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建设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时间:2022-01-11 10:04:31
导语:社团建设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代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其重要作用已经非常凸显。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关注点不再主要放在学习方面。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开始探索着运用像学生社团活动这样新的文化载体,来达到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目的,以此使学生对社团的需求逐渐从普通的活动参与提升到文化升华的需要,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一、社团文化的含义及高校社团文化的特征
(一)社团文化的含义。高校大学生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发自主并且在在长期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社团是一种群体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样,同学们通过社团文活动这一载体表现出来,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种非正式组织。(二)高校社团文化的特征。1.自发自治性。高职学生相对本科学生来说,其学习力较低,对于学习没有强大的欲望,比较重视自身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群体意识较强,天生便拥有一种融入群体的渴望。高校社团就是有兴趣爱好一致的同学组成自发的组织,社团活动也是基于学生的共同目标开展的,如他们能在社团学到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更早的积累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不仅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升有好处,更坚定了自身目标和追求,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的同时,更是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其自治性也比较凸显。2.目标一致性。加入社团的大学生一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兴趣,他们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都普遍增强,能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他们的社团领导人一般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较强、威信较高的学生,领导人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与社团成员目标一致。因此,社团经过一定时间的经营,文化底蕴深厚,成员们都比较自律,一届届很好的传承。3.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社团活动是学生在校的第二课堂,社团和教学课堂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还具有娱乐性,是发挥自身兴趣的重要阵地。社团成员能够自由的发挥自身特长,能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使自己的身心都得到很好的舒展,最大限度的娱乐自己,从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克服来自学习上的压力。有的同学经过社团的训练,在个人能力和技能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很多同学毕业后从事就是与社团相关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
随着当代高校建设速度的加快,高校招生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高职教育,由于生源数量的下降,高职竞争愈发激烈,目前招生体制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高考,而是由提前单招、对口单招、中职注册、普高注册等多种并存的局面,高职生源质量下降成为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也收到一定的阻力。(一)学生心态浮躁,学习积极性不高。大数据时代,学生通过手机就能轻松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外界社会一些不良的价值观渐渐腐蚀着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成型,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取巧等现象使学生心态变得浮躁。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考上本科,本身就不自信,加上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价值观难免出现偏差,导致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的阻力较大。加上生源本身质量低,相当一部分同学的目标只想拿毕业证书,对于真正学到什么知识根本不在乎。更有一部分同学听信“读书无用论”的舆论,觉得为了文凭浪费的时间太多,还不如及时享乐。因此,出现一些学生平时根本不去课堂,依靠考前突击或者考试作弊等方法过关的现象,给学风建设以很大冲击。还有部分同学虽然热爱本专业,但上课玩游戏、睡觉的现象比比皆是,更不愿意课后与老师有深入交流。(二)教师教学吸引力不足,学校管理体制不科学。高职院校的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没有升学压力,老师的教学压力相对轻松,没有特别的考核和竞争,教师更不用为学生的生源和就业操心,这就造成了大多教师只关心自身的发展———职称或职位的晋升,而忽视了教学能力的提升。加上学生本身学习热情不高,有些教师认为自己辛苦备课,反正学生都不愿意学,上课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浇灭了教师教学的大半热情,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老师在学生心中也失去了良好的形象。另外,在高职院校在管理方面也有很多不科学的方面,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普通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成的,因此,院领导对于学院定位发展、专业建设、行政人员配备等方面花了主要精力去管理,对于学风建设不够重视,如学生教室环境、图书馆资料、优秀老师引进等问题上缺乏必要的、系统的、有效的措施。加上学校周边大量网吧、兼职广告也严重干扰了学生学习的专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三)家庭对学生期望值降低,学生动力不足。学生到了高职阶段,学习习惯基本已经成型,相关资料显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之深,大于一切其他因素。不好的社会舆论导致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高职院校就是一个大孩子的“托儿所”,对于孩子过于宠溺,只要保证自己孩子在校不闹事,人身安全受到保障,至于能学到什么知识都是次要的;他们认为孩子上高职不是什么增光添彩的事,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了。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更是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厌学情绪增加,学生之间又相互影响,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到学校的学习氛围。此外有些家长的就业观念也出现了偏差,认为学校学到的知识将来在工作中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家里可以给他安排更好的工作,导致学生既不重视专业学习,动手能力也不强。还有些学生所学专业是家长定的,自己完全没有兴趣,厌学情绪严重,觉得家长对不起他,以后找工作和生活都指望家长解决。这些现象都对校园学习风气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学生社团在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一)社团活动可以将其积极的文化渗透到学风建设中。社团活动是学生发挥自我才能的重要平台,各个社团都具有其不同的文化,在这种活动的激励下,社团成员渐渐形成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参加活动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社团的热爱逐渐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专业的兴趣随之提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慢慢提升,从课堂的热爱到社团的专研,逐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二)社团文化能为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社团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社团文化有利于更好的为学校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如以专业为主题的社团,使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学习不在局限于课堂,而是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展现,特别是一些动手要求高的技能型专业,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掀起学习热潮,引领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社团都有独特的社团目标,各个目标穿插在平时社团生活中,指引着每个成员完成相应任务,达到既定目标,这样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三)社团制度能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每个社团的成立都有它规定的一些制度,这些制度是自发形成的一种约束力。社团成员会自觉将这种意识规范来制约自己的各项行为,这种特定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同时,还能够形成一种对各个成员进行监督的社团舆论,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自律性,更好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久而久之,这种深入人心的制度能使学生增强自律意识,提高对课堂学习的尊重,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带动良好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高竟玉.高职学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1(29):89-90,93.
[2]贾新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96-98.
[3]曾庆发.王晶晶.论高校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J].经济师,2007(9):135-136.
[4]昭滔.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4(10):49-51.
作者:蒋文贤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风建设探究
-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