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时间:2022-11-14 03:01:37
导语:传统文化与高校学风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弘扬传统文化涵育传统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现实耦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贯穿始终的继承性传统,高校学风建设是学校师生群体在教与学表现出相对稳定、积极向上的状态。充分理解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耦合效应关系,对于推动良好的高校学风形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风建设;耦合效应
一、耦合契机
学风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可持续主题,从学校层面到师生层面都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校园贷、西方敌对势力的“普世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学生趋于功利化和浮躁化、西方节日意识形态的输入扭曲了部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传统文化中的东周诸子百家超越时代的哲学智慧:在思想层面,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思想为学风建设提供了逻辑参照,比如儒家文化的“义利观”的弘扬;在文化层面,传统文化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基础的支持;在实践层面,传统文化为高校提供案例指导。所以,当高校学风建设嵌入自信的传统文化之时,它们之间的耦合所体现的相互影响,并通过配合促成教师“教”、学生“学”良好的风气,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积极奋进的效应。
二、传统文化对学生“学”的耦合效应
在贯穿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里,形成了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思想学派,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所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儒家学说成为正统地位,其他思想处在次要的位置,但是闪耀光芒的诸子百家传统文化在渊源流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文化形式和文化符号并在传承中得以延续。从客观现实来看,很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处于模糊或碎片化了解的状态,对于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对于重建国家形象,“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现实需求中对于倡导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强调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因此充分理解新时期我们的思想、品格从诸子思想传承中与学风建设的耦合效应关系,对于推动良好的高校学风形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孔子的“义利”思想与高校学风建设具有一定耦合效应。市场经济促使部分学生利字当头,对于金钱过度看重,导致校园贷危机层出不穷。在古汉语词典中对于“义”的解释有:社会认为合宜的道理和行为、礼节等,对于“利”的解释为:财力、钱财方面的好处,《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是社会发展的良好属性,不是一味地追求“利”,“义”才是当今社会的追求、个人的追求,所以“义利”观成为合乎伦理的规范以及道德标准。孟子对于义认为“舍生而取义者也”,对于孔子的“义”具有延展和独到性,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对于钱财要以正确的追求方式,不能通过不“义”手段获得。《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来形容颜回的安贫乐道生活哲理,这也是当今大学生应该有的清高生活,对于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品格西方却以此来大做文章,从意识形态对其攻击,但是它的精髓仍然影响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同样,后世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也是强调正确的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在高校学风建中,从古典传统文化中研究义利观对于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实际的价值,其精华必须借鉴发展。其次,“仁”的思想与高校学风建设的耦合效应。个体的发展中要具有仁的内在品格,“仁”的内在方面突出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达到“仁”就要做到自我修养、修身克己、“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当今社会是“微”手机的时代,从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游戏充斥高校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其背后负面信息同样影响大学生整体状态,比如:微信将大家层层隔离,真实的地理空间已经不再有意义、大众传媒错误价值导向、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未来就业的担忧等都为日后的毕业迷茫埋下伏笔。修身克己,自我调节和保持相对稳定的适应功能,从而排斥、消化外来的一切干扰,保持一个“修身克己”生活态度,“礼崩乐坏”导致周天子的无能为力,以“克己复礼以为仁”成为每个个体成员(君子)的自觉追求。所以,在新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引导高校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承担。儒家强调“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同样也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是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所以当代大学生对人格完善的追求,从学习传统知识中获得对现实有用的知识。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科学价值且至今仍有意义的教育学心理规律。如“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会学,还要强调自己的“修身”、克制与锻炼自己的意志,主动地约束自己,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仁”主动实现个体人格的力量。最后,关于“度”“笃行”对于学风建设的耦合效应。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部分学生功利心比较强,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积极参与,与自己利益无关的则处于消极状态。“度”就是讲中国的辩证法,是很难用语言去概括的真理,在学风建设中学生如何领会其中的真理,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做人的度、做事的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度等。例如,学生对于微游戏不能过分地玩、进入高校不能一味地谈恋爱,这些思想对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感受其中的恰到好处。笃行精神强调既要学有所得,又要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社会,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笃”是厚实的意思,所以在《礼记•中庸》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习是一个会学、会问、会思考、会辨的“知”过程,最后厚实的“行”,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行统一。这种笃行精神,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开展明确了目标,现在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能把学校所学的知识能够传递给社会各个层面,做到了“转知为行”,实现了“知行统一”的宗旨。所以说,从传统文化中要广泛地学习其中的经验、知识甚至在考察中获得一手资料,将学生“学”置于主体的地位,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学”的耦合效应。
三、传统文化对于教师“教”的耦合效应
梅贻琦曾经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所以说,教师“教”是在学校的整体大环境里起到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对于学风建设有着“发动机”般的动力推动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师德”“有教无类”等,对教师“教”有一定的耦合效应。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自我的品行端正了,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才能产生良好互动,这里端正品行的不仅包括行为,还包括思想层面。“尊师重道,学以为己”。作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尊重自己的教育事业,追求个人道德完美,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更加注重师德。师德的建设在于自身的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之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要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师德的建设。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期,对社会的认识还处于盲目、疑惑的状态,作为老师要学会用“善言”。老子认为“言善信”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作为老师要以真实的态度“善言”学生,花言巧语只是打磨修饰的欺骗之言,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从“有教无类”“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等有关师德的传统文化中,表明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以德为本,才能更好地去做有益于学风建设的事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打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门。《墨子》说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关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三表也。”从学风建设中角度看待传统文化,最少有三点耦合效应:第一,有本。高校教师要从传统文化、有利于教学的西方文化吸取好的经验、知识适当运用与教学。第二,有原。教师同样要到学生群体中考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从一手资料中,正确地教学生。第三,有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有用的知识放在首位,突显教学的目的性。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孟子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15.
[3]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54.
作者:唐康 单位: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 上一篇:理工类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 下一篇:数字化实验在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