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农家乐生态体育发展

时间:2022-11-27 11:11:56

导语:新农村建设下农家乐生态体育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下农家乐生态体育发展

摘要:现有的一些城市公园和绿地等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人们增加了回归田园生活和回归大自然的欲望,该现象为农村休闲生态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农村休闲体育是指通过农村的美景、田园和山川等自然资源,以服务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如垂钓和高尔夫等。因此,农村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农村;休闲体育;发展;文化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取消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城市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劳动力,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推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则会出现“城市群病症”,如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等,尤其是人群的健康问题。由于城市人群的生活节奏较快,生活方式封闭,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虽然,城市中一些健身场馆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传统形式的吃喝休闲农家乐也逐渐的脱离人们的视野,以体育资源为主题的接近大自然的生态活动逐渐获得人们的喜爱。

1“农家乐”推广农村休闲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是“农家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家乐”基本上能够满足城镇人群的基本需求。虽然“农家乐”可以满足人们味蕾的需求,却无法让用户发掘到深层次的内容。并且,现有的“农家乐”在服务上没有突出农家休闲运动的特色和核心。借助这些常见的休闲运动,让体验者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和美好。这些带有农耕文化和民俗风味的体育项目,让生活在都市的人群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充分的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在现有的“农家乐”服务内容中增加农村休闲体育项目,增强了“农家乐”的超流性和休闲文化性。打破传统吃住的方式,让人们亲身体会到农家的悠闲、农家的欢乐和农家的愉悦,也使得农村体育文化和城市体育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相互学习和相互发展。

2案例分析

研究案例以A省温泉休闲山庄、B市生态旅游度假村和C县生态农庄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收集的资料进行国内外农村休闲体育研究对比。

2.1发展现状

不同地理位置的特色文化和体育项目都是不同的,都存在着明确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为休闲生态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2.2经济效益

与常规的休闲旅游模式相比,农家乐投资较少,但是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很多社会人士关注到这一点,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投资。就A省温泉休闲山庄来说,占地面积10万m2,但是其经济效益达到12万元;而B市生态旅游度假村占地近430hm2,效益就仅达到30万元;C县生态农庄占地仅17hm2,经济效益仅9万元。可以明显的发现,对于合理的农家乐,其经济效益要远远比不合理的农家乐效益要高。

3制约因素

3.1缺乏必需的专门体育人才

现阶段,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工作的进行,不仅仅缺乏具有创造性的管理型人才,同时也缺乏具有农业知识或者环境保护知识的专业人员。尤其是缺乏具备休闲体育知识的专业性人才,使得休闲体育资源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地位或者市场分析方面缺乏经验。

3.2资金的引进与投入不足

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旅游事业,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在资金引入和投入方面缺乏经验,大多数为私人独立开发。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事业的宣传工作,采取多元化的渠道引进方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现有的休闲娱乐功能和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3.3参与的大众化程度不高

现阶段,大多数的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活动的消费群体为中青年人群。高消费是休闲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而装备型消费则是户外运动中主要花费的项目之一。由于需要花费资金,用户的参与度较低,无法进行推广和普及。

3.4安全保障措施不够

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户外活动由于环境多变和内容极其复杂,对参与者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是,一些喜欢户外运动的用户具备基本的防范风险的能力,而大多数用户在此方面缺乏经验。

3.5活动单一且缺少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速。虽然活动项目比较多,但是缺少新颖的项目,大多数都是依靠农民来进行项目的制定,使得农村休闲体育产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3.6休闲条件初备但消费理念不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使得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欲望更加的迫切,为农村休闲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农村休闲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人们对休闲体育缺乏充分的认识,使得农村休闲体育事业难以有效的开展。

4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摆脱时代对农村休闲体育的限制,需要积极地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从长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

4.1农耕文化与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的有效融合

农耕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形成的一种固有的风俗文化,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娱自乐为主的一种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包含了多元化的耕种技术和科学发明。如早期主要借助石磨盘来进行粮食的加工和制作狩猎的弓箭等都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中。而生态的休闲体育文化是指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再进行发展和创新,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愈发的向往农家乐式的田园生活。但是,大多数人对农耕文化缺乏了解,已经无法想象到农耕时期作物耕作的艰辛和作物收获的喜悦感。因此,农家乐经营者需要将农耕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活动中去,让用户全身心的进行体验,感受到农耕的快乐。将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休闲体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和幸福指数,减少生活的压力。

4.2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民俗体育的形成与农耕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农业化特色。主要是借助体育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祭祀或者庆祝丰收,将娱神、娱人和休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十七大会议中明确指出了需要重视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为民俗体育事业的发挥带来了希望。民俗传统体育起源于农村,也在农村进行传播和发展,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已经成为人们的使命。农村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与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以农家乐为基础的农村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壮大还需要进行深思熟虑。这不仅仅需要经营者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不断的了解和挖掘,而且还增加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项目,并且需要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可以大大提高参与者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对原有的项目进行优化和完善。此外,还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来对项目和当地的文化进行讲解,加深体验者对民俗体育项目的认知,为今后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其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借助农家乐为平台来对其进行宣传和传承,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3农村休闲体育文化产业与生态体育旅游业的渗透发展

现阶段人们主要借助旅游来舒缓压力,旅游也成为人们身体和心灵短暂放松的一种新方式。虽然我国旅游事业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较快,已经逐渐的获得人们的喜爱,并且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休闲体育文化和民俗休闲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衍生出独特的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也属于经济性产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特别是国家旅游局推出了60多个具有特色的健身体育旅游活动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这也有助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农家乐农村休闲体育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休闲体育文化和生态体育事业相互发展和互相扶持,有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链和产业链。

4.4塑造品牌形象

为了体现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旅游项目自我发展,必须在公共场所的观赏性上下功夫,其次要在使其可达性和可留性达到人们的要求,使游客体会到开放空间的舒适和怡人的魅力。农村休闲生态体育旅游与传统旅游项目有一定的区别,农村休闲生态体育更多的是借助农村广大的山河和田野等自然环境进行活动的开展,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旅游策略的制定。如以山为主的农家乐,可以开展一些登山观光活动和缆车鸟瞰景色活动等;以湖泊为主的农家乐,则可以开展水上观光和潜水观光等与水相关的旅游体验项目。这种因地制宜式的旅游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可以让游人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旅游目的地。除此之外,景区人员在对游客进行游览前景区相关景点特色的介绍,并对相应的注意事项要进行强调。这样不仅能防止意外的发生,在游客体验完活动之后,还能提升对景区管理的好感度,增加重复观光的可能性。

5结束语

随着我国旅游景点的增加,传统单一的农家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以体育为核心的接触大自然的生态项目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游客在能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体验大自然的清新,还能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强化旅游体验感受。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农家乐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因此,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建设以体育为中心的接触大自然型生态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周婷婷,范竟成,张铭连,等.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苏州市太湖三山岛农家乐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61-262.

[2]徐佳仪.绍兴平水镇农家乐发展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9):24-25.

[3]卢娜娜.崂山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7(15):80-82.

[4]项建民,徐海虹.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3):54-55.

作者:靳晶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