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09 10:43:18
导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绪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内涵可以概括为“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乡整洁、管理民主”,其核心是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生活、就业方式的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不仅需要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作指导,更需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都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以个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观分析很少。鉴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很有必要以基层为单位,以典型个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分析,以便发现微观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三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待对其他地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成都地区的实践典型研究
(一)龙华社区组建股份合作社,整合、置换、出租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
龙华社区地处绕城高速与锦江区成龙路交汇处,,其区域位置、交通状况、基础条件优势明显。全社区共754户,2000余人,耕地面积1407亩,宅基地等建设用地面积410亩,其他非耕地1006余亩。在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龙华社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
1.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2004年6月,龙华社区以农民宅基地参股入社的方式,组建成立四川省首个农民股份合作社—龙华农民股份合作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龙华社区通过整理宅基地、非耕地,将原来村民的宅基地置换到了经济价值更高的成龙路边,村民从零散居住的、基础条件落后的院落,集中迁移到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集中居住点“西博苑”。在社区周边,教育产业、旅游休闲、生态农业、机械等支撑产业渐具规模。2005年8月,原新华、新民、高埝、龙华4个村组重新组建为龙华社区,新社区面积增加到12000余亩,人口8000余人。
2.引进大型企业,因地制宜谋发展。合作社将整理置换到成龙路边的1100亩土地进行了科学的分配,其中170亩用于集中居住点“西博苑”的建设,剩下的930余亩用于市场产业开发。社区引进了多家以加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的大中型企业,如博美装饰公司、国际汽摩商城、一汽大众等,不仅促使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多渠道解决了农民得就业,同时也带动了社区及其周边经济的发展。目前龙华社区居民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三四千元已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元,主要收入来源包括股份分红、铺面收入、务工收入。
(二)东洪社区结合区域位置优势,打造商业圈的发展模式
东洪社区与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地铁二号线相邻,交通状况有明显优势。全社区共3个居民小组,4200余村民,幅员面积5400亩,东洪村充分利用了区域位置的优势发展校园经济,短短几年就从贫困落后的负债村,发展成为拥有上千万元资产的富裕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3000元上升到6000余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东洪社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的探寻,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和模式。
1.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道路。80年代初期,社区开始探索如何搞集体经济,先后经营了砖厂、玻璃厂、汽车修理厂,但在89年前后3个厂先后倒闭,村上负债达到70余万元。在这种逆境下,90年代初期东洪社区开始对集体经济进行改制,并提出了“以稳求进”的发展思路。社区出租土地,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设备的集体与企业联营的经营模式开始产生,社区和企业实行保底分红的合作方式。这种合作模式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上也偿还了部分债务,但是后来部分企业经营不善而倒闭,村上也就负担了连带责任,重新背上了债务。于是社区委员会开始再次反思,发现:只靠出租土地,虽然发展了集体经济,但是不能壮大集体经济,农民的长期利益仍然得不到保障。于是再次对联营企业进行改制明确了村和企业的责、权、利。
2.依托区域位置优势,发展校园经济。“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东洪社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为了变资源为资本,社区委员会再次筹集资金,注册了东洪村自己的公司,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完成了近100万元的原始资金积累。虽然转让土地见效快,但是资源始终都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呢。这个时候社区委员会站在了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获得上级有关部门和街办有关土地政策的支持后,东洪社区开始结合自己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中心,打造商业区,发展校园经济,社区委员会先后修建了商铺和村民安置房然后对外出租。到2006年,全社区修建商铺达2万平方米,公司拥有资产1600余万元。
(三)洪河社区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
洪河社区地处成都市绕城高速外侧,成渝高速公路和东风渠横贯该社区,全社区共26个组,7087余村民,1万余亩土地,但大部分的这些土地都是农用耕地,其它非耕地面积较少。由于洪河社区特殊的区域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它不能按照龙华和东洪社区的模式进行新农村建设,没有特殊政策的扶持,也没有优越的区域位置,但是它拥有辽阔和肥沃的土地资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洪河社区开始了以发展农业为主,招商引资为辅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将土地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目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6000元以上。
1.整合非耕地资源,招商引资。洪河社区历史上共形成了34个乡镇企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企业先后倒闭,形成了200余亩闲置的土地资源,洪河社区将原来倒闭企业的闲置土地进行资源整合,大力招商引资,将出租土地的收入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和提高村民的社会福利,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集体经济的收入。
2.以科技推动农业发展。以科技为导向,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业增收。引导农民发展以香葱、果树种植业为主,逐步走向观光农业之路,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由于注重品种的引进和改良,洪河社区的蔬菜和水果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成为了西南地区形成远近闻名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在农民生产种植的不同时期,社区委员会还请到各类农科专家为农民讲解关于病虫害的防治、产量的增收、科学的施肥等相关的疑难问题。经过专家的指点,结合长期的种植实践,洪河社区的蔬菜和水果的产量连创新高。以科技指导农业的“反哺”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开拓第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鼓励村民从事第三产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增收;搞好技术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渠道转移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政策的扶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具有相当长时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需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成立“成渝新特区”,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将赋予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地位,给予他们享受城市一样的社会保障。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何落实中央精神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特别是四川地区经过了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后,政府部门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指导灾区的重建,在较长时间以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的优势,选择发展模式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通过实践进行充分论证。只有结合各地区的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差异,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才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所调研的三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都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三个社区都是根据自己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选择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三种模式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每个农村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所具有的优势也就不同,我们并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
作者:万芳 单位:成都文理学院
- 上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镇图书室的协调发展
- 下一篇: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