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在新农村建设的演变
时间:2022-10-20 03:40:10
导语:传统民居在新农村建设的演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从我国国情来看,为了顺应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被提出,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对历史文化有着不可逆的推进作用,传统少数民族民居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或被保护、修缮,或被改造、拆迁,相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这一情况淋漓尽致的得以表现,受地方政府决策者的影响,传统民居的去留,有着不同形式的解决方案,是老锅新煮,还是旧貌新颜,建筑文化该如何传承与发展,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少数民族民居及聚居区的历史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由穴居、巢居开始发展,创造出能满足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的木架建筑;奴隶社会,大量奴隶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初步形成了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建筑主体的建筑形式;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里,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的居民点——聚落,随之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使得聚落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较明显的形制变化,而乡村中的住宅则更多的在适宜技术上不断演进,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乡村建筑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①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②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黔东南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苗族侗族聚居区,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多瘴气”、“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说,反映了较为恶劣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众所周知,苗族是蚩尤部落的后人,蚩尤战败后被迫带领部分族人迁徙到古称蛮夷之地的贵州、湖南一带的山区,并在此繁衍生息,形成苗族聚落,除了生活、农作需要,避开战乱也是苗族先人选择居住地的考虑因素之一,所以传统的苗族聚居区多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腰上。在农耕时代,这样的选址完全满足了居民的生存要求,而早期聚落特征中的适应地缘这一特征,在苗族民居吊脚楼上充分体现,底层架空的吊脚形式,利于通风透气,减少瘴气的侵害,也有效避免山林中蛇虫鼠蚁的伤害。架空后,可以在陡峭的山坡上营造出平坦的地面供人们活动(见图1、图2)。但是由于交通和信息闭塞,苗族传统民居的修建方式保存了中国古建筑代表形式之一的以榫卯结构作为连接方式的穿斗式建筑,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2现代化生活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六个必须”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等利好政策的提出,给贵州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解决了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问题,给当地居民带去不少现代化产品,也让当地的青壮年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在这样的交换交流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壮年外出打工带来了大量资金,也带来村民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常常把在农村修建小洋楼作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标志,但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值,作为小洋楼中的建筑材料——砖的使用也作为成功的开端,于是开始大量出现了一些砖木结构的民居(见图3)。客观上说,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需要,传统民居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要;传统农耕生活对森林的砍伐、破坏,导致能用于修建吊脚楼的木材大量减少,修建成本增加;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增多、经济能力飞速提高等等因素,传统的吊脚楼民居的新建逐渐减少,原有的民居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逐步被替换成了现在常见的单层、多层砖混建筑(见图4)。
3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及执行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自2006年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黔东南州紧紧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州情实际,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重要措施,从生存环境、生活条件上对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和改造。
4“新农村建设”旗帜下的民居、聚居区发展现状
通过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及总结,现阶段民俗建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发展。(1)现有传统建筑立面统一修缮:由政府牵头,经设计单位做出某一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立面效果图,对现有传统建筑立面进行修缮、改造,主要做法有:对瓦屋面进行翻新、统一屋脊、挑檐等做法、统一窗花形式、栏杆形式做法、统一墙面颜色等,较为常见的具体做法为在翻新瓦屋面后用白色水泥做出屋檐线和屋脊线、瓦当等,对歪斜的木屋进行矫正,窗框、玻璃的造型和颜色统一,这种发展方向在高速公路沿线较为常见(见图5)。(2)原有聚居区内新建建筑立面统一:为了保持原始民俗风貌,减少对周边民族氛围的破坏,采用砖混、框架结构修建房屋后,做成当地风格的立面造型,这种发展方向在西江苗寨这类有名的民族风情旅游区中较为常见(见图6)。(3)新建聚居区:在贯彻执行生态扶贫移民工程过程中,修建移民新村,而新建的建筑采用了很多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如坡屋面、山墙上的格栅图案等,而建成后的聚居区整齐划一,能够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改善了曾经居住在山腰上的村民们的生存条件(见图7、图8)。
作者:余永鹏 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建筑设计院
-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科普示范村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