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12 10:50:34

导语:科学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摘要】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将思政元素融入科学传播课程可进一步发掘课程的思想内涵,更好地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为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要进一步挖掘科学传播理论中的思政元素,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与科学传播理论教学深度融合,在科学传播的具体实践中树立党性、人民性、真实性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

近年来,以课程思政为主旨的教学改革通过挖掘其他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彰显了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更好地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立足新时代,科学传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通晓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同时也要侧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前,科学传播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与课程思政脱节的情况,在理论教学中对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在实践方面也缺乏将课程思政的指导原则贯穿教学过程的具体策略,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需要进一步激活科学传播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与科学传播理论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在科学传播课程设计中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

一在科学传播理论教学中凸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价值引领功能

随着社会对科技的依存度加深,科技成为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科学传播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全面、理性的态度来认识科学,形成更加完善的科学素养。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传播中的“为谁传播”“传播什么”等关键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传播的作用机制以及公众科学理念的形成机制背后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探索和优化科学传播策略。[1]1.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对科学传播发展进行反思在科学传播理论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解释力和适用性,进而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传播有效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例如,一般认为科学传播先后经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三个阶段。科学普及是科学传播的早期范式,这种观点认为,公众对科学的质疑源于科学素养缺乏,因此要给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随着公众对科学活动的参与和反思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方式,科学传播转向了科学家与公众双向互动,也从单纯的知识维度转向了多维度的文化建设,从关注科学事实转向了关注科学的价值维度,逐渐呈现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理念和反思性的特征。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把握必须根植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科学传播所承载的有关科技伦理、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文化等维度都需要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探索来理解。2.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视域下理解科学传播途径科学传播相关理论是基于科学技术发展模式与社会文化背景构建的,面对不同国情与不同发展阶段,科学传播的目标和内涵不能一概而论。在教学中应结合身边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变革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结合中国的科学传播现状来思考如何选取适合的科学传播策略,进而在工作中扎根中国本土科学传播的具体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基于当前中国在应急科普上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主体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深化对科学传播模式与机制创新的认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境下,面临着时间紧、问题新并且缺少研究基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科学普及权威可靠、时效性强的优势脱颖而出。因此选择哪种具体传播形式和策略要取决于现实情境的需要,要因地制宜探究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实际的科学传播路径和策略。[2]

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科学传播实务课程教学

科学传播人才承担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与使命,是公众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活动的领路人。科学传播实务课程的设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养成教育为主线,围绕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将党性、人民性、真实性的理论原则落实到科技舆情应对的具体实际中,[3]促进专家与公众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模式。1.培育学生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站稳科学传播立场科学技术本身不涉及意识形态,但科学传播是对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对社会影响的传播和诠释,是社会上对相关科学议题的各种态度、情感、观点和意见的再次加工和传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其中,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在科技传播实务课程中,要以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科学传播创作是以对党和人民负责为前提的“负责任的创新”。新闻工作者的创作必须建立在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用作品激浊扬清,引导公众客观理性认识科学。要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超越个人或者特定人群的狭隘立场、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考量,站在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科技热点背后的深层意义维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诠释。2.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科学传播的作用科学传播包含着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回应公众科技诉求的责任,其“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新闻观中“人民性”的核心内涵高度契合。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需要在理解科学的同时更加理解公众,精准服务于公众的关注点。科学传播是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科学传播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可进一步激发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职业使命感。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在科学传播实务课程教学中融入国情教育,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查,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型科学传播人才。[4]3.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呈现科学形象,推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准确阐释科学理念应以客观全面地呈现科学形象为基础。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记者明辨真伪,提高对事件的判断力,科学新闻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科技传播工作者还需要挖掘科学的更多方面呈现给公众,促进全社会形成全面、理性的科学文化氛围。要培养学生深刻认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工作。在科学传播实务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关注科学上的成功和突破,也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把握和审视当今的科学发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5]

三总结

加强科学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要从内容和方法上深入发掘思政的切入点。一方面,应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视域融入科学传播的理论教学,引导学生立足中国实践的本土案例,以科学传播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基础辩证地审视科技信息传播的作用机制以及公众科学理念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要将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贯穿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性、人民性、真实性的理念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内涵,实现科学素养的培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Ziman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J].Science,Technology&HumanValues,1991(16)

[3]〔美〕希拉·贾撒诺夫,杰拉尔德·马克尔,詹姆斯·彼得森等编.科学技术论手册[M].盛晓明,孟强,胡娟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MertonRK.TheSociologyofScience[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

[5]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的灵魂和核心[J].新闻爱好者,2016(1)

作者:高衍超 李君 黄萍 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