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宽带网络建设运营论文

时间:2022-02-05 08:51:23

导语:光宽带网络建设运营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光宽带网络建设运营论文

当今的电信运营商光宽带运营,唯有打造上网速度快、用户覆盖广、体验感知好、投资效益强的全光宽带网络,铸就光宽带网络运营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成就用户、赢得市场。注重投资效益,提高光宽带建设的资源覆盖及资源利用率(1)初期建设,应采取递次投资的模式,可节省光纤宽带接入网建设投资约80%,提高投资效益5倍左右。机房光线路终端OLT设备的PON光端口板,初期应仅配置满足3个月的业务需求数量(一般可为2~3块PON端口板,一个机框最大可配置15~16块板卡),之后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递次扩容。

对于新建住宅小区/商务楼宇/聚类市场或新进入已成熟住宅小区/商务楼宇/聚类市场的电信宽带运营商,应根据建筑的地理分布、楼层数量等用户情况,以“围棋布点”的模式,建立区域内的一级ODN光分路器节点,将带有加强芯的室外单光纤皮线布放到楼道弱电井,楼道弱电井内的二级ODN。在刚开始建设时,只需确定位置,原则上不放置二级ODN设备,暂存在建设物资周转库中,仅在开始有用户业务受理后,才由宽带安装开通人员从建设物资中转库中领取小容量的ODN在弱电井中进行布放。同时布放该用户的入户皮线光纤,完成用户宽带的安装,如图1所示。(2)注重OLT的PON端口以及ODN实际用户占用情况的监控,缩减运营成本。加强OLT设备上行GE/2.5GE/10GE端口及下行PON端口宽带流量的日常监控,按宽带峰值流量占用情况(建议80%)、ODN分线数按用户占用线数(建议90%)进行扩容。总之,按业务需求进行渐进地递推式扩容,真正体现“广布点、薄覆盖”的光纤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设备投资及运营成本。对于以往建设的现存光纤接入网的OLT,若其峰值带宽为25%及以下,则其PON端口可以使用一分四或一分八的ODN,将下一级ODU的光纤汇聚在一个PON口上使用,提高PON端口利用率4~8倍;对于ODN分线的实际用户占用率小于1/3的,可使用低一级分线的ODN替代,至于多余的PON板卡及高分线ODN等设备,建议建立PON光口板卡及ODN光分配盒等设备周转库,及时动态地调剂给业务增长速度快、需要紧急扩容或新建的项目上高效利用。此外,智能化的ODN解决方案,可以实现ODN光纤连接信息的自动录入和管理,保证存量系统信息的准确无误和及时同步,实现光纤自动化查找、精确操作,极大提高运维效率,达到ODN的高效运营和维护。(3)OTN(光传送网)+光薄膜滤波器+OLT之PON端口板的全光集成设备网络,可实现一跳直达的成环保护、链式两端双规保护,且一个宽带接入机房节点断电,不影响后续OLT设备节点。接入层的全光OTN+OLT打造了一跳直达的扁平化、低收敛架构网络,并向极简网络演进。通过全光OTN直达构建多个虚拟直达链路,简化目前的多层收敛网络架构,减少IP路由设备节点3~5个,进一步减少时延,提高用户体验感知,维护设备量大量减少,同时全光交叉带来90%以上的功耗降低。

