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协调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5 09:36:40
导语:新农村建设协调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采用逻辑分析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提出对策,以期协同推进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1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对于江西省而言,在大力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是当地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化、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在城市发展的外部拉力及农村自身发展的内部推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1]。另一方面表现为新农村的建设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江西省而言,其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空间转移,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形成[2]。所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看作是城镇化发展的重点。
2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存在的问题
2.1体制及协调障碍2.1.1现行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城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则会涉及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对于江西省而言,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上述活动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在这一制度下,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特权,很多外来农村人口无法享受到同等的社会福利,使得城乡两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成本较大,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另外,虽然江西省有很多农村劳动力流入了城市,但是在现行户籍制度下,依然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这也会对农民工市民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影响到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2.1.2城乡总体规划工作缺失。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过程中,城乡规划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但是,对于江西省而言,由于城乡总体规划工作的缺失,导致这一先导作用得不到发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并没有设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对周边农村的发展现状考虑不够全面。例如,某县工业园加压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导致部分农田遭到破坏,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并损害到农民的利益,这会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推进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2.2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2.2.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第一,农产品质量较差。虽然江西省很多农村地区通过销售推广农产品来增加农民收入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部分地区的农产品质量较差,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差。第二,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影响贸易拓展。由于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无法获得较高的利润,如江西省很多农村地区所销售的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大米和玉米等,但是精加工和精包装的产品数量却比较少,无法创造更多的利润。另外,由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导致农产品的销售成本较高,进而影响到农产品销售的整体收益。2.2.2农村金融体系有待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江西省很多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在很多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的数量较少,无法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例如,在农村地区的小额贷款运作市场载体建设不完善,虽然很多农村居民有发展农业经济的构想,但是受资金的限制,无法将其想法付诸行动。2.3农民文化教育的缺失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江西省很多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谋求发展,但是,由于其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其在城市中的发展并不理想,大多数农民工所从事的都是体力方面的工作,而且所获得的收入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对随机选取的350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2份,回收率为94.9%。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4.0%,初中文化程度占59.7%,高中文化程度占16.9%,大专及以上占8.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7.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6%。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相应教育培训工作缺失,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会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推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4城镇与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协调。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单一。针对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所进行的公共服务由政府单一提供,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弊端。在这一服务模式下,主要依靠政府事业部门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公共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单一式的公共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经常会出现公共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这一模式下,很多农村地区针对畜牧业发展所建立的公共服务体系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公共服务,但是如果重大疫情出现而影响到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单一管理和支持是完全不符合现实的。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不足。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江西省很多农村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公共服务工作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3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对策
3.1加强体制改革,完善协调工作3.1.1完善户籍制度。对于江西省而言,为了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必须从宏观角度入手,对当前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通过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使得城市的外来农村居民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尤其在农村劳动力的薪酬、住房及子女入学方面,应为城市外来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保障,促使外来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这对于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3]。3.1.2正确处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对于江西省政府而言,在城镇化与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必须对城乡关系进行正确处理。为此,其必须明确城市和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各自特点,通常城市所呈现的特点是现代化,而农村则更多地体现为自然的优势,所以,在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对农村优良传统、自然生活方式的保护,这对于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3.2推动农村经济发展3.2.1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优化和升级。第一,在农村产业优化和升级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产品结构类型进行适当的改进,如对原先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并进行必要的包装,借助这一方式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农产品品质,进而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第二,发展绿色农业及特色农产品。绿色农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农业的发展[4]。3.2.2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加速农村地区的资本积累,在此过程中江西省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例如,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还应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机构,如农民资金互助社,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在农村地区,所建立的金融机构应主要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而且这一支持力度应不断增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所建立的金融机构还应积极吸收当地的民营企业、村队入股。3.3进一步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工作对于江西省政府而言,必须从宏观角度制订农民工的培训计划,并出台相关的政策,然后将农民工的培训任务下放到各县区,使当地政府部门做好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另外,江西省政府应对各个县区的农民教育培训进行必要的监督。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促使农村居民在提升知识水平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使其在进入城市务工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使其能够更快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在获得工作认可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报酬,以达到其进入城市务工的目的。3.4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江西省而言,在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第一,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完善。针对农村的发展,要加强人才引进,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和福利,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乡镇基层中工作。第二,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江西省政府必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如在农产品贸易中政府部门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企业运行服务机制。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政府的科学协调,促使不同的服务机构能够进一步认清其存在的价值,并能够相互配合,进而使得整个农村服务工作能够规范高效进行[5]。为了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则必须对不同服务机构的职责予以明确,减少多头管理等情况的出现。
4结语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此,必须对所存在的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并从多个层面入手完善相应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叶敏.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比较[J].公安研究,2014(12):74.
[2]彭新平,张秀梅.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J].人民论坛,2013(32):230-231.
[3]彭新平,张秀梅.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商,2013(22):398.
[4]高兴明.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方农业,2014(6):59-61.
[5]陈承明.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J].社会科学,2014(3):48-52.
作者:张秀梅 彭新平 单位:萍乡学院
-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农业推广工作思考
- 下一篇: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