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11-10 10:05:32
导语:精准扶贫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针对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展开研究,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以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分析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根据现状找出阻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农村、政府、信息化宣传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给十堰政府的精准扶贫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精准扶贫”的提出和实施契合了我国现今“三农”问题和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帮助,也充分地彰显了我国对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主要是指在农村社会实践和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高效的信息资源利用,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湖北省是全国第二批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点之一,而十堰位于鄂西北山区腹地,伴随南水北调水源地建设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步伐加快,农民对现代信息的需求更加旺盛。十堰所辖范围内的三区四县一市大部分属于国家贫困县,应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并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当作农民脱贫致富的手段。本文以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在十堰精准扶贫的战略下,通过调查分析得到的数据,得出结论,探讨提升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对策,以期推进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农村农民生活水平,为十堰市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参考。
1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1.1信息化现状调查。采取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郧阳区的部分农民,调查农村信息化现状及信息需求。问卷一共分为两部分,问卷第一部分是针对个人和家庭情况的,设计内容有家庭信息设施拥有情况、使用情况以及信息化设施对其的影响。问卷的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填问卷的人的村子信息化建设情况和他们希望村里能够提供的信息。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8份。对于收集到的数据,使用统计工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被调查对象的年收入主要分布在5000~20000元之间,年收入3000以下的比较少,基本上是22岁以下被留在家里的孩子,年龄较大一些的老人收入为3000~5000元,年收入20000元以上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家里有养殖牲口的。(2)根据调查表明,现在农村基本上每一户家里都有电视,手机的拥有量也比较高,固定电话不太方便,现在家有固定电话的已经比较少了,而电脑这样的奢侈品的拥有量更少,有的家庭有电脑还是因为家里有大学生才购买的,收音机很受老年人的欢迎。(3)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家用信息设施主要是用来休闲娱乐的,也有了解新闻和聊天交际的,用来工作或教育的更少,有40%的人家里没有电脑等信息设施,有一大半的人家里有信息设施,有设施的有一部分不会用,还有一部分不知道应该获取那些信息,只有少数的人使用设施的过程中没困难。(4)信息需求方面,农民对于政策法规、农情资讯、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需求比较高,对种养技术、文化知识、生产经营信息的需求也较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明显没有其他的多。(5)调查显示,30%左右的人认为信息对他们的收入和生活影响很大,接近一半的人认为信息对他们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这一部分人可能对信息没有充分的了解和使用,很小一部分人认为信息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影响。(6)村庄信息化建设方面,少数的村有固定的信息服务场地,一部分的村子正在建设中,有将近一半的村子没有固定的信息服务场地,说明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较落后。调查对象所在的村里基本上都有电话,电脑的拥有量也挺高,还有一些电脑广播等信息设施,打印机和投影仪的拥有量较少。1.2信息化建设现状。1.2.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十堰市多年前就开始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十堰市政府联合十堰市移动分公司、十堰市联通分公司、十堰市电信分公司利用先进的接入技术,推进4G宽带进村入户,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农村,为农村农民的信息传递带来了方便。1.2.2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十堰市大力配合国家发展建设,规划了十堰市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多方的努力,十堰市的农业网站基本建成,十堰市依托于“湖北智慧农村网”建立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查询平台和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为农民提供了各种农民需求的信息。1.2.3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管理开始起步。郧西县涧池乡建立“心连心信息服务平台”,将全乡居民基础信息、干部工作信息、党建信息全部整合上网,建立“一站式”管理平台,开展网上电子政务、网上电子商务、网上信息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效能。1.2.4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数据显示,十堰农民在淘宝网上开设的农副土特产网店已达300多家。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地处秦巴深山,全村339户村民,在淘宝网上开办网店已达60多家,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全国淘宝村名单中,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正式入选,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个“淘宝村”。2015年7月,淘宝•特色中国•十堰馆正式上线。2016年1月,京东•中国特产•十堰馆也正式上线。1.2.5农村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移动分公司开展的“惠农手机报”业务服务于农民,带领农民科学种植,给农民提供各种农业信息。“农技110”“惠农手机报”在十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拓宽了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1.2.6十堰集成应用示范区建设完成。2016年1月,通过政府各个部门的协调努力,“十堰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建设完成,在湖北省科技厅的验收工作中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验收,被评为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优秀示范区,是全省唯一获得“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优秀示范地区”的市州。
2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十堰市地处山区,农村的建设比较落后,人口居住分散,光纤宽带进入农村的成本比较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对电脑等信息载体的需求较低,即使有需要购买的也要求物美价廉。截至2014年10月,全市1857个行政村中仍有492个村未通宽带,已通光纤宽带的行政村上网速率低。2013-2015年期间农村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脑的数量基本上没有改变,电脑的拥有率仍为12%。2.1.2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够。农村农民大多数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妇女儿童,他们接受的教育不高,对信息的认识不够深刻,同时对信息使用的能力不大,造成大量的信息浪费。由于教育不高认识的字有限,也造成了有获取信息的工具却无从着手不会用的情况。2.1.3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近年来,有关的涉农部门都在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但是这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部门没有进行统一的安排,各个部门都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建设,互补协调,导致使用了大量的资金,建设的结果却不理想,存在重复建设导致信息混乱不好查阅。2.1.4城乡差距较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使农民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目前城乡差距没有得到更本的改善,城乡之间还存在显著地差距,有大量的农民不断的涌进城市,加快了城镇化建设,同时拖慢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脚步。2.1.5农村信息技术水平低十堰黄龙使用信息技术测控温度、湿度等,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灌溉等,但是这只是典型例子,其他大片的区域农业信息技术的使用率基本为零。对于一些农村信息系统的使用基本上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数据录入、数据传输等,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实际作用没有得到发挥。2.2问题成因分析。2.2.1区域位置影响。十堰市位处秦巴山区,很多村庄都建立在大山深处,居民的分布比较分散,这些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信息化建设的困难,不仅建设的时候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要使信号稳定,选择好的地理位置,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十堰的地理位置不仅对信息化的建设造成困难,也影响着信息化技术的实施和使用。