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体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28 04:28:50

导语:大学生综合体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综合体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研究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也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前提。本科生作为学风建设实施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创建优良学风的成果。综合体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体能素质,陶冶情操,促进优良习惯养成的重要渠道,在学风创建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该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机电工程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质变化,长跑运动员学习成绩,综合体质教育与良好习惯形成的关系以及促进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体质;学风建设;行为习惯

养成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是高校育人“德、智、体、美、劳”的组成部分。现代体育除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外,着重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升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大学环境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心理素质差,学业问题本质在于生活学习习惯较差。完备的体育计划能明显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因此体质教育与学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心态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调研样本,分析大学生体质状况和走势,体育运动对学习习惯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措施改变现状。

1大学生身体健康质量与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

1.1大学生身体健康质量现状。该文搜集3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2016年17646人,2017年17888人,2018年18831人)体测数据,覆盖了6个本科年级。分析新生对比各年级入校时体测成绩,2015级、2016级连续3年的数据分析同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身体素质变化,及毕业生体测数据分析等。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Mass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BMI值大于29即表示个人身体质量指数进入重度肥胖阶段。分析3年体测数据,发现大学生入校的BMI值逐年增加,各年级平均值在大学二年级开始下降,随后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升至顶峰。毕业班情况较为严重,且逐年递增。因大学随着年级上升,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学生普遍难以坚持良好的锻炼习惯。从3年体测数据来看,同批学生大学四年得分整体降低,二年级达到最高分,四年级为最低分。以2018年体测成绩为例,高年级平均得分远低于低年级平均得分。通过数据比对不难发现,每届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普遍达到个人身体素质的最高峰。对比各年级大二时的BMI和体测平均分表明,学生综合体质有逐年降低的趋势。1.2二年级身体健康质量峰值原因及其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经过对全校3年54365个数据的分析,发现各届学生大学二年级的体测成绩均为4年体测的最高峰,且变化十分明显。通过探究,学生进入大学的前两年需选择四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该课程为球类、武术、体适能、瑜伽等专项技能授课,且在大一、大二两年每位学生需进行长跑考核(男生大一1500m,大二3000m;女生大一800m,大二1500m),学生整体素质在备考长跑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提升。在对学生大学生涯的跟踪观测中,一年级到二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最佳时间,期间学校学院设置各类培养规划能更好地全面落实。以全校在一年级广泛进行的早操活动为例,延续军事训练模式,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统一行动,集中管理,有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良好的体育锻炼对学风建设的影响现状

2.1体育锻炼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正面促进作用。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必修课之一,但大学生获得运动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坚持运动锻炼的学生热衷参与校内外各类体育赛事,如马拉松赛、校运会、冬季越野长跑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每年12月针对在校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举办冬季越野赛,该项赛事测试了学生单项体能和各院系平均体育水平。其中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2018年均获得团体第一的成绩,现将机电工程学院作为样本,分析运动员平均学习情况,较之与运动员所在年级平均学习成绩做以比较。参与越野赛的学生运动员均以长跑成绩作为主要选拔条件,相比于普通学生具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意志力也优于普通学生。运动员主要学习的科目均保持较高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工程制图基础、大学体育等科目出现100%的合格率。各科目的合格和优秀率也远高于所在年级平均水平,运动员平均学分绩点也处于年级领先水准。不仅如此,以该院系2017级为例,院系所辖5个本科专业中,4个专业第一名均为当年度参加越野赛的运动员。这类大学生因体育运动形成了更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更强的意志力,在理论课学习、科技竞赛、志愿服务方面展示出了优于常人的水平,从各年度奖学金评选中不难看出,运动员获奖数量更多。2.2大学体育课程不及格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学籍处理。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管理相对严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部门每学期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对3门必修课程不合格者给予学业警示处理。大学体育作为必修科目之一,长跑测试是最容易造成挂科的项目。长跑不合格的学生因平时训练不积极,自控能力差,在其他有难度的学习科目中难以集中精力听课,课后也不主动学习,提高了“挂多科”的风险。日常教学管理中这类学生疏于自律、不良习惯多、沉迷网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自身的责任感,从而走向考试作弊等违反纪律的“深渊”。获得学业警示无疑增加了自身在大学学习的阻力,依靠不良的行为习惯又难以弥补,最后造成降级、延期毕业甚至退学的苦果。这样的状态在学风建设中起到较大的反面作用,惰性心理在学生群体中的蔓延也是高校管理人员面临的棘手问题。

