相关分析结果可借助可视化引擎进行展示。1.4疫情信息服务。采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疫情信息、通告政府法令、宣传疫情防护措施。1.5在线诊治。打造全闭环的智慧公共卫生健康应急系统,做到疫情扩散情况追踪,疫情防控信息及时传递,是打赢疫情期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战的重要一环,做好了疫情追踪,就可以对病毒传染情况做到整体的把握,有助于防疫系统、国家决策系统及时、准确地做出疫情防疫决策;做好防控信息,有助于帮助人民群众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减缓疫情传播速度。因此要建设智慧公共卫生健康应急系统,实现疫情监测、疫情追踪、疫情分析和疫情信息服务。2.智慧物流供应链。应急物资保障,关系到防疫期间能否遏制病毒扩散、保障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安全;生活物资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防疫期间,如何做到物资供应充足、品类齐全、干净卫生,是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防疫期间,应急物资、生活物资保障的关键就是保障配送通道畅通,同时确保运输物资安全。智慧物流供应链城市配送主要包括应急物资配送、生活物资配送和货物回溯等服务。2.1应急物资配送。随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保障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急需药品及防护物资供应,成为阻击疫情的关键一环。做好应急物资配送,需要统一调配、定点输送,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安全高效地送到每一个医护人员和患者手中,同时可通过网络GPS定位实时观测防疫物资运输情况,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做好供需管理,合理安排配送线路和人员,进行应急物资配送。2.2生活物资配送。保持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供应充足,需要协同国家有关部门、生产商、供应商,会同电商平台,结合群众历史购物记录、购物习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群众生活物资的供应进行精准推算,同时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提高物资供应效率,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疫情影响下,各式配送平台和上门服务平台等业务得到发展。同时以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业务以其无人化带来的隔绝传染优势,相信在未来也将成为配送领域的一大主流力量。2.3货物回溯。货物在送达后,为保障货物运输及时、同时保障货物安全卫生,需建立长效的货物回溯系统,通过电子路单,基于北斗定位等手段及时追踪货物运输情况,确保货物安全送达的同时,提升货物运输效率。3.智慧交通监管。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和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通过交通管控平台及终端,调整地铁、公交车发车频率,同时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配备智能检疫设施,对上下车乘客进行体温监测,配合车辆消毒、人员防疫手段,可有效降低因公共交通出行造成的病毒感染。通过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及终端信息,智能调节私人交通,调整私家车出行政策,满足市民的刚性出行需求。4.智慧社区防控。社区是我国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面对严峻的疫情,各地社区通过“线下+线上”的立体布防,重点通过外来人员管理,卡口、门禁,进出车辆管理等手段实现智慧社区防控。5.远程办公。据阿里旗下在线办公平台“钉钉”数据显示,全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了“云办公”模式。远程协同办公造成如钉钉、企业微信、Welink等远程办公软件会议访问量激增,随着各行各业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中国远程办公市场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疫情蔓延过程中,我国政府展现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当具有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进一步优化政府治理水平,在类似事件突发时候,更加“及时、有效、智慧”的应对,是智慧城市建设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作者:苏聪 周起如 赵瑜 单位: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