2.2.2信息使用的成本过高。信息的传播需要工具,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光纤、宽带、电脑、手机等。对于已经接受手机的农民来说,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如果要用手机上网就必须要重新换智能手机、开通上网流量,如果要是用手机就必须要买电脑、开通宽带,这些都是之前生活中没有的消费。2.2.3网络媒介的长期缺席。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大多数都是从电视、报纸、书籍等方面获取一些必要的信息,对数据库、信息资源、电脑、手机等方面获取信息的需求不足,造成信息设备消费需求不足。信息资源的利用缺乏积极性,信息的的传播渠道产生阻碍,传播率不高,造成了大量的信息浪费。2.2.4惯性思维排斥。一方面,现在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老一辈的人的思想比较传统,不太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出现在农村人的生活中的时间不长,在农民看来这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上网只是年轻人和读书人的技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农民心中网络,一是没必要使用,二是使用网络对安全存在隐患,造成了其对网络的排斥。2.2.5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农民的信息来源仅限于电视和手机,大多数的农民的手机还没有上网功能,仅仅是可以打电话而已,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信息是来源于电视,电视能告诉农民的信息量有限,并且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2.2.6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空心化现象是城乡经济差距下的一个必然现象。出去务工青壮劳动力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的主力,同时他们也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潜在接受者和使用者,是加速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却因为他们主动或被动的转移,使全年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困难加大。2.2.7缺乏专业信息人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有专业的信息化人才进行指导,制约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因素就是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指导农民使用农村信息化设备。农民购买信息化设备是要使用的,没有人会使用,在遇到问题也没有人可以及时帮助他们处理问题,就会导致信息设备的浪费,考虑到这些因素农民肯定不愿意购买设备。
3十堰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大农村信息化投入。3.1.1建立完善的信息政策法规。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设施就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没有相应的法规对农民自身使用信息的权益进行保护,在其受到欺骗时不能给农民讨回公道,农民会更加排斥信息的使用,将会阻碍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还要对信息化的建设实行统一的标准,使信息更加规范、真实,避免重复采集、重复导致的信息错乱。3.1.2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十堰市应加强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训,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实施储备专业的人才。一方面,要在十堰市建立专业的信息化培训机构,规划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回乡创业是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要选择,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鼓励,出台了许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乡镇干部以及村干部可以借助这些政策多吸纳一些高校毕业生加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队伍。3.1.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信息传递的载体,有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才有固定的信息获取的地方。政府应该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基础上再出台一些优惠或者补贴政策,减少农民购置信息设备和使用信息化设备产生的费用,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的补助来引导和扶植农民家庭购买农村信息化设备。3.2精准扶贫促进信息化发展。国家大力发展精准扶贫,把其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种手段。精准扶贫为农民提供技术、原材料以及资金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民对市场和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需要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精准扶贫与农村信息化的服务对象都是农民,精准扶贫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助推精准扶贫的实施。3.3以传统的方式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传统的信息媒介传递,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方式。如今,网络、数据库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十堰市政府可以利用电视和报纸向农民宣传新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让每一个村子利用广播进行宣传这些新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接受这种新的方式。3.4加强政府主导原则。3.4.1提高领导的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占据主要作用,只有政府关注的事做起来才有效率。政府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和主导者,只有政府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有了充分的认识,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足够的重视,才会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明确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有了充分的规划再加上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更快更有效地完成。3.4.2增强农民意识,提高农民主动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于不熟悉的东西都有一种惯性的抵触情绪,农民的惯性排斥思想使其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要想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接收者要对信息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可以通过宣传、宣讲、示范等方式给农民展示一些依靠农村信息化所获得成功的例子,使农民见识到信息化是真的会对农民的生活带来改变,会使收入增加,从而了解农村信息化化建设的内容、意义。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农民自己感受农村信息化带来的方便,激发农民的激情,使农民以自主去学习、使用农村信息化工具获取信息。3.4.3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农村信息化假设是一个综合的项目,随着不同的涉农政策的,农村信息化牵扯到各个行业和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造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站在一个高点上,充分发挥其指挥作用,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的部署规划,发挥各个涉农部门的作用,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信息录入混乱等问题,提高信息的使用率。政府在协调各个部门工作建设的同时,对建设的结果实时监控,全面掌握信息化建设进程,及时发现问题并更改。3.4.4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动作用。农民对村干部比较熟知,也比较信任村干部,因此村干部带动农民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比较容易的。村干部自觉学习使用信息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去,再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引导农民接触信息化,从而使农民自己能够主动地获取和分辨自己想要的信息。3.5“三网融合”统筹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网融合”是电视网、电话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三网融合”可以整合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不仅可以给网民上网带来方便,同时可以减小农民负担,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使用网络。政府应在确保“三网融合”安全的前提下,加入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农村“三网融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薛腾 李保林 杨丽华 魏敏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2李旭东,董成双.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4).
3周源.浅析黄冈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5(27).
4李莹.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以大理州剑川县为典型[J].农业科技通讯,2015(8).
5路辉,刘伟.“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
- 上一篇:高校学前教育体系建设论文
- 下一篇:市政工程施工工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