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3 11:16: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建设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建设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建设论文

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迅速。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群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数十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或正在全国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哲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宗教学、民族学、教育学原理等多个学科已建成为特色学科。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在人才队伍方面,学校已经拥有一支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学缘关系好、创新能力强、学术视野开阔、事业心特别强的文科教师队伍。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拥有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古典文学家霍松林教授、民族学家周伟洲教授当选为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历史学家赵世超教授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尤西林、郝文武等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00多人在全国性或陕西省各类学术组织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其中担任会长、副会长或秘书长20余人。一大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等中青年教师已在学术界脱颖而出。

三、学术影响进一步提升,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年均30余项,2014年又有新的进步,全年获得42项国家社科基金(不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12位次。同时,承担国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在增强。2010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8项。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影响,获得同行认同,相继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三等奖多项;获得陕西省人文社科奖第一、二等奖占陕西省的1/3;一些服务社会的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有些成果直接被吸收进入政策层面。

查看全文

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论文

一、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回顾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助性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查看全文

科学救援下的科学建设论文

1影响科学救援的因素问题

1)缺乏权威的统一的应急协调指挥机制:①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现阶段虽已经有了较健全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但发生事故后的程序常是自下而上逐级汇报、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影响了救援的及时性。②应急救援力量的指挥和协调基本局限于各自领域,条块分割,没有完全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当发生重特大事故,发生涉及多种灾害或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特大事故时,仅靠某一部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会显不足或有限;临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往往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于协同作战,不利发挥整体救援能力。

2)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低:①缺乏区域性的、针对不同事故特点的“国家级”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大多依托企业,在救援队伍建设上标准低,装备配置千篇一律、集中度差、先进性不够,造成相应救援措施不能及时到位,人力投入多而效果差。②专业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程度偏低(整个救援领域一般为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大学生都很少,更不用说研究生、博士生),救援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足、救援专业知识面不广;造成许多具体救援工作仅靠经验,而理论性指导不够。③救援理论研究滞后。在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研究事故防范的多、研究事故救援理论的少,造成事故抢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发生事故后的发展规律难以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从而影响决策、延误时间导致事故扩大[2]。

3)公众救护意识淡薄,救援知识匮乏:①表现在事故现场人员救援知识缺乏。很多事故一开始只是一般性的小事故,由于现场人员救援知识太少、意识淡薄,缺乏自救、互救的常识,使小事故演变成大事故。②表现在事故救援的决策者救援知识储备不足。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代替专家决策,以盲目的人力投入代替技术装备的作用,造成救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发生次生事故,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4)救援装备水平较差:①对救援装备的投入不够。很多单位和领导认为,救援装备长期不用、属于闲置浪费,本单位和本区域不会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救援装备投入不足,装备配置不足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②救援装备配置存在成套性差、针对性差、质量低的现象。近几年,救援工作受到重视,政府和企业投入的救援装备力度加大;但在实际操作中针对本区域事故特点的高、精、尖救援产品较少;甚至一些部门单纯为节约资金,购买一些低劣产品,浪费大量资金;装备不能实现系列化和系统性配置,难在救援中充分发挥作用。③救援装备的研发滞后。由于救援装备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救援设备需求量小、经济效益低,救援装备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发,造成救援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落后。

5)科学救援的决策体系不完善:①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不强,动态管理不够。目前各类应急预案内容千篇一律,普遍性强、针对性差,缺乏针对本地区本行业事故特点的措施,可操作性差。而且预案一旦编制完成,不进行动态管理,不能根据新的危险源及时补充完善,对事故救援的指导性差。②常见的救援行动往往以行政命令代替专家决策,很难形成现场救援专家决策支撑体系。③救援指挥与现场实施脱节,特别是一些复杂、危险的事故,决策人员往往不能深入到事故第一线,凭听汇报和主观想象去决策。救援队伍往往不能参与到救援决策中,只能盲目被动服从,难以达到预期的救援目的[3]。

查看全文

科学合理利益建设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的好处;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利益调节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群体利益日益彰显、利益观念日渐增强、利益冲突错综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不协调、非理性致富手段盛行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摘要:利益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打破传统分配模式的格局,构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论文关键词:利益关系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

