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探究

时间:2022-12-27 11:03:22

导语: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探究

【摘要】学风建设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当前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状况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职责不清、资源调配能力低、学业指导能力有限等问题,这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辅导员自身能力不够的因素。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帮扶机制、联动机制、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辅导员;学风建设;机制

学风,广义上讲,即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狭义上讲,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有学者认为,学风是指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是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本文所研究的是学风的狭义含义。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辅导员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17年9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明确了学风建设是辅导员九大工作内容体系之一。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学校、辅导员和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现状

1.学风建设涉及群体较多,辅导员职责不清。虽然教育部已经明确将学风建设纳入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但由于学风建设涉及群体较多,既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教学评估办等职能部处,又包括任课教师、教务员、辅导员等一线工作人员,造成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职责不清。例如:课堂管理本是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但由于大班化教学,教师无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些学生肆无忌惮地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面对这种现状,辅导员只能通过深入课堂进行随堂听课,来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并顺便维持课堂秩序,但这已经是工作中的“越位”。由于部门本位主义不可避免的存在,教务处管理着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评估办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后勤处管理着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学生处管理着学生的学风,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就是相对存在的概念,因而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也是相对存在、不可分割的,但在现实中由若干部门涉及学生的学风管理,不可避免的造成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职责不清。2.辅导员实际成为学风建设主要责任人,与资源调配能力不匹配。在现实工作中,由于一位教师教授一门课程,教师频繁更换,对学生情况不了解,无法持续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班主任理论上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但在很多高校,班主任属于兼职工作,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业的热情不高、力度不够的现状普遍存在,大学班主任的学业指导职责弱化;教务员虽然负责学生的教务教学工作,但多数是事务性工作,对一些具体的学风问题例如学习困难学生,采取的措施,多是惩罚性的,例如学业预警、学业严重预警和退学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于是,在没有其他合适责任人的情况下,辅导员被迫成为了学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此外,学生到课率、毕业率、学位率、延长学年人数、退学人数等都会与辅导员考核挂钩,这间接地将辅导员变为了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这与辅导员能在学风建设中的资源调配能力不相匹配。辅导员虽然可以建议任课教师做什么、不做什么,但不能要求任课教师;虽然可以建议教务部门如何进行课堂管理、课程改革,但也不能要求教务部门做什么。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被赋予的较重的责任和较弱的资源调配能力,导致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效果不佳。3.辅导员学业指导能力有限,学风建设效果不佳。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要求辅导员也具备一定的学业指导能力。当前辅导员的学业指导能力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不是学生所学专业,加之对专业知识体系架构不了解,对所带学生的所学专业了解不深、理解不透;二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方法不丰富,有的辅导员依然停留在说教层面,辅导员说的多但学生听的少,思想教育多、效果差,实际作用小;三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扶贫”效果不明显,这既有学生的不主动、不配合、不努力的原因,也有辅导员解决学风建设难题的魄力不大、能力不强、方法不实的因素。

二、原因分析

1.制度层面。一是由于中国特色的职称制度,教师职称评定主要受科研、论文的影响,受教学的影响较少,教学只有数量的要求,这导致了教师对教学的不重视,由教风产生的学风问题,需要由辅导员进行补救,给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和较重的工作量,因此第一课堂的欠账需要由第二课堂来补。二是缺乏协同高效的组织领导机构,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各部门各自为政,沟通不畅,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割裂,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没有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2.能力层面。除了以上一些机制层面的客观因素外,辅导员自身的能力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辅导员对学习指导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不够,由于部分辅导员没有系统的学习教育相关理论,学业指导的理论基础不够;二是辅导员参与学业指导的实践能力不够,一些高校辅导员流动较大,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经验有限,面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一些辅导员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构建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

1.监督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学风的监督主要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由于现实原因,家长参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监督力量明显减弱,这导致了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监督力量除了任课教师外,就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由于任课教师教授一门课后,即结束了对学生学习的跟踪,因而能够持续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就只有辅导员或班主任,尤其以辅导员为主。目前,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监督机制主要有:随堂听课、走访宿舍等,随堂听课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问题,即学生到不到和学没学的问题,但这里的“学”依然是形式上的“学”,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身在曹营心在汉,依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走访宿舍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课后不学习、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等现象。2.帮扶机制。在教学环节,教师设立答疑等环节为学生答疑解惑进行帮扶,但现实中,能参加答疑的都不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师的答疑,因而辅导员参与学风建设的帮扶机制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可以总结为两类:一类是思想问题,即思想上不想学、不愿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差;第二类是是实际问题,即思想上想学,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能力较差。辅导员针对这两类问题,应该区别对待。针对思想问题,应该开展深入的谈心谈话工作,在谈心谈话中,既要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既要深度剖析学生,更要进行榜样示范,既要进行正面引导,更要进行反面警示,要切实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进行积极纠正;针对实际问题,要一对一帮扶,寻求个性化的解决办法,例如可以安排学生骨干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子帮扶,或者与一些重点课程的任课教师联系进行课后的辅导。3.联动机制。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一方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建立起联动机制,发挥学风建设的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层面要建立专门的学风建设协调机构,由分管本科生教学、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要机构领导,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学风建设相关会议,在学校层面形成各部门联动的工作局面。与此同时,辅导员要着力构建和任课教师以及家长的联动机制。在与任课教师的联动中,辅导员既要学生情况主动告知任课教师,以便任课教师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学习困难的学生列入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同时辅导员还要从任课教师处获取学生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4.激励机制。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优秀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同时,这也是对其他学生进行榜样示范。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可以通过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进行激励。个人层面,以评优评奖、五四评优等为契机,评选出优秀学生,开展青春故事分享会、国奖之路分享会、评优评奖公开答辩等活动进行宣传;集体层面,通过优良学风班级创建、优良学风宿舍创建等形式,发挥群体动力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你争我赶的集体氛围。5.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及时甄别出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以便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均建立起了学业预警制度。辅导员应结合工作,建立起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学业预警机制。静态的学业预警机制,即制定相应的政策,例如平均学风绩点低于一个数值、或所欠学分达到一定数值,即进行预警,这是一种相对容易的预警,比起静态学业预警,需要辅导员深度参与的是动态学业预警机制,例如学分绩点虽没有达到静态预警的数值,但是呈现出直线下滑的态势,这需要辅导员关注学生学分绩点的动态趋势;特别热爱学习的学生连续发生旷课事件等一些苗头性的现象,这需要辅导员关注学生的不良苗头;心理脆弱的学生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员、朋友等发生突发事件,包括家庭成员伤害、本人课程不及格、无法顺利毕业等,这需要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也是一道重要的防线。评价预警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指导策略、帮扶措施以及最终的转化效果,对于不断丰富预警技巧,提高预警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反馈机制。任何机制的建立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应根据不同的形势进行动态调整,这依赖于反馈机制的建立。反馈机制,可以有效的将本工作机制形成一个闭环。例如今后教育部门或高校明确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则职责不清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亦或是高校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做法,成立专门的学业帮扶支持机构,不再需要辅导员牵头对学困生进行帮忙,则帮扶机制可以忽略。除了以上可能去除的机制外,还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相应工作机制,例如随着学生维权意识的提高,查课查寝等原本辅导员的基础工作,需要进行一定的形式创新、内容创新,以便获得学生的理解。学风浓缩着大学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彰显着师生的精神面貌,体现着大学人才培养这一职能,是一所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缩影。辅导员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构建形成闭环的工作机制,提高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赵平.应当把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J].中国高教研究,1998(4).

[2]谢学莉.书院制下学困生帮扶工作机制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

作者:丁亮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