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03-21 10:14:52

导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论文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机遇空前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带来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春天,在大会报告中,“信息化”更是列“工业化”之后,成为“新五化”之一,而且在报告的全篇,信息化思路贯穿始终。该报告对于信息化的重视,说明了信息化正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中推行电子政务的关键业务之一。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公民社会风险的制度体系,是为公民挡风遮雨的安全保障。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桎梏

2002年可以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非常关键的一年。正是这一年,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列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和完善的12个业务系统之一。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金保工程在国家整体立项。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像决策者们所希望的那样。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是受众的不断增长及业务的不断拓展所带来的压力,除了为就业、社保、医保、工伤、生育等常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提供系统和技术支撑外,随着城镇居民系统建设、社保卡发放、网上申报系统等不断出现的新业务也远远超出了当初规划的框架,给整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由地区间的经济、政策等差距所产生的自然壁垒,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尽管当初部里规划的是“数据向上集中、业务向下延伸”模式,最终实现全国一统的目标,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经济基础难以平衡成为实现跨地区社保、医疗统筹的天堑,全国一统的愿景尚在远处。从微观层面而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自身也存在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桎梏。一是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显然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项目,就硬件设备本身而言,其损耗折旧率比较高,动辄上百万的小型机服务器往往在运行3~5年后就无法满足支撑系统的需要,随着新业务的发展,系统压力越来越大,对设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设备自身更新换代速度也比较快;就安全维护而言,灾备系统建设、系统安全维护、软件开发等都需要巨额投入的支持。二是人才短缺,“十一五”规划提到,目前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从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平均每个城市只有5人,远远满足不了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尚未设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已经设立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地位及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明确。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为民生大计护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系统支撑和技术支持。面对日益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信息化建设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已经满足不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找准发展得方向,以更加贴近民生的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实现自身的发展。全面考量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要看硬件建设水平、系统覆盖规模、数据量规模、组织机构建设水平等硬件,更要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其与就业、医保、社保等业务结合的程度如何,在数据分析方面有无建树,能否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此外,面对社保卡、新医保等新业务拓展,是否具有及时提供系统支持的能力,也很重要。以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为例,作为沿海城市,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在山东省还是起步比较早的,其整体水平也一直位居山东省前列。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争取市政府和财政支持,搭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心机房,承担了全市所有的劳动就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城镇居民、农保、领导查询等应用系统。烟台通过高带宽的ATM专线与市数据中心相联,同时,将各县市区的养老、医疗、就业、机关保险、农保等主要经办机构与当地分中心连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域业务专网,并使用VPN和ADSL技术将网络延伸至全市所有街道(镇)和城市社区,街道社区可通过互联网访问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实现了“组织在政府,工作在基层,落实在社区”的服务管理模式。

随着网上申报系统建设及社会保障卡项目的建设,烟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将迎来新一次的发展机遇,并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应用工作,从最紧迫、最急需、最容易见效果的地方入手,及时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应用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际工作中,切实转化为现实的管理服务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

作者:徐爱敏单位: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