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时间:2022-07-19 09:31:34

导语: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摘要: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和国家顺应时势提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探索农村生态文建设之路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实现美丽中国梦不仅城市要美,农村更要美、必须美。美丽农村建设就必须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改善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

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村容整洁、农村管理民主,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农村社会的保障。和谐的农村社会就是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生活安定、农民团结互助的农村社会。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水土流失、土壤恶化、空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和谐的农村社会,尤其是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从追求数量和以消耗资源为主转型成为注重质量效益并行、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资源能源、积极进行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缺乏论证。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求成地上项目、扩规模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合理规划、有效论证的状况。第一,一些人认为多引进工矿企业、多修路盖房、多给农民分红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味追求利益地招商引资,占用大量耕地用地,无节制地利用当地有限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出现生态功能倒退现象,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现象层出不穷。第二,一些人认为环境污染后可以再治理,结果导致在没有有效的排污能力和水平的时候,就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想再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发现投入过大或污染已经造成的伤害难以修复。

2、新农村生态环境缺乏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则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当前,虽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上下不断努力下取得一定成绩,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和治理能力有一定提升,但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简单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仍远远滞后,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法规措施制定、地方监管体系、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第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地区相关机构和单位缺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往往把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更极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第二,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许多地区乡镇机关针对当地土壤、水质、空气等保护没有做到时时监测、处处监管。第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

3、新农村建设缺乏农业新技术支撑。农业现代化、农民增产增收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实地培训与指导。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但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却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较低,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过度使用,土壤硬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引发稻米、蔬菜等农作物重金属超标。部分地区农村土壤灌溉技术落后,仍采用漫灌方式,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这就对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加大农药和化肥的技术创新,更要推广滴灌技术。同时相关农业科技部门还应更多普及农业新技术,加大农村社区与田间地头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能够直接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绿色种植和养殖。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生态文明观念落后。围绕城乡一体化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逐步在缩减城乡差距。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民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盖房子、增收入,以至于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土地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破坏土壤平衡度,大量使用地膜并留有残余使土壤丧失自我调节恢复能力。第二,部分地区农民在收获季节,不顾各地出台的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与办法,为减少麻烦,趁无人监管的午间或夜间大量焚烧秸秆,对当地空气质量及耕地土地造成极大破坏。第三,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生态文明认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与焚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渠和沟渠,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5、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均严重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明显较低。第二,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社会资本进入,以至于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结合当地农村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地域性生态产品及品牌。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既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上升发展。

2、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体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有效保护监管和长期治理,构建保护监管和治理体系是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第一,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在各类政策、措施、办法制定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扩大监管范围,加大监测检查频率,强化监管队伍的执法力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三,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只有很好地解决过去存在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才能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第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厂矿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措施或办法。

4、推广农业新科技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发展农业新科技。第一,农业科技部门应主动适应各地农民需求推广农业新科技,长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推动农业科技下乡下田,让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提升农业灌溉率。第二,农业科技人员应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过科技人员讲解和田间试验让农民接受并发展生态农业,真正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5、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员,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是推动农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第一,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带头人要深入群众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第二,通过电视广播、墙报、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第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通过手机微信、网络平台等制作微知识、微动漫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

作者:张雪瑞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洋.“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经济,2015(4):7-9.

[2]朱国庆,覃聪.当地中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三峡大学学报,2014(5):57-59,64.

[3]鲁全信.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人民论坛,2014(2)中: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