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高校学风建设探索

时间:2022-05-23 10:54:28

导语:微信平台高校学风建设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信平台高校学风建设探索

摘要:学风建设为高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设效果对学生及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简要分析了微信的特征及应用价值,强调了微信在学风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微信的应用原则。重点从微信平台的建立、模块的完善、功能的拓展3方面出发,探讨了应用微信平台的高校学风建设实践方法,以期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校园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信;高校学风;模块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对校风建设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传统的校风建设方法,存在着路径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且收效甚微。微信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集社交、信息传播功能为一体的软件。将其应用到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现存的各类问题,使高校建设与时展的适应性得以提高。

1微信的特征及应用价值

微信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的特征。调查显示,自2014年~2017年,我国微信用户数量剧增,如表1所示。将微信应用到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当前学风建设方法存在的缺陷,提高学风建设水平[1]。从信息传播速度的角度分析,高校传统的学风建设工作,需由教师及辅导员两者落实。两者教学及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落实学风建设的过程,将进一步加重两者的负担,导致其工作效率下降,影响学风建设的效果[2]。微信的出现有效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高校工作人员仅需通过微信便可实现对信息的传播,而学生则可随时随地通过微信查看与学风建设有关的消息。由此可见,与传统的学风建设方法相比,微信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便利性,减轻辅导员及教师的负担,使高校的工作以及管理效率得以提升。

2应用微信平台的高校学风建设原则

2.1便利性原则。在微信平台的支持下,高校应以“便利性”作为主要原则展开学风建设。所谓便利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宣传便利”、“接受便利”两方面。高校传统的学风建设工作中,各项信息的传达方法均以“人工传达”为主,信息的传达效率相对较低。为达到宣传便利的目的,高校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平台及互联网对信息进行宣传,提高学风建设的信息化水平。高校传统学风建设工作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参加会议”、“听取讲座”等方式接受信息。上述工作均需于休息日完成,学生的参与意愿较差,学风建设效果欠佳。将微信应用到学风建设中,学生仅需点击微信平台便可达到接受信息的目的,便利性及信息接受意愿均可显著提升。2.2实用性原则。在微信平台的支持下,高校开展学风建设时,同样应遵循“实用性”原则。简言之,实用性原则既“针对性强”、“无繁文缛节”的原则。微信具有功能强大、信息承载量众多的特征。如高校将与学风建设无关的信息添加至微信平台中,极容易导致平台的功能逐渐模糊,影响学风建设的效果。为提高平台的实用性水平,高校应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纠正学生行为”、“树立学习榜样”、“改善校园学习环境”为目的,完善平台模块,提高各大模块的针对性,提高高校学风建设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为广泛获取学生的意见,提高校园与学生的联系水平,确保平台具备交流以及意见反馈的功能较为重要[3]。2.3多样化原则。在微信平台的支持下,高校的学风建设需从多个角度出发而展开,方可提高学风建设的全面性与完善性。高校传统的学风建设活动,均存在着开展路径单一的问题。除课堂教学外,建设路径极其匮乏。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忽略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探索欲望下降,对其未来的成长不利。微信以其强大的功能,为学风建设路径多样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证[4]。在确保平台模块精简、功能实用的同时,同样应确保不同模块下的功能丰富多样,以保证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达到上述目的,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课外活动、评选活动、名师讲座纳入到平台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要。

