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2-25 08:48:55

导语:高校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自我决定理论属于学习动机研究范畴,透过理论关于四个调节阶段和三种基本需要的论述对高校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向进行梳理,针对工作中评估工具使用不足、价值观导向不鲜明、工作分层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阐述了三点启示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

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取决于动机需要的选择和思维方式的性质[3],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了解学生成长规律,有助于提升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自我决定理论的内涵

自我决定理论当前是动机心理学研究焦点,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整合内外动机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主动的力量,动机是以外在调节和内在动机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2],当达到整合调节阶段时自我决定程度最高,即个体完全内化了外部规则[4],此时的动机最接近于内在动机一端,能更加积极、高效地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达到目标,且满意度也最高。除了整合调节阶段,动机还存在其他三个阶段,即外部调节、内摄调节和认同调节阶段。其中外部调节阶段最接近于外在调节一端,行为由外部控制,如奖励、惩罚、规则等,其本人并不认同,但又不得不遵行。当个体逐渐认可这些外部控制,认为这些规则确实有利于个体更好发展而去遵行,但并非以实现个人价值为行动导向主要因素时,即达到了内摄调节阶段。当个体意识到了行动的价值,即达到了认同调节阶段,度过这个阶段后,达到整合调节阶段,比如考研是因为喜欢科研,乐于推动研究领域进步。从外部调节到整合调节,个体在不断寻求三种最基本内在需要的满足。满足能力需要即个体感受到自身能够有能力做好某项任务,从而获得胜任感;满足关系需要即个体在从事某项任务时获得了外界关注和支持,从而获得归属感;满足自主需要即所从事的任务较大程度地源于自我决定,乐于去做,从而获得自主感。个体感觉到需要被满足得越多,其自我价值感也就越强烈。

二、高校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1.从经验到科学的发展趋向,但学习动机类评估工具使用不足。科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和趋势,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5]长期实践中发现,基于经验主义的传统说教、灌输越来越难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研究者开始运用实证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由于辅导员职业化进程存在差异,对评估工具熟悉、掌握程度不高,工作中较多使用经验,较少利用评估工具掌握学生主观体验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内在需要判断不足,导致层面工作吸引力低、接受度低,个体工作见效慢、耗时长、易反弹。2.从价值观单一到价值观多元的发展趋向,但价值观导向不鲜明。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2],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处于心理断乳阶段,亟须获得胜任感、归属感和自主感,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然而国外的思想不断涌入,西方利用发达的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来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输出[6],社会、家庭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观念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价值观多元但导向不鲜明的现象。这种思想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生了转变,出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功利主义、“啃老族”等享乐主义、“学历造假”等投机主义现象,成为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3.从层面目标到分层目标的发展趋向,但层面工作的分层体系尚未完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正在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要海玲研究[4]显示大一、大四的学生在认同调节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其余三个阶段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类似主题教育活动等层面工作有分层实施的必要,对于教育对象要适当分层并实施分层思想政治教育[7]。但目前分层体系尚未完善,建立科学的分层目标、对象、措施有利于提升层面工作的有效性。

三、自我决定理论对高校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1.建立立体学业指导数据系统。立体学业指导数据系统不仅要包含与学习相关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业成绩排名、日常管理量化等数据,还要将原有心理普查、职业规划测评等与学业相关的数据纳入其中。高校管理者、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处于不同的层次,在各自不同层次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对学风建设产生相应的影响。[8]建立立体学业指导数据系统有利于学生主体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数据系统的帮助下学生将其学习动机水平、需要内涵、情绪情感、兴趣取向等内在体验展现在其他主体面前,使得其他主体更加深入、精确地帮助学生做出价值判断。2.构建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以价值需要为起点,以价值传递为过程,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特殊实践”,作为一项特殊的价值化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依循瞄准一定的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价值规范来组织实施。[9]构建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要首先承认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规范旗帜鲜明的核心价值,同时要认识到引领具有过程性,个体需要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具有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成为奠立大学精神的指针[10],也可以成为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的核心价值。两次五四重要讲话都对青年修德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共同构成了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11]核心价值以此为基础,兼顾学校文化、院系特色,构建一个核心、多个层次的价值引领体系。3.完善层面工作分层体系。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工作以输入为主要方式。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和成果,处于不同动机调节阶段的个体其价值实现程度也不同。因此,层面工作分层要以上述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为依托,以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为依据实施,既要考虑到每层次学生接受核心价值和非核心价值的程度变化,还要兼顾学生的价值输出,尤其是控制性调节阶段的学生,并非达到整合阶段才视为典型人物或事迹,趋于整合的进步都可成为个人价值输出的素材,凡是能满足人们能力需要和自主需要的环境都能够增强行为的内在动机[2],层面工作应充分给予这些素材展示的空间,并提供多样化的展示手段。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0).

[2]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41-146.

[3]要海玲.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跨文化研究———以中美大学生为例[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4]胡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心理学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18-20.

[5]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20-27.

[6]陈军,胡新颜,熊茜.价值观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研究,2016,(12):41-42.

[7]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教育三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1-23.

[8]陈玉栋.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J].高教探索,2014,(4):92-96.

[9]李忠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96-101.

[10]程样国,詹世友,王健清.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19,(12):223-228.

[11]方年根.论青年修德观的重要来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0):31-35.

作者:齐斯文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