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疑点分析
时间:2022-09-27 10:26:20
导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疑点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国家新农村建设项目如春雨般的频频下达到县、乡(镇)和村组。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惠民项目落实到哪里,哪里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气象。但笔者在高职院校审计课程实务教学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审计部门在审计新农村建设项目时,一些项目在修建过程中存在疑点。因项目在修建和实施过程中的疑点,使得这些专项建设项目的审计流于形式,项目审计的质量大打折扣,审计结论成了工程承包方办理工程结算的令牌。为此,本文就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项目专项审计的疑点及对策谈点个人见解,仅供决策者们参考。
1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的疑点
什么是审计疑点?简单说:审计疑点就是证据、资料与事实不符,是被审计单位所提供会计凭证和相关资料与实际存在的事实不相吻合而存在的重大遗漏。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疑点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项目的专项审计时,发现该项目在建设的某些节点存在重大疑点,而项目建设的承包方所提供的会计凭证和工程文件资料又是正式的,单从这些会计凭证和工程文件资料中是找不到真实有效的证据证明其重大遗漏,而事实上遗漏又确实存在。在项目审计结束时,审计人员只能从现有的会计凭证和工程文件资料来出具审计结论。这样就使得专项审计成了为项目而审项目,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2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的疑点产生在项目建设
过程中为了准确说明疑点产生的原因,笔者以自己曾经历过的项目审计为例,2016年9月笔者在调查审计事务所审计四川某县某镇同济村(注:不便使用真名)两个小水利项目时发现:该项目是2013年由同济村提出,为本村两个村民组各修一个堰塘,一个造价80万,一个造价60万。两个项目都是由村组、乡(镇)、县逐级上报,经由下而上论证申报;再由省水利厅审批,由上而下下达;项目酝酿的时间长达两年之久。项目批下来以后,由县水利局主持,县招标办招标,镇政府参与,把项目承包给了一家工程公司施工修建。工程公司按合同如期完成项目建设。工程结算时需要办理审计。在审计人员进场时,工程公司已经把工程建设的全部资料完整提供。经审计,没有发现工程公司有任何不合规不合法的地方。审计人员从工程公司所提供的凭证、资料去找项目建设的重大遗漏,结果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重大遗漏的证据。因为建设承包方的会计资料是正规的发票,正式的收据,发票收据都是合规合法的,工程人员把资料也做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工程的预算和决算都是经过专业公司专业人员审查过的,可以说是无可挑剔。项目资金由县财政按承包合同如数拨付给了承包公司。财政不拨款是不行的,因为该项目程序合法,建设合规、财务合理,而且有审计结论,一切没得挑剔。但堰塘修好已快两年,却没有真正发挥预期效益,项目的使用方(村民组)怨声载道。好在工程公司在施工修建时,两个村组的村民对工程的用工用料都做了详细记载,村民的记载与工程施工方提供的原始记录差距较大。审计人员明知疑点存在,但却没有办法接受村民组的资料,因为村民组不是发包方,无权监督项目施工,村民的记录不具备法律效力。审计人员只得违心的根据工程公司提供的凭证资料去审计,违心的出具审计意见。除这个调查项目的审计外,笔者还调查了该县的其它专项建设项目的审计,诸如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等的审计,无一不存在这方面的疑点。为了进一步搞清疑点产生的原因,笔者对这些项目的申报、审批、预算、发包、建设、结算等程序进行了详细调查,终于搞清了疑点产生的真正原因。疑点产生在新农村建设的三个问题上:一是疑点出在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项目建设的决策层在指导思想上忽视了村民组,忽视了群众,忘记了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民组,是群众,新农村建设是村民群众的建设,村民自己的建设应由村民自己作主。而决策层错误的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由国家专项拨付。专项建设应该由政府来建,政府建好后交给村民使用就行了。政府只管建,村民只管用,这就是惠民工程”。二是疑点出在项目建设的发包机制上。工程招标机制有蕸痴,工程发包监管没到位,相关部门廻避了责任。从表面上看,工程的申报、审批、招标、投标、合同、修建、预算、竣工、验收、审计、决算,这一切程序都合规合理的,工程的各项程序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不存在任何贪污腐败问题。建设施工方的施工人员按图施工,工程的预算和决算都按国家规定的定额标准核算,项目资料按规定都做得很好,什么问题都没有。