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与实践分析

时间:2022-06-18 09:24:55

导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与实践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与实践分析

一、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2005年,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党的报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又进一步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教育引导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基层投身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深入基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大学生对它的认知程度却并不高,经过前期调研,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城市里生长的学生对农村缺乏深入了解,认为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城市都有较大的差距,大多数城市学生并没有投身农村建设的志愿;二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通过高考进入了城市后,逐渐习惯城市生活,相当一部分学生急于摆脱农村,不愿意再回家乡参与本地建设。针对以上问题,各高校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新农村建设,而暑期“三下乡”就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以管理学院2017年至今仍在持续开展的暑期“大学生深入基层看变化”三下乡活动为例,对于提升当前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再以“我看拆迁”活动为例,作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拆迁”问题易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求知,尤其是面对媒体大量报道的“暴力拆迁”、“钉子户问题”等负面新闻,亟需大学生探明其真相,了解家乡拆迁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深入思考,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增长见识和才干。(二)以实践技能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对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社会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合作技能,强化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建立较为完整的实习、实践、实训教学及其保障措施,使其更加自如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在“我看拆迁”三下乡活动中,学院选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作为学生团队成员,远赴河南焦作修武县开展拆迁问题调查,学生作为当地居民,亲眼见证了亲友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当地政府的政策实施情况。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基层调研中通过对十八大以来“拆迁”的社会现状、相关法律的实施情况以及群众对相关法律的知晓程度和拆迁政策实施过程中群众的反映等相关调查,引发学生探究现行法律的实施情况及规范拆迁的有效方案。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促使“拆迁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达成政府和公民在利益上的均衡,并通过政策执行的调适过程中减少社会分歧。让学生了解拆迁政策有利于实现政府和公民双方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学生们在实地带着问题学,老师们再加以引导,把实际情况和课本知识联结起来,真正做到了把理论学习转化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以知识传播促进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和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农村管理体制较为落后,效率不高,旧有的政治模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许多农村干部政治觉悟还不够高,政策理论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处理事务多靠经验和关系,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不能高效妥当的解决问题。如何正视这些情况并提出解决办法,参与过“三下乡”的学生们在回校进行成果展示时往往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中国农村太需要年轻的掌握科学管理方法的大学生人才了。虽然在“三下乡”活动中,由于时间安排,大学生们在农村往往不能停留太长时间,但认真开展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们用民主、平等的现念、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过人的胆识影响着村民们的固有观念,用自己的思维、理念和生活方式滋润农村的文化田野。我院历届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就屡次体现着传播“现代化管理”、建设“乡风文明”的主题,比如2016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基层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调研”等活动都蕴涵着文化下乡的深刻意义;又比如2017年我院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实践队”,实践成员通过与当地村民进行多次交流,发现大多数村民不会使用POS机或是网银支付,采用现金交易方式为主。但是一些外销小型工厂和电子产品商店交易金额较大,若使用现金不太方便且安全系数较低。经过与当地政府和邮政储蓄银行沟通,该队决定开展为期两周的POS机和网银支付使用宣讲活动。实践结束后,当地村民对此活动表示认可和感谢,使用现金交易的固有观念也得到了改变。