“一跳直达”的成环保护OTN节点可规模使用光薄膜滤波器,进一步下沉至OLT安装节点,承载宽带互联网业务,OLT按需占用一个或若干个波道(GE/10GE/100GE),同时部署OTN与OLT、整流电源、蓄电池一体化机箱的全室外解决方案。蓄电池可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域采用如风能、太阳能电池等绿色能源。迷你OTN+OLT全光网络的构建实现了光路“一跳直达”的扁平化、低收敛架构网络,并向极简网络演进,如图2所示。链式“两端双规”保护单个OLT节点的IP宽带通过OTN+光薄膜滤波器全光网络的链式两端双规保护,既节省投资、维护成本,又可提速工期60%以上,且一个OLT节点断电,由于OTN+光薄膜滤波器是无源器件,不影响后续OLT节点光的传输。如图3所示,a/b均为OLT节点设备,各站点两个方向各使用一个光薄膜滤波器(无源器件),按需占用一个或若干个波道(GE/10GE/100GE),分别接到OTN+IP汇聚A端、OTN+IP汇聚B端。当OLT节点某一光方向的光缆中断,导致OTN+IP的主用汇聚端不可达时,该节点OLT通过光开关,倒向另一方向光缆连接的备用OTN+IP的汇聚端。(4)通过原有移动通信的无线基站光纤之IPRAN、SDH等光传输设备的IP端口,可作为小型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宽带用户发展布点的应急补充手段,快速占领市场。(5)全面光改和用户宽带提速。全面光改(即将以前ADSL铜缆及LAN5类线接入的宽带模式,改为PON接入的光纤传输),应聚焦重点在新“国标”住宅小区、已有的成熟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城市的聚类市场、较大的乡镇市场等,注重保有现有ADSL及LAN业务用户的过渡,采取优惠提速、到期续约送礼等措施。根据4K视频IPTV业务,以及其他高带宽业务用户的实际占用带宽情况,应逐步将1G-PON替换为10G-PON,提供百兆至千兆的全光宽带业务接入,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速率感知差距。宽带用户市场挖掘(1)光宽带业务受理(含线上线下营业厅及网格业务人员手机APP、微信受理)的宽带资源覆盖查询,应实现图形化直观的电子界面,原则上在覆盖区域全单受理、邻近区域预受理,不轻易丢单,退单需由营业厅班长或网格经理确认。(2)因OLT之PON端口、ODN分线占用、简单布线等问题而弃单的,应进行全量责任审核;对于不及时应急扩容PON端口、ODN分线单元、简单布放光缆(含光纤皮线)而造成丢单的,应定期进行追责。(3)电信运营商可根据移动通信系统网管所统计的本网用户手机,在晚上一定周期内驻留特定无线基站的情况(如三个月内驻留80%或以上),在本网宽带用户账务系统中,比对该部分用户的身份信息、联系电话,剔除已办本网宽带的用户,剩余的部分用户,再进行其驻留基站周围宽带覆盖区域内接入资源的自动匹配。对于满足宽带业务接入条件的,发送宽带业务办理的优惠提醒短信、推送微信或电话客服等进行促销;对于宽带资源暂时不满足接入条件、而确实存在一定用户数量宽带业务需求的,可走应急零星工程的绿色通道,加紧完成延伸,抢占市场。(4)用户对宽带可随时提请升速,或按时段提速,电信运营商根据用户带宽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向用户发出提速弹窗提示,并每月给予若干次免费提速体验,为精准营销提供手段。(5)提供家庭光宽带+4G+4K视讯(IPTV)+Wi-Fi及蓝牙固话的全业务智慧家庭产品,部署家庭网关型智能ONT,网关及机顶盒支持Wi-Fi功能,逐步实现用户自带ONT入网,放开OTN+Wi-Fi固话号码语音业务(可绑定设备端口号实现),通过手机APP+Wi-Fi或蓝牙的固话语音终端业务,替代原家庭固话,以及有线固话办公。(6)光宽带接入提供固网电话业务。传统的PSTN固话用户,近期内应全部割接到NGN或IMS系统设备上,退网PSTN设备,合并原固网及移动网的省际、省内长途网,实现原固定网拨打手机的本地近端入网,提高长途资源的有效利用,缩短呼叫接续时间。结合IMS(或NGN),与微信等即时通信合作,开发电信运营商“自主的通信服务APP”,并将手机通讯录与微信用户贯通,对其他移动互联网的APP业务进行分发,呼叫时用户可选匹配即时通信,通过移动互联网完成接续,同时“占领”国内其他电信运营商异网用户第二号码,以及国际来访用户在中国国内的通信服务。(7)除少数核心、高价值区域外,其他区域均应进行社会化广泛合作,加强与有投资实力的第三方宽带运营商合作,拓展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与途径,打造相互促进、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价值链、服务链。通过合作商投资网络建设、业务、设备代维,弥补电信运营商宽带业务资源覆盖、自身资金投资的部分短板,可快速提高部分宽带市场的占有份额。(8)聚焦集团客户的高价值区域和行业客户,如高校校园、高科技园区、城市商业区。提供用户自主测速、时延、丢包的可视化质量监测,以及用户电话话务、流量及费用的结构分析等实时服务界面。建立光宽带网络“云服务中心”光宽带云服务的架构如图4所示。

全网互联网设备的软件版本管理及升级云服务中心与通信设备厂商协作,建立全网互联网设备的软件版本管理及升级云服务中心,及时有效支撑全国各省网管中心及本地网互联网设备(包括网络路由器、交换机、OLT、ONU、ONT等)的软件版本管理及升级,保证IP网络通信设备功能的及时有效提升,真正实现“云管端”,逐步实现全网互联网的SDN及NFV功能。全网光宽带质量云监控云服务中心光宽带质量的云监控包括各互联网设备CPU的占有率、存储器的使用率、端口宽带利用率、时延、丢包等,及时监控宽带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建议宽带利用率高的用户进行宽带扩容,提高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实现用户互联网网络质量自主检测,有必要建立全网光宽带质量云监控云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实时的流量、流向监控,依据用户原账户定制的业务情况,及时有效地为用户推送优惠服务提醒弹窗,并每月给予若干次免费提速体验,为精准营销提供手段。提供按需、定时的提速服务,真正体现质量领先、使用放心、消费安心。全网光宽带BAS之IP地址动态分配云服务中心以本地网或省为单位,建立全网光宽带BAS之IP地址动态分配云服务中心,根据各宽带接入服务器BAS的IP地址使用负荷,动态跟踪分析,按时段、流量情况实时优选分配IP地址资源,尤其是保障业务高峰期高质量用户的上网畅通,同时达到IP地址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实际运用,可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30%~50%。语光宽带网络服务关系到“宽带中国”的全面实施,是“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基础,更是各电信运营商宽带市场角逐的战场。因此,各电信运营宽带商有必要注重光宽带网络投资效益,提高光宽带网络建设的资源覆盖及资源利用率,挖掘宽带业务用户市场,同时建立光宽带网络服务的“云中心”。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观点或评论,请发E-mail至ttm@bjxintong.com.cn。

作者:秦保根 单位: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