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像电子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

时间:2022-05-26 03:10:49

导语:声像电子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声像电子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

摘要: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海量电子数据的管理与利用。近年来,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不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从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自行编制的《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以及自主研发的规范化声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展开调研,简述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声像电子管理规范;声像档案信息系统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发展的新方向,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002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国家明确指出“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紧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已经成为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回顾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历程,总共经历了萌芽起步(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快速推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以及系统发展(21世纪以后)三个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海量电子文件数据的涌现以及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4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无一不使传统的纸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宗理论和价值鉴定理论受到了挑战。海量电子文件的管理以及利用已成为档案学理论的新发展方向,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本文根据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自行编制的《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以及自主研发的规范化声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展开调研,以期简述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二、档案信息化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学者首次提出了信息化,而后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提出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等概念。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1997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目前,关于档案信息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诸如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数字化等,其定义有一定的相似性却又不尽相同。有关档案信息化的内涵,杨公之(2011)定义为“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1]张珺(2009)认为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动态系统工程,由诸多相关项目构成,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理目标的支持。[2]孟世恩与王颖(2004)认为档案信息化可理解为“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实际运用为基础,以档案信息的资源化为主导,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进步过程”。[3]《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档案信息化的表述为“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系统核心功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对于系统的配置管理、备份恢复、权限管理等核心的后台管理功能都还比较简单,存在严重的管理和安全风险。而且目前系统的部分核心业务功能严重不足,例如软件对于图片档案的完整性管理的缺乏,导致一些查询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对于声像档案的查询利用和编研工作都带来诸多不便。4.系统设计中尚未考虑到未来电子档案和长期保存需要目前的系统主要处于应付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即以纸质+数字化的双套制模式,不具备原生电子文件归档功能,也没有针对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设计考虑。从长远来看,结合信息化改革步伐(例如国土规划信息化工作建设目标)以及本地信息环境的现实(云计算环境的逐步成熟和认证技术的落地),未来城建声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定位高远,需要面向电子档案管理的需要进行通盘考虑。

三、基于声像电子管理规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广州城市建设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较早,上个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着手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2002年后该馆开始致力于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目前使用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为2005年开发的系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飞速变化与发展,使得现有的系统目前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其中既有信息系统自身业务需求发展所带来的内部推动力,又有环境调整所带来的外部拉动力,在双向驱动力的作用下,信息系统的升级工作势在必行。因此,该声像系统的搭建正好解决了目前广州市城建档案馆对信息化升级的要求。《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由广州市城建档案馆在多年实践中拟定,在业界也是首次明确以声像电子档案为研究对象,其规定了声像电子档案的术语和定义,声像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保管、利用和元数据要求。针对原系统的不足以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基于《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中明确的标准、定义,利用成熟、专业的声像处理技术,从以上有关信息化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开发利用、资源共享这三个关键词,虽然表述略有差异,但是,我们可以认为档案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广州市城建档案馆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定型于本世纪初,馆内以“数字化生产、档案编研、自主建设”为立足点,在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与荣誉,并曾一度成为城建档案行业的学习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上位法、国家标准和事业单位行政分类改革赋予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在城建声像档案工作职能上的转变,尤其使得其工作流程、服务方式、服务对象以及数量格式上产生的巨大变化,原有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已经难以应对日常工作中的管理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顶层架构设计不足广州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工作总的来说是受业务需求驱动,历经数十年时间的建设由多个系统构成的集合,尚未形成内部密切联系、资源有效共享的覆盖核心业务流程的综合性的信息系统。现有的子系统集合有拼凑之感,无论从命名,乃至到功能覆盖范围来看,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晰,软硬件平台不够统一,使用部门和功能比较分散,信息集成度较低。这些已不能适应业务管理要求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管理的不断发展,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的难度日益加大。2.系统功能整体性表现不足现有系统在整体层面上存在升级换代缓慢,用户体验友好性不足,子系统零散,缺乏统一入口等问题。现有系统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独立建设的,各项业务功能基本上是陆续拼接的,使用的编程平台和后台软件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难以进行总体性的功能框架展示。目前信息系统对于业务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充分,例如实体管理与资源存储管理就还很不完善,功能模块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战的局面,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职权选择进入不同的系统进行操作,加上命名方面的随意性,导致用户体验较为零乱,没有整体性概念。3.核心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建立专门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对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有效管理,通过网络方式相互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声像档案信息的有效、规范、科学管理以及资源共享。作为海量声像档案库,能和其他信息系统建立关联,提供声像档案资料从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完整流程的全流程的管理系统。其中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配设任务申请、任务分配、成果数据、数据查看、声像档案利用、著录、目录生成、档案移交、专题制作、查询检索、统计报表档案、用户权限管理。本声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需求而量身订造的。该系统的上线及推广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目前的工作流程,提高其对声像电子档案管理及调用的效率。这不仅顺应了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战略方针,而且通过《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与系统的相互结合,使得整个系统在使用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将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搜索效率及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这种标准化的系统也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参考,我们可以预想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都遵循一个统一标准进行对声像电子文档的管理,存放在一个相同的系统下,这个系统所产生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林康子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技术咨询服务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9).

[2]张珺.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D],2009.

[3]孟世恩,王颖.对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2004(5).

[4]翟玉芳.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档案研究,2016(1).

[5]王美琴.我国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档案研究,2011(1).

[6]李妍.智慧城市对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的影响与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

[7]韩东.档案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