3学风建设需多措并举,体质教育是重要途径

学风建设的成果直接决定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教育部也将学生的学习风气作为本科教育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对体质教育的认识及对运动的坚持与习惯则是日常良好习惯养成重要途径,提升大学生的体质教育无疑也将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3.1体质教育主要途径。大学生的体质教育有3个主要途径:(1)大学体育课程,(2)早锻炼习惯养成,(3)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课作为大学一门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开设如球类,武术,体育舞蹈,瑜伽等专业性较高的课程。课堂理论实践相结合重在教授一门技能,扩展学生运动兴趣。但多数高校仅在低年级设置体育课,同时课堂时间有限,平均每名学生一周两个课时不足以锻炼身体养成习惯,但对拓展学生认知和体育常识有着专业指导的重要作用。早锻炼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各学院的精心组织下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开展,能长期有效的督促学生早起。组织行之有效的锻炼形式,如晨跑、趣味操、传统健身武术等,灵活多样开展活动,遇不同条件可随机改变场地和方式。最终培养学生早起锻炼的习惯。当代大学生平均入睡时间晚,大部分学生熬夜打游戏、看电影。早锻炼的形式也能有效地促进早休息。长此以往可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为一天的生活学习提供时间和精力的保障。体育竞赛除校运动会、冬季越野赛这类竞技性较高的校级赛事,还有种类丰富,适合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活动。其宗旨均是全民健身,提倡生命在于运动。但如若将结果排名,奖励作为追求第一要素,便失去了其本质目的。学校各类体育社团如跑步社、羽毛球社、游泳社等,虽能满足在此方面兴趣较强的学生,但对于全民健身还有一定差距。3.2综合体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综合体质教育并不是独立在学风建设之外的,而是包含在学风建设中成为为德育、智育、劳育充分融合,相互促进的表现。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体质下降、诱惑多、对运动兴趣不高的现状,机电工程学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同时为使体质教育真正地促进学风建设,指导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应根据学生情况量体裁衣。(1)整合资源,集中发力。现有的体育课程,早锻炼,兴趣组织,竞赛活动虽然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但相对独立,互不相连,容易重此轻彼,无法起到各自存在的意义,反而占用过多的时间,没有稳定强度的把控,过度运动造成精力不足,从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自主学习的进行,形成了学风建设中的不利因素。因此整合体育资源,结合各类模式优点,统一规划,按照科学的运动量,形成以时间为单位的长期运动锻炼体系,做到运动学习结合。运动是学习保障,真正成为学风建设的有利推手。(2)发掘体质教育模式,以长效运动为目标。浙江大学将过去的长跑测试改革为每学期累计跑步168km,时间可自由选择。即解除了时间限定,又端正了“体育为了考试”的错误观念。体育运动多种多样,长跑考试固然行之有效,但缺少了自主选择运动方式的机会。在创新设置运动模式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考核制度,达到天天锻炼,长期运动的目标。(3)以综合体质教育为载体,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真正促进学风建设。强健的身体是生活学习的强有力的保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风建设计划实施的基础。同时体质教育形成的竞争意识,坚持精神,意志提升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事半功倍。因此体质教育在学风建设中即是基础,又是主体。与对学生的管理相结合,才能形成了更加健全的体系,使学风建设的成果突出达到效果。总而言之,学风建设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反映出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体质教育是高校学生全面培养发面重要且更日常一环。体育与智育之间相互促进,体育固本培元,使得学风建设精益求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体质教育和形式,提升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程维宽.浅谈学校体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40.

[2]张纪春.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多中心联动机制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62-163.

[3]方寅,郭晓雪,秦一帆,等.论大学生运动与体质指数和身心健康的统一关系[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12):183-184.

[4]隋志乐.大学生体育锻炼对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研究———基于哈尔滨市六所大学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7):83-85.

[5]冼智锦,李珠珠,何华珍,等.基于学风建设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8.

作者:张皓 崔璐 张佳婧 侯林峰 常胜胜 王亮亮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