但在项目建设的招标发包机制上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项目的使用方---村民组,村民组是项目使用人,是项目的受益方,而使用人受益方不能参加项目的发包,不能参加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建在那个村,本应该由那个村的村民组参加管理。但这两个项目都避开了村民组。由上级直接包办了项目的发包,项目管理,项目的预决算。工程的发包、施工、管理,完全由上级包办代替。三是疑点出在工程的用工用料上。工程监理缺位,因为工程监理的工资由工程公司发放,工程的受益人使用方监管缺位,项目使用方没资格参与监管。承包公司虚增材料购进和使用、虚增方量、多报人工等无人督查。整个工程由于监管缺位,承包公司一切资料都是由施工方提供,从基础资料上就开始作假,审计调查也只是施工方说了算,明知有假也无从查证。让相关人员把假账做成了真账,审计人员只能依据而审。审计就成了为项目而审项目,审计结论成了承包公司领钱的令牌。
3破解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疑点的对策
3.1转变观念,还政于民。让村组群众参加项目建设与管理,这是消除审计疑点的根本所在。新农村建设是人民群众的建设,不是哪家政府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的建设,群众的建设应该有群众参加,不是只要群众申报项目,使用项目,不要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因为项目的使用者是村民组,项目怎样建设,怎样管理村组最有发言权。村民群众才是项目的主人,主人的事要让主人自己做。各级政府不能包办。这是破解疑点的关键之关键。3.2改革现行的项目论证申报机制。要真正还政于民,必须从项目的最基础工作开始,项目建设必须有严格的论证程序,而且项目论证必须由村、组来作,要建什么项目,怎样建设项目,建成后要达到什么效益应该由村组提出,村组论证。政府只管提出项目建设计划,审查项目论证,审批项目,监管项目实施,监督资金到位。村、组和政府职能职责必须分开,村组是项目建设的主人,政府决不大包大揽,让村组站在一旁看。3.3改革现行项目工程的发包机制。现行的项目管理机制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发包,监理公司监理。工程竣工后由发包的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项目受益人村民组站在一边看。项目建得好不好,适不适用,可不可用,发包方不知道,承包公司不知道,监理公司更不知道,因为他们都不是项目的使用者,他们只能按职责按图纸按合同各施其职。而真正有资格说话的村组站在一边无权过问。这种发包机制应该改革,建在村组的工程项目都应由村民委员会参与发包,村委会参与管理,村民委员会作为一级经济组织是有资格有能力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只有村委会直接参与项目管理,新农村建设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3.4把村委会参加项目建设管理用制度固定下来,真正落到实处。各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村长,村民组长和村民三方面人员参加。小组的工作职责是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监督本村所有的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有详尽的记录,项目验收必须由项目建设监督小组签字。3.5强化审计管理,项目审计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审查。一是严格会计凭证和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审查。凭证资料必须真实合规合法,工程材料出入库必须有据可查,有库管员、经办人、审批人签字;工程量挖方填方计算必须准确,有记录有依据可查;会计凭证必须合规合法;收付款签批手续完整。二是审计工作底稿中必须有项目实际调查事项,凡涉及到千元以上的资金往来项目必须和当事人核实,若无法当面核实的必须有函证函调。三是在出具审计结论前必须有项目实际效益调查。因为新农村建设项目是惠民项目,它的直接使用者、受益者是村民组,项目建成有无效益,效益有多大,达没达到预期目的,不是领导说了算,也不是施工方说了算,更不是哪家政府哪个部门说了算,而是直接使用项目的村组村民说了算。因此,在出具审计结论前审计人员必须向项目使用者(村民组)调查项目的效益。在审计结论中应该写明村组对项目使用效果的评价。只有做到以上这三点,我们才能消除新农村建设项目审计的疑点,保证审计结论的真实有效性。
4结语
国家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是普惠于民的惠民工程,惠民工程必须还政于民,项目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不能包办;项目审计过程应有工程效益的调查和审查事项;项目的审计结论必须有反映工程实效的事项。只有这样,国家下达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力推动新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作者:廖烨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数学与经济系
参考文献:
[1]李慧,王元章.我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
- 上一篇: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下一篇: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