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路径思考

时间:2022-01-06 03:18:26

导语: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路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路径思考

摘要:文章以新时代科研诚信学风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主要存在抄袭、剽窃、造假、一稿多投等科研不端行为,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科研诚信;学风建设

1研究背景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营造良好科技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科研诚信、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科技部《关于印发〈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的通知》对规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要把科研诚信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科研诚信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加强对科研人员、教师、青年学生等的科研诚信教育,在入学入职、职称晋升、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等重要节点必须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重点加强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思想方面的诚信教育。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储备和支撑力量,在科研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在科研工作的起始阶段,养成良好的科研诚信和学风作风显得尤为关键。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2文献回顾

2.1科研诚信。2000年以来,学术界开始对诚信相关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以知网(CNKI)为例,输入“研究生科研诚信”这一关键词,所查询到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数量按年份分别显示为:2005年1篇、2010年8篇、2015年29篇、2019年40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周湘林[1]指出,我国高校应从完善科研诚信问责制度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知责和察责阶段的问责机制建设、加大追责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及加强校内科研诚信问题综合治理的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来加强科研诚信问责机制建设;彭灵灵等[2]借鉴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提出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研究生学术道德由他律转向自律,以促进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路;王雨田[3]从机构设置、培训课程、科研不端行为处理流程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英国杜伦大学科研诚信建设现状,并提出对我国高校的借鉴意义;方明等[4]分析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多种原因,并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隔、导师-学生模式培养机制以及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建设3个层面分析如何建立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长效机制;刘仕勇等[5]提出过大的科研压力不仅造成研究生心理创伤,更是导致学术腐败的根本原因。2.2学风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学风建设相关问题开展学术研究。输入“研究生学风建设”这一关键词,截至2020年10月底,在知网(CNKI)搜索到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共计688篇。从2012年开始,关于学风建设的论文数量呈迅速增长趋势,按年份分别显示为:1986年1篇、2000年1篇、2005年11篇、2012年62篇、2014年79篇、2020年27篇(见图2)。周宁等[6]提出了党建“促学风、带科研”的创新路径;杨嵩松[7]分析了研究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认为内在道德约束与外部制度规则相协调可以解决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白莉[8]提出建立健全的学术制度、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档案等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措施;李安萍等[9]指出改善研究生外部环境是促使其从他律到自律的必要途径。

3我国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3.1研究生常见科研不端行为。经调研,目前高校研究生常见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考试作弊;不当或滥用署名等方面(见表1)。3.2深层次原因分析。3.2.1学校科研诚信教育缺失。我国高校科研究生科研诚信的教育仍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科研规范、提倡的科研行为、不予提倡的科研行为了解不够,缺乏全面、系统的科研诚信教育。许多大学把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相关宣传编入入学手册,或在开学第一课时进行“温馨提示”,而未针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设立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导师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与研究生进行零散、不成体系的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生对于学术诚信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恪守学术诚信的意识和理念淡薄。3.2.2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我国高校将的数量、级别作为研究生是否能够毕业的必备条件;部分学校在奖学金评定以及其他奖励活动中,将研究生参加的课题、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重要依据。为在竞争中胜出,一些人员不惜铤而走险,采取不正当的手法。因此,承受较大压力的研究人员成为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发人群。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委托盖洛普公司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64名科学家所报告的疑似科研不端行为中,最大一类人群为博士后人员,占26%,第二大人群为教授或高级科学家,占20%。3.2.3科研诚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近年来,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文件相继出台,部分高校也逐步建立了科研诚信管理机制,包括成立专门负责科研诚信管理的部门、委派专人负责科研诚信工作,建立高校内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工作机制、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机制和流程等,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违反学术不诚信行为的“违规成本”太低,许多研究生抱有侥幸心理等。

4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路径

在科研诚信自治和制度建设方面,我国高校近些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体系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4.1建立高校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管理机制。4.1.1建立研究生科研诚信档案。在高校内部设立研究生科研诚信档案,在参与科研项目、之前都应签署信用承诺书。在毕业离校时,科研诚信档案随学生档案一起移交工作单位。4.1.2建立校内守信激励、失信处罚机制。主动遵守科研诚信、记录良好的研究生,在评奖评优、参与科研项目等方面享有优先权;违反科研诚信规定,有不良科研信用记录的研究生,在评奖评优、获取助学贷款、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将受到限制,且不得担任班干部、入党。若失信行为产生严重后果,则接受相应校纪校规或法规处理。4.2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教育与宣传。4.2.1加强科研诚信课程系统建设。“课堂教学”是对研究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形式。研究生通过系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理论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和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增强课程的实效性。4.2.2设立实践活动教学课程。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理论结合实际,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让研究生感受因遵守科研诚信获取的喜悦和因违背科研诚信受到的限制和处罚,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4.2.3关键节点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教育宣传。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参与科研项目的关键节点,学校科研诚信管理办公室应召集人员进行科研诚信宣讲活动。对于校内研究生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通过谈话提醒等方式指导研究生及时改正。导师也应对参与研究课题的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教育,对其提供的实验数据、发表的论文要承担审核的责任。4.3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氛围。4.3.1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高校应理性、科学地看待学术论文,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鼓励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督促研究生确保发表的论文严谨规范、数据真实,严禁发生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实行以高质量成果为核心的分类考核评价机制,不将数量、影响因子与研究生评先评优挂钩,适当降低对研究生毕业数量的要求。4.3.2发挥校园文化的先导作用。通过板报、晚会、集体活动等形式,从侧面加强对研究生法律信仰和科研诚信文化的学习,着力培养研究生对法律法规的崇尚和信仰。加强导师在道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引导和影响作用,不断加强导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师德形象,真正做到言传身教。4.3.3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作为第一课堂,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孩子诚信意识的影响,父母利用自身对生活的感受,充分探索子女内心的真实想法,加强沟通,建立起基于诚信的家庭关系,这对帮助研究生形成诚信意识,养成诚信品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周湘林.高校科研诚信问责机制:归类、现状及其改进[J].现代大学教育,2020(5):84-91.

[2]彭灵灵,林蕾.研究生学术道德发展的特点分析——基于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J].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0(4):103-106.

[3]王雨田.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借鉴——以英国杜伦大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10):3-7.

[4]方明,张东华,薄红,等.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反思与长效机制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14(6):1116-1118.

[5]刘仕勇,刘彦,黄春基,等.疏导科研压力培养研究生科学诚信[J].西北医学教育,2006(4):389-390.

[6]周宁,屈彦伟,孙天楠.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党建促学风带科研”创新路径探索[J].科教文汇,2020(9):31-32.

[7]杨嵩松.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22-24.

[8]白莉.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浅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43-44.

[9]李安萍,陈若愚,潘剑波.研究生科学道德建设:从他律到自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1):36-38.

作者:王湘宁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