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06 03:42:33

导语:地方性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方性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一、目前地方性高校服务农村建设的形式

地方性高校以其地域优势、人员结构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更贴近农村实际,而其科研水平和科研地位也往往定位于实践,因此更便于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地方性高校服务农村建设的形式:一是直接参与模式,包括各种形式的支教、"大学生村管"制度。几乎所有的地方性高校都参与了支教和"大学生村管"制度。虽然学界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提出质疑的大有人在,但是作为制度化的手段,"大学生村官制度"体现了政府对农村问题的重视,表现出要把高校培养的人才输送到农村建设前线的决心,而在农村前线做出成绩、真正为农村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学生村官也确实大有人在。大学生支教对高校角度而言是学生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由学生社团或者由共青团组织,对农村而言,则是当地小学进行对外交流的方式,在接受调查的农村中基本上都接受过大学生支教或者听说过大学生支教,达85.1%,说明大学生支教作为一种学生实践活动和高校支援农村的方式较为普遍,但是大学生支教活动由于时间较短,具有周期性,因此并未真正对农村的科技发展或者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明显的效应。二是间接参与模式,包括为农村提供农业科学技术,此类服务主要是由在专业设置上和农业比较紧密的农林类专业和院校提供。研究表明,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于农业类高校。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基本上是通过政府的推动才转化为农业生产,高校和农村直接对接,将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的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将其定义为间接路径。此外高等院校通过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也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地方服务农村的问题

在调查中,村民对高校提供帮助表示普遍的兴趣,98%的受访者表示欢迎,但是在问及希望高校提供哪些服务时,鲜有受访者表示出明确需求,而普通高校也并未将服务新农村作为一项必要的活动,因此,在高校参与农村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导致效果不明显。由于高校并未将服务农村作为重要工作,即使是农业院校也并不是考虑到农业的实际生产来进行科研,而是在科研考核体系的要求和压力下进行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高校服务建设不过是科研考核体系的副产品,并不具有主动性,被动的态度导致了效果大打折扣,也导致了提供的服务不连贯,不具有针对性,缺乏系统性,没有实际效果或者效果甚微。二是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忽视。即使是和对农村联系更为紧密的地方性高校,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高的现象。一方面,地方高校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缺失,另一方面是农村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尤其是随着青壮年人口的流失和城镇化,传统农村文化在逐渐消失,使得农村成了真正的文化沙漠。三是未形成机制,由于被动导致机制缺乏,激励机制、考评机制、长效机制等基本缺位,在这些机制缺位的情况下无法保证高效服务农村建设的效果,导致高效服务农村成为每个高校都会提及,但都未将其提及一定高度的活动。

三、地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

基于以上对高效服务新农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要发挥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应该制定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第一,形成强制参与机制。比如要求地方性高校必须将服务农村建设,给农村提供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必需的工作来实施;或者要求新加入高校工作的年轻教师必须参与半年到三个月的农村实践。第二,形成检查机制,对于高校参与农村建设实施的活动和效果进行检查。第三,形成激励机制,对于成果突出的高校予以奖励。二是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院校应该形成定期在农村调研的机制,防止研究和实践脱节。目前的农业类高等院校虽然在农村普遍设置了实验基地,但是实验的主动权在高校一方,是否是农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无从得知。高校科研的目的仅是为了完成国家科研计划和科研考核,农村真正需要的小农业技术却无从取得,因此,在高校里可以考虑专门设置为农村提供实用技术的科研人员,对他们采取和一般科研人员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激励方式,以真正做到为农村建设服务。三是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高效服务农村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村校共建图书室、高校为农村提供文化娱乐产品、为农村基层干部提供培训等方式来推进文化建设。同时设置有文科类专业的院校应该注意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作者:张景 何芳 单位:陕西工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