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的科学教育诠释

时间:2022-12-27 11:49:58

导语:当代儿童的科学教育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代儿童的科学教育诠释

本文作者:张铭工作单位: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好奇心是听障儿童探究世界、了解世界的内部倾向力和动力,能激发听障儿童对科学现象感兴趣。在大班组织“天气现象——雨”活动中,让听障儿童带着好奇心去观察水开了时,水壶的盖子扑扑往上跳、壶上冒着“白汽”,亲临体验当白气遇上冷的玻璃会凝结成水滴,由此解释天上的白云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汽”,雨滴就是“白汽遇冷凝结成的水滴”,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愉快情绪,并与同伴分享。这样听障儿童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又培养了对科学现象感兴趣的情感。

科学提问,灵活指导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向听障儿童提出科学问题,是指导听障儿童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听障儿童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联系以往经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听障儿童思考。可以运用5W1H来提问,一W是“What”即“你看到了什么?”二W是“Who”即“谁发现了?”三W是“Where“即“你在哪里发现的?”四W是“Why”即“为什么是这样?”五W是“When”即“你什么时候发现的?”一H是“How”即“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要耐心观察听障儿童的操作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独立发展空间,而不急于要求听障儿童讲出答案。

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科学活动发展

科学探索活动是听障儿童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为听障儿童探索创造条件。首先教师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应该是: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关心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多组织听障儿童去户外亲近自然科学,观察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如:夏季,让听障儿童了解天气炎热特征,观察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变化,倾听蝉鸣和雷声等。听障儿童十分感兴趣,这种学习效果是室内所达不到的。第三,感知觉是听障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而在科学活动中,应用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获得经验更具体更形象。如:托班学习“食物——酸、甜、苦、辣”活动中,采用图片传授各种食物名称,并让孩子亲口品尝,切身感受,使听障儿童感知能力扩大发展。

利用“区角”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听障儿童在区角活动中是一种非正规的科学活动,它是正规科学活动的延续。如:正规科学活动中,“蝌蚪变成青蛙”、“中国餐具——筷子”、“小蚕”等让听障儿童置于区角去探索、发现,给听障儿童较大自由度。此时,教师要当好引路人,在孩子探险的路上给予指导。实践证明,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听障儿童对科学的兴趣,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培养听障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看到听障儿童的可喜变化,我们为自己的收获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科学教育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