二、当前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存在的问题

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已开展多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其成效较为显著,但在活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够健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实践活动理念正被广泛接受和传播,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认可度普遍不高。社会组织及机构经常质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也就不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帮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企业虽然鼓励大学生来参加社会实践,但是真正落实具体支持措施的并不多,地方资金的投入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点的开拓也较为困难。一些地方单位和企业为避免安排接待、提供交通食宿等麻烦,对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敬而远之,这种情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以“大学生深入基层看变化”这几个队伍的开展情况来看,一方面学生团队去的均是农村地区,住宿条件较差,且暑期天气较为炎热,交通不便利,客观上来说,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单靠学生团体确实存在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三下乡动员期间,团队成员需要联系一个目的地作为接收单位,但经常会出现单位拒绝接收的情况,极大影响了队伍的积极性,很多队伍因此而申请取消了项目。比如2017年暑期我院就有两个队伍因为联系单位不接收,被迫取消活动。这样的例子在历年“三下乡”活动中并不鲜见。(二)高校自身活动经费紧张,学生团队负担较重。国家鼓励各高校需要建立规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实践技能,但是,这是一个漫长并且耗费极大的工程,缺少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完全倚靠高校自身,难以做到对社会实践的大量投入。以我院为例,“三下乡”活动要求每个队伍开展时间不得少于两周,非重点项目无经费支持。一般来说,队伍里面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城市,车费、住宿费和饮食费会增加负担。如我院“赴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考察城乡建设及拆迁问题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有来自湖北、安徽、云南、河南等地,他们在活动中期计算过活动经费,发现每个人每天的住宿费至少为30元,饮食费用20元以及车费20元,加上往返的车费,整个项目完成大概需要一千五百元左右,对于家境较为困难的同学来说大概是两个月的生活费。因为根据项目调研内容,每天需奔赴不同的单位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城市规划地,耗时两周才完成整个项目的调查部分。因此,部分同学考虑到费用问题,在活动前期就没有进行项目申报。(三)团队成员自觉性不高,对“三下乡”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进取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独生子女的衣食无忧、长辈的过度关爱使得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个人享受,缺少友爱与互助意识,缺乏感恩心态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很多团队在放假前都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但真正临近出发时,部分团队成员可能因其他安排随意更改行程,严重影响了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导致后期活动开展效果大打折扣。如我院“赴湖北省十堰市大学生生源地扶贫政策的变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临近活动开展前几天,队员们的时间发生冲突,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做出让步,局面僵持。最后虽经指导老师的调解确定了新的时间,但多数队员的热情已被浇灭,在后期活动结束进行总结时,该团队也未积极申报参选优秀团队。(四)缺乏有效专业指导,“三下乡”格局层次不高。学生以学为主,大学生“三下乡”应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学生以学为主,大学生“三下乡”应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同时,学生们带着从课堂学习的科教文卫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到农村实地考察,想要把课本和实践结合起来是一项艰巨的调研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监督,才能在“三下乡”的实践工作中取得扎实又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然而,很多高校注重于理论基础的教学,忽略了大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缺乏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环节,因此每一位老师没有重视社会实践的要求。再者由于学校在这方面缺乏激励机制,专业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热情并不高,很多老师不愿意承担“三下乡”的指导工作,导致了课本教学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管理队伍不成体系、流动性较大的状态,影响到了“三下乡”活动的整体效果。在“三下乡”活动中,许多高校都是选派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活动,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专业限制,缺乏专业教师的理论及专业优势,不擅于指导学生发现课题和捕捉信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往往存在抓不住主要矛盾的情况,在指导学生做调查研究、科技支农、法律服务等工作的时候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正因为认识到专业指导的不足,2017年暑期“我看拆迁”活动中我院特别安排了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团队全程调研。从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过去两年的实践经验出发,并参考其他高校进行的相关实践育人工作的模式和管理方式,活动分工如下:全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课题负责人负责统筹规划,负责召集定期会议,讨论执行项目方案;专职教师负责理论方面的指导,重点为学生讲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及执行等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教授、副教授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撰写。学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地调研获取一手资料,对材料重点进行实证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广大群众特别是拆迁群众对国家拆迁政策的的建议和意见等,同时了解政府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最终解决的方案;采取比较分析法对“十八大”前后拆迁工作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发现新政策的优势,从而增进青年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回校后通过交流、成果展示等环节获得反馈和改进意见,并召开专题交流会和分享会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三、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发展途径探索

