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
时间:2022-09-27 10:22:22
导语: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县域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位,具有地域特色且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舒城小兰花茶业成为舒城县特色产业,是强化农林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要认清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用科学的措施加以解决,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创新增长为方向,把县域品牌资源加以清点整合,变成要点、重点,然后加以打造,促成亮点、特点,产生优异的连动和共赢效应,为县域突破聚集能量。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打造县域品牌的过程就是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舒城小兰花产业在舒城县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扬其产品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业的竞争效应与可持续发展效应,从而与产业所在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
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由于各地人文环境、政策方向、自然地理环境等不同,各地的特色产业以及其联动产业发展方向也各有不同。舒城茶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包括林业、加工业以及旅游业等发展,带动了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就业。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继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使得岗位需求增加,拉动就业。舒城小兰花产业发展为各层次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就业空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舒城茶叶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采摘业、加工业及服务业等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增加国民收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县域竞争力。舒城茶叶产业合理利用自然、地理、政策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通过特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效应等发挥作用,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树立县域形象。舒城茶叶产业是围绕地域特色形成的,集中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舒城小兰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志,对提升县域文化内涵,展示县域形象有着积极作用。
二、舒城县茶叶产业现状
据统计,舒城县2015年财政收入11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安徽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其中茶叶产业在创收中占一定比例。
(一)品牌建设
有“舒城小兰花”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省十佳名茶1个,市知名商标1个,其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舒城小兰花品牌价值由2010年2.2亿元人民币增至2014年5.8亿元,并呈增长趋势。
(二)茶叶产业规模
舒城县21个乡镇中有15个产茶,约5万户、20万茶农,现有6.6万亩茶园,均通过无公害茶园产地认证。据统计,年产茶2000吨,产值1.2亿元,其中700吨名优茶,产值8000万元。
(三)产业化水平
全县有2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3个县级龙头企业,20个茶叶企业产值达100万以上。全县有180多家小兰花加工企业,700台套现代化茶叶加工机器,执行“舒城小兰花”茶省级地方标准,年加工茶叶1500吨。
(四)产品开发
近年来,舒城县通过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舒城县农业局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加小兰花产品科研、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着力于开发茶叶新品种和拓宽茶叶深加工范围。
(五)经营销售
全县6处茶叶初级市场,约130家茶叶经营企业和个体户,1000多人从事茶叶销售。县内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茶叶企业85个,拥有出口权企业2个,年精制出口绿茶4000吨,创汇1000万美元。
(六)政策引导
主席和总理曾分别视察舒茶和舒城县茶业生产,并给出指导性意见。舒城县及各镇政府也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以各种形式的政策调控来积极促进。
三、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互动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要使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对县域经济呈正态影响,就要使地区特色产业的自身特点、发展需求与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舒城小兰花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融合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度不高
虽然舒城小兰花创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但一直缺乏品牌保护意识,直到2008年,“舒城小兰花”证明商标才正式得到核准注册,而一直以来,“舒城小兰花”对品牌宣传不足,严重影响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二)龙头企业少,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舒城茶叶产业是舒城县传统产业,多数茶叶加工企业是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受传统习惯以及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现有企业大都理念旧、实力弱、规模小、技术落后、自我发展力不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小。由于龙头企业少,很难进行产业的市场调控,也无法站在产业链角度审视和预测自身发展,使得舒城小兰花产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技术落后、设备简陋,质量良莠不齐
相比于国内外知名的茶叶企业,舒城小兰花产业运营的组织化、标准化和清洁化程度都较低。大部分茶农文化水平不高,对茶叶的生产制造缺乏科学知识来指导,大量家庭小作坊加工设备简陋,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没有系统的制作规范,导致各作坊与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出来的成品质量良莠不齐。
(四)产业链不完整,茶叶深加工不足
目前,舒城县极度缺乏专门的茶叶深加工、茶叶产品开发企业,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舒城小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茶叶产业带来的花茶、红茶等深加工产品占据了茶饮料的市场份额,对传统茶叶产品带来了一定影响,所以深加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效益低。
四、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加强舒城县茶叶产业品牌建设需要茶农、加工企业、经销商以及政府等同步努力,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茶叶品牌建设,同时以品牌建设带动质量和销量的全面提高,真正使茶叶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一)树立品牌意识,进行品牌建设
安徽有着丰富的茶叶种类,但随着各地茶叶加工水平提高,茶叶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发展舒城小兰花产业必须以独特、鲜明的茶叶品牌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舒城小兰花茶因兰花般的形态和香气成就了其独一无二的特质,要围绕“舒城小兰花”这一注册品牌,制定细致的品牌推广方案,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严格按照省级地方标准规范生产技术,遵守产品质量标准和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进行生产、加工、经营,实行“标准、品牌、标识、监管、宣传”统一监管制度,从根本上进行品牌建设。
(二)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要求下,茶叶分散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茶业发展,所以舒城县必须扩大现有企业规模,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的“四位一体”生产经营体系,形成茶叶产业链,在每个环节确保茶叶的优良品质。同时融合舒城县茶业企业中影响力较大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形成具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茶叶集团,以品牌为推动点,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推动茶叶产业高效、有序的发展。
(三)加大技术支持,引导产品品牌纵深推广
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产品销量是品牌建设的目标。要在全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要切实增强包括茶树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的规范化意识,做到茶树种植良种化、茶园管理科学化、茶叶生产无公害化、茶叶加工机械化、生产厂房清洁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以及营销网点化。同时,加大技术、管理及营销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培养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促进舒城县茶叶生产水平提高。
(四)延长品牌产业链,推动茶叶深加工及第三产业发展
积极拓展茶叶深加工领域,优化茶叶产品结构,使产业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以茶叶产品深加工产生的附加值推广茶叶品牌,进而提升市场占有额。同时大力发展茶文化,举办各类茶事活动、发展茶旅游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普及工作,向外宣传推广舒城特色的小兰花茶。
(五)加强政府调控,为茶叶产业品牌建设护航
政府要做好服务保障角色,积极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做好招商引资,必要时采取政府调控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业和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有序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充分调动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如提供展会、博览会、交易会、研讨会等平台,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广小兰花品牌,增强外界对舒城小兰花茶的了解,并带动茶叶销售,增加产值。品牌建设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舒城小兰花区域品牌是发展舒城小兰花产业,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可以看到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及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长期科学的谋划、合理开发建设,才能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与积极的影响,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李晶晶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淑琴.对县域经济特点和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6(8):74-77.
[2]李贤葆、袁先宏.舒城小兰花中国名茶之乡———安徽省舒城县[J].中国茶叶,2010,11.
[3]管曦.以品牌大宗茶推动茶叶消费[J].中国茶业,2011,10-11.
[4]袁先安.舒城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茶业通报,2013,02:69-70.
- 上一篇:地市级电视台农村栏目品牌建设探讨
- 下一篇:中小物流企业品牌建设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