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时间:2022-03-14 01:50:25

导语:法治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法治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治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村民法律意识低。

目前大多数留在农村的多为老、妇、幼,这些村民大多数法律意识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法盲,遇到需要解决的事情仍然主张用族规或家法等手段,不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权益。有时面对村干部的腐败也是敢怒不敢言,致使基层村干部胡作非为,腐败现象严重。据新闻媒体报道,最高检反贪污贿赂总局曾对2013年1月至9月全国涉农案件进行统计,全国各地公开“村官”违纪违法案件171起。其中,涉案金额超过千万的案件有12起,涉案总金额高达22亿元。如果村民能够提高法律意识,对基层村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将会有效地遏制腐败或帮助政府开展反腐败斗争。

(二)立法和监管不足。

在立法方面,虽然国家立法机关在不断地制定新的法律,但是关于“三农”问题的法律相对于城市而言仍然比较少,而且农村立法的规定过于笼统,有的甚至脱离实际,加上农民文化低、意识淡薄等原因,农民不能很好地用现有的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现行法律难以执行。在监督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对基层干部使用权力监管不足,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是纸上谈兵,政府的拨款被基层干部用于吃喝或装入腰包,甚至一些基层干部滥用权力侵害人民权益。

(三)法律权威遭质疑。

党和国家强调执法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做到执法必严以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但是在农村,有些执法人员执法时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文充法,加上人情因素的干扰,司法中出现徇私枉法现象,更甚的现象是,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受到地痞、流氓、街霸的威胁时,处理事情缩手缩脚,毫无国家执法人员应有的威严,没能严格依法办事。久而久之,人民群众对执法人员和法律就失去了信心,法律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二、用法治引领和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贯彻和落实科学观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要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确保新农村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一)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

维护法律的权威,就必须坚持在新农村建设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首先立法机关在制定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时维护宪法的权威。其次,基层执法机关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坚决的斗争。最后,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途径保护人民群众的权利和义务。党和国家机关必须通过法律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法治引领和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二)为农民谋利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安康。在新农村建设中,党和政府开展各项工作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民的生活。唯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

目前农村实际情况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政府要运用法律手段切实加强农业的地位,处理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工促农,实现农业现代化;扶持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障农民的收入,先富带后富,使人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坚持以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法律保护和推动农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妥善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用法治引领和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鉴于目前广大农村存在阻滞法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找到适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重点做好普法宣传教育。

新农村建设将会在全面改革的浪潮下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也到了关键时刻,针对目前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有必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使村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展普法教育前要做好调查研究,把握各地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途径,不能简单地通过印发文、贴公告、广播等老办法,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例如,在农时不忙的季节定期地开展普法宣传讲座;在电视栏目中开展和“三农”问题相关的法治课堂;“普法教育可以从德高望重或者取得一定成就的致富能人开始,并有效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扩大普法的效果”。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干部工作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能否实现法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主要依靠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党和国家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基层干部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党和国家在选任基层干部的时候要把好关,选任德才兼备被老百姓信得过的干部,这样有利于搞好干群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适时对基层干部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深刻领会和践行依法治国的精神,严格依法治村。通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个人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三)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建设。

首先,完善监督机制。党和国家要重视对基层干部权力的监督,制定一套符合当地农村的监督和管理措施,防止徇私枉法、滥用权力的现象,保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其次,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通过立法完善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用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使权力在阳光下进行,实现村务管理公开制度,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使村务管理公开、公平、公正。

(四)严厉打击违法乱纪活动。

目前,农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导致的唯利是图、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屡禁不止”,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和破坏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基层执法机关要严格依照法律打击这种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象,尤其是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农村邪恶势力要采取强有力的高压态势,决不手软,用法律手段肃清农村的不良风气,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文明,农村面貌欣欣向荣。

(五)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下,各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各有异同,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求同存异,运用法治治理村务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确保法律的可行性。在坚持法治引领和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水平,凝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识,充分发挥法治和德治的联合功能,治理村务中的疑难杂症,保障新农村建设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用法治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法治引领和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解决“三农”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张恒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