3应用微信平台的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

3.1建立微信平台。为提高高校学风建设水平,高校应首先以微信为基础,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平台建立后,高校应为其设置名称,名称应具有吸引力,且能够体现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以及刻苦钻研的学风[5]。微信公众平台中,应设置不同的菜单。继而面向社会、家庭、学生三大主体,设置菜单的名称,使信息传播的针对性以及便利性得以提高。例如:某高校建立了以“青春在飞扬”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平台,有效体现了大学生的活力,体现了高校“积极向上”的学风。该公众平台中,共包括三大菜单,分别为“父母恩”、“师生情”、“参观者”,三者针对的主体分别为“家庭”、“学生”以及“外界公众”。当三者进入公众号后,能够立即根据菜单名称找准自己的定位,获取信息的便利性较强。3.2完善平台模块。为使平台模块得到完善,高校应详细分析每个菜单的定位,在不同菜单下,分别设置不同的模块。“父母恩”菜单下,应包括“学生奖学金的发放信息”、“优秀学生的评比信息”等内容。目的在于向家长展示校园良好的学风,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使学生能够在榜样机制的作用下,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师生情”菜单下,应包括“课堂活动”、“名师讲座”等信息。设置上述信息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展示每位教师的学风建设成果,另一方面则在于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不正确的思想与观点,改善校园的学风。“参观者”菜单下,应包括“课外活动”等模块,旨在宣传学校良好的学风,增强学生的荣耀感。3.3拓展建设途径。3.3.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学风建设。教师应将课堂教学的内容纳入到微信公众平台中,对优秀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供全校教师共同学习。此外,不同专业的教师同样可选取本专业的重点课程,将其授课PPT传输至微信公众平台中。当学生对重点课程的相关知识存在疑问时,可打开微信公众平台,以该课程的名称作为关键词,检索相应的PPT,进而在平台中观看PPT,重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公众平台中的PPT应支持下载以及转发,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便利性。3.3.2以课外活动为基础的学风建设。高校可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的方式,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例如:高校可带领学生举办“知识进万家”活动,要求学生进入到社区中,利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如:经济专业的学生可帮助居民分析股票的走向,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可辅导社区的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进入企业,帮助企业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上述活动开展后,高校应保留相应的活动资料(如:图片、文字信息等),将其传输到微信公众平台中,使高校良好的学风得到宣传,使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以及保持良好学风的重要性,提高高校的学风建设水平。3.3.3以评选活动为基础的学风建设。高校可利用微信公众号举办评选活动,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进行评选。两者的评选,均需在本学院内进行。各学院学生可通过“学号+密码”的方式登录微信公众平台的投票区域,以匿名的方式选出优秀学生与教师。评选结束后,评选结果将于次日公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评选的优胜者,将可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学风建设,能够有效降低活动的开展难度,且能够避免埋没优秀的人才,使人才感受到被重视。长此以往,高校必然形成拼搏、竞争、努力进取的良好的学风。3.3.4以名师讲座为基础的学风建设。为节约学生的时间,高校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召开名师讲座,使学生感受到名师的风范,提高其学习的动力。例如:学校可要求优秀教师于微信公众平台召开讲座,学生则可通过平台观看讲座。讲座中,学生可随时与名师互动,针对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而名师则应为学生分享高效的学习方法,并积极的对参加讲座的学生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学风建设,不仅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使高校形成良好的学风。3.4学风建设效果。我校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将微信应用到了学风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图书馆日均人数显著增加,每一学院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上升,表明,以微信为辅助的学风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系统平台运维管理测试

4.1系统平台的搭建。为检测本文所设计的智能建筑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平台的实用性,将本系统平台在某建筑内试运行,选择中间楼层的某个房间的空调设备贴上RFID标签后作为测试对象,BIM模型的建立具体通过使用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完成,BIM数据库的建立则通过使用MicrosoftAccess完成,使用包含手持式读写器(Atid570RFID)和标签(EPCG2)的RFID开发工具包(AtidTechnology公司),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集成的BIM和RFID环境的建立,同样通过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完成建筑模型的建立,接下来通过Au-todeskRevitMEP完成空调设备模型的建立后将其整合到建筑模型。4.2结果分析。将设备维护管理的相关属性信息输入到空调设备中,将设备运维管理Access数据库(包含基本信息及维护保养信息)基于BIM模型完成导出,在运维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能够生成相关信息报表,显著提高了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扫描RFID标签即可获取设备ID,根据系统提供的相关数据记录及操作指导可快速准确的确定维护管理内容,维护保养信息更新及统计汇总过程简单易操作,开展各项维护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并能够提高适当的指导操作,在整合的信息环境中,工作人员检索、查询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可有效满足规模较大的建筑设备维护管理需求,具备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5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智能建筑维护管理系统平台,在对BIM和RFID技术框架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BIM和RFID集成环境的建筑维护管理系统的创建,并将具体组件同数据库元素联系起来,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介绍了系统数据库的开发过程及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实施流程,基于BIM/RFID工作环境架构提高了信息获取质量及效率,设备管理通过自动化的信息交流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建筑维护管理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哲.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探讨实践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08-109.

[2]刘超,赵天怡,张吉礼,等.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热工系统与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应用分析[J].暖通空调,2016(3):27-32.

[3]祝连波,田云峰.我国建筑业BIM研究文献综述[J].建筑设计管理,2014(2):33-37.

[4]胡振中,彭阳,田佩龙.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研究与应用综述[J].图学学报.2015(5):802-810.

[5]朱斌.BIM在建筑运营维护管理中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34-35.

作者:郝婷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