2018年1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等15部委部署开展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开展‘三下乡’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出台扶持政策,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农民。”进一步明确了三下乡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内容实在、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对于大学生来说,“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科学、卫生的“三下乡”,更是一次爱的“三下乡”。如何有效地把“三下乡”现有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有效延伸,实现大学生实践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多渠道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虽觉得新农村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对于新农村是什么、怎样建设新农村缺乏具象的认识,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到农村开展活动。即使有意愿,意愿也是非常薄弱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的发展还是相对落后;二是由于大学生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认知程度还不够。所以提高大学生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是当务之急,大学生越深入了解农村,越了解农村发展如何,越知道如何建设新农村,并且在了解的过程中,无形中不断提升自身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意愿。比如,在“我看拆迁”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团队成员到达河南省修武县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生活。他们马上发现2017年是修武县的改革年,城关镇城区面临着道路扩宽,改造燃气、下水道管道以及网线等改造问题,小组重点关注的内容是关于修武县运粮河的改造问题,同时这也是修武县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走访调查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修武县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拆迁工作,每个单位都分配5—10户的拆迁安置任务,团队所联系的政府部门之一修武县科学技术协会也有相应的5家拆迁任务。这些工作人员负责向居民介绍拆迁政策,并且认真细致地核算拆迁具体赔偿费用,并且妥善安置,成员们有幸跟随这些拆迁工作人员来到拆迁户王阿姨家中。政府妥善安排了具体的工作人员,有问题直接找负责人,不会出现对拆迁户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的情况,政府责任到人,给拆迁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的实地调研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基层工作模式的变化,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也增强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和热情。(二)创造性探索科学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体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制定详细的社会实践方案和系统化的社会实践教育目标,形成科学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体制。以本校为例,每年的“创青春”、“互联网+”等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等,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类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充分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2016年开始,本科学生必须完成至少12个二类学分,才能毕业。这是促进“三下乡”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二类学分政策要求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内共需修满12分,其中必修类8分,包含四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国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三下乡”活动属于社会实践类,占2-4学分,活动结束后,学校会对项目成果进行审核,经过各团队PPT答辩,最终评出的校级优秀团队每人均获得两个学分;对于积极参加并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因实践成果不够出彩的队伍每人给予一个学分认证。经过学生申报,相关部门审核、认证,院系审核、集中提交数据,教务处学分认定,录入毕业生的二类学分数据,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记入学生档案。这样的学分制度有利于同学们更加积极地参加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该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自二类学分2016年试行,我院今年“三下乡”活动共立项133支队伍,经过项目申报、审批,活动结束后材料提交,学生进行学分认证申请,2017年我院856人成功认证二类学分社会实践类,其中40人因项目获奖每人均认证2分。(三)全方位保障激励“三下乡”活动扎实开展。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对于“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对社会实践不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仅仅是横幅、广告牌、网络宣传等等,没有加强实践育人的总体设想和长远规划,影响活动的开展。以我校为例,每年5月召集各团支部团干进行“三下乡”活动动员大会,会后要求他们在各支部积极展开动员;6月进行项目申报,经学校审核,确定立项;7、8月各团队自行赴实践地开展活动,期间需将安全情况汇报给学院三下乡工作专项小组;9月提交活动成果,经过材料评选,PPT答辩,确立优秀团队;10月进行表彰大会,一等奖团队奖励1500元,二等奖奖励1000元,三等奖奖励800元,优秀团队奖励500元,以及其他个人奖项每人奖励200元,例如先进个人,优秀调研报告等。在11月份时,各个学院会自行组织分享会,邀请获奖的优秀队伍讲一讲活动开展的经验、注意事项以及一些趣闻,利于下一次的“三下乡”顺利开展,最后由团干部们学习了解后,在各支部进行分享宣传动员,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三下乡”活动的印象,提高积极性。总之,“三下乡”这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活动成员出于完全自愿并且热爱这种实践方式,把自己在城市的所学的科教文卫知识带到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体验当地人的生活,调查研究农村生活的现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三下乡”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我们应当按照课程化建设、社会化动员、项目化管理、基地化建设、专业化服务、多元化推进,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把大学生“三下乡”与社会主义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更好的结合起来,双向受益。

参考文献:

[1]董天,李墨,李东静.大学生“三下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模式研究———以唐山学院暑期“三下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3):128-129.

[2]潘承丽.“三下乡”增信心“四助力”帮脱贫[J].当代贵州,2018(40):58-59.

[3]张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的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5):163-164.

[4]陈文婷.“三下乡”社会实践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总结[J].文教资料,2018(2):40-41.

[5]刘熹微,曾筱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建立好宣传工作体系[J].视听,2017(11):231-232.

[6]王晓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7(11):139-140.

作者:吴文娟 叶莹 郑敏 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