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究

时间:2022-11-16 08:55:08

导语: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从第一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成立发展至今,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已基本成型,基本覆盖群众生活各方面、社会结构各领域,涌现出许多公信度高、号召力强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由于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耳濡目染的形式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因此,直接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影响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社会事业必须依靠社会力量,社区教育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要满足居民的需求,而社区居民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如老年居民需要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方面的教育;中青年居民有就业规划、指导和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青少年儿童需要智力开发和习惯养成培养等。因此,社区教育种类很多,教育内容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采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已不适合社区教育[1]。目前的社区没有能力组建如此数量庞大、人才种类齐全的专职社区师资队伍和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只有借助公益组织,利用大量的教育志愿者解决社区教育师资资源匮乏的问题。社区教育志愿者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不同行业背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可以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一、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构成较为单一。高素质教育志愿者是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前提,在招募志愿者时各类志愿者组织制订的标准都过于笼统含糊,没有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只是从数量上保证有足够多的志愿者,没有对志愿者的技能和自身素质要求制订相应的条款。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志愿者招募条款,使得部分并不具备志愿者资格的人进入教育志愿者队伍中,影响了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目前各社区的教育志愿者主要以在校大学生、机关党团员和部分离退休人员为主,志愿者中高收入、高技能的人群参与的比例非常少,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使得志愿者专业能力不足和职业精神缺乏,而只有解决好志愿者的“入口”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培训限于形式化。志愿服务完全是志愿者的志愿行为,缺少必需的人才,志愿队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就难以保障。根据《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规定[2],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是志愿服务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志愿者进行行业培训,可以提高教育志愿者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以便更专业的服务社区志愿教育事业。目前许多社区都已经开展志愿服务岗前培训,但是很多的培训流于走形式、走过场,没有达到志愿服务培训的目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把岗前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开展下去。(三)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缺乏有效评估机制。志愿者的自身素质提高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难点。由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服务质量还未形成客观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仅限于从事志愿服务的时间长短、服务次数等,并未涉及志愿者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评价时一般以工时+次数为主,无法对教育志愿者个人进行客观的评价,不利于教育志愿者个人的积极性的调动与创造性的发挥,也对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建设志愿者队伍,更好地服务社区活动,应该建立起不同层面的激励机制,对完全胜任活动的志愿者队伍和个人给以充分肯定和必要的奖励,以激励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培养其使命感和自豪感,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

二、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志愿服务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催化剂,是体现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公益性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方式。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好坏对于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社区教育志愿者具有人员的流动性、时效性、不稳定性。志愿者队伍应建立起有效地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作用,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推动教育志愿者队伍管理标准化。社区教育志愿者组织是指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无偿提供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这就要求政府和宣传部门在时机成熟时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介入,使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得到良性发展。首先,宣传部门要做好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舆论宣传工作,树立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正面形象。其次,政府要制定指导性的管理意见,包括制定志愿者和志愿者协会章程,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使用、考核、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的注册登记、建档归类和考核表彰等相关制度,在制度和法规层面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保障。(二)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职位分析制度。社区招募的志愿者成员来自各个行业,人员较为复杂,其年龄、学历、特长、工作经验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志愿者的工作机制不健全,招募信息平台不完善,志愿服务中常出现“人、事不统一”的现象。这就要求志愿者管理部门建立起志愿服务信息资源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合理划分其工作类型,对各项工作所需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整理,形成社区教育志愿者能力汇总数据,并以此作为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以确保志愿者与服务活动的较高匹配度,提高志愿者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益。(三)建立教育志愿者培训制度。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是个集体,需要进行统一有效的科学管理和常规业务水平的培训。没有管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就很难开展协调统一的服务活动;没有培训,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业务水平就难以提高。所以只有进行岗位职责和常规工作流程的培训,才能保证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工作长期持久的开展。志愿者的自身工作能力因人而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各人工作时间有差异,这就要求社区和志愿者管理部门在策划培训时始终保持必要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首先,社区志愿者在正式工作之前应进行就职培训,了解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社区的基本概况等。其次,在实际活动中采取“老带新”的工作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内部的沟通与联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整体培训时间难以统一的问题,帮助社区教育志愿者加强理论基础、提高技能水平,促进社区教育志愿者综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3]。(四)政府支持,政策帮扶。相关的政策法规制订是社区教育志愿者组织活动的保障,也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政策帮扶引导志愿服务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应包括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两个部分,志愿者们的服务活动是义务的,是不计报酬的,但是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却可以是有偿的,政府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有限的、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上荣誉表彰,认可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价值,同时积极收集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反馈信息,及时修正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不足和漏洞[4]。(五)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教育志愿者考核机制。社区教育志愿者是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的主力军,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服务的开展与进行。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制度,合理反映志愿者的能力和素质。社区教育志愿者考核应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考核指标要多元化。考核应包含工作业绩、能力、态度等相关的关键性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细化出相应的二级指标,如工作业绩应包括工时、工作完成度、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等;工作能力则应涵盖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具体指标。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良好的社区教育志愿者考核工作,其主体应包括社区志愿者管理部门、志愿服务对象、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从多方面对志愿者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一般较为客观公正,弥补单一指标评价的不足,从而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六)加快教育志愿服务立法和规范化。随着社会进步,居民生活的改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居民日益增多,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志愿者队伍增加,志愿服务朝着社团化方向发展,完善志愿服务的立法时机已经成熟。建立健全志愿组织工作机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保证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立了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保护了志愿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志愿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5]。弘扬志愿精神,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现代社会运行中。

三、结论

总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需要经历人才积累和制度完善的过程,志愿者协会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等相关的制度,逐步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定期招募吸收社会上有意愿加入志愿者的各类人才,建立相关的人才档案,从中筛选个人素质好、服务质量佳、业务能力强、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加入到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队伍中,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实现社区服务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爱文.基层社会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7(32):75-8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EB/OL].(2016-07-11)[2018-03-31].www.gov.cn/xin-wen/2016-07/11/content-5090259.htm.

[3]邢正军,张曙.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参与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35-38.

[4]唐开鹏.扬州市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4(18):20-22.[5]蔡国枫.志愿服务呼唤法制[J].中国青年研究,1999(1):23-25.

作者:陈爱文 张静秋 许文啸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