所谓“利益协调机制”,是指在社会系统变化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制度和发挥其功能的作用方式。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的好处。它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利益尤其是切身的物质利益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发展状态。而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则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查看全文

理论建设科学观创新论文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相关原理,理论创新可有四个检验标准是: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形成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党理论建设上的创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科学发展观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查看全文

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

一、中学生档案的特点和作用

1、辅助教育,促进管理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档案反映了已完成的教育活动的成果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成果进行完整的显现河视为学生在学校进行受教育活动的凭证以及参照意义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观念、思路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学校教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教师能够利用档案的记录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具体详细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肩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2、全面展示,因材施教

学生的档案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有了一个完整的展示功能,将学生的历史信息完成的呈现。广义上来说,学生的档案展示了学的知识能力、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展现。从深层面来讲学生档案将学生的学习的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进行一个完整的展现。从长远的眼光来说,学生的档案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经历各个阶段进行了良好的展示通过了解、分析池能够看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学生档案也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评估进行了一个良好的尺度把握工具肩助于学生的自我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自主的找到衡量自身综合能力的基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整体的能力提升。

3、引导调控,承前启后

查看全文

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科学协调论文

摘要:党中央提出以“五个统筹”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统筹和协调”就是要解决矛盾,化解冲突。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科学问题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演化问题

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又对规划当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施雅风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水资源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他认为西北干旱区在20世纪处于气候干旱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而乌梢岭、日月山以西的西北西部地区于80年代末出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现象。2005年6月在兰州“科学与中国”报告会上,他进一步明确了如下观点:“未来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结合冰川融水增加,则西北和青藏高原径流量或地表水资源量也存在增加趋势,西北东部与黄河源区已持续多年的干旱现象将会转入多雨的丰水期,但还不能确切预估转向湿润的具体年份”。

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从80年代末呈增加趋势已得到气象和水文资料的证实。但关于温度升高后蒸发的变化趋势则有不同的认识。一些研究认为陆面蒸发量会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蒸发会下降。特别是对气候暖湿(或暖干)转变导致的内陆河流域两个水源地——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对山区总径流变化的综合效应,仍需深入探讨。

查看全文

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论文

(一)当前德育科学化进程中的三个误区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查看全文

科学指导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摘要:当前国内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阵营日趋式微,亦有许多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门真正的政治学科。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解读并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马克思主义的建构和马克思主义的善待四个方面进行严谨的论证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政治学而且还是一门政治科学。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现正指导并将长期指导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政治学当前国内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阵营日趋式微,亦有许多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门真正的政治学科,更遑论政治科学了。据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项对政治学科教材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在所调查的93种政治学科教材中,只有5部教材的书名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命题命名(其中国内著作4部,外国译著1部)。而笔者在苏州大学图书馆查阅的189种有关政治学科教材中此类教材更少,只有蓝英著的《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史》和王沪宁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的逻辑》两部。窥一而知万,上述统计数据充分显示出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视程度日益降低,也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政治学的地位正日益受到以西方实证主义研究为代表的政治学流派的严重挑战。因此,在当今社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解读并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系统的思想观点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其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1]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马克思主义一直被各国无产阶级阶级确定为指导思想并指导着各国无产阶级阶级革命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处的社会背景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应有地位的争论较为激烈。如何正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对于清除各种错误观点,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思维的向度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座富矿,如何对其进行解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方法按照不同的思维向度划分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解读是马克思主义全能论。此种观点断章取义照搬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某种观点,机械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实践,其收效甚微,同时产生负面效应,反而让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如“中国”时期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就是该种论点的典型代表。第二种解读是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此种观点近年来甚嚣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时展的需要,应坚决予以摒弃而代之于西方实证主义政治学,此乃典型的西化学者的观点,其实质是要全面抛弃马克思主义,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八九反革命暴乱”就是这种观点的极端外在表现。第三种解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论。[2]此种观点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整个政治学领域内加以宏观地考察,体现了一种科学的观点。这种解读将马克思主义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政治学原著表达的相关政治思想,观点和学说。限于实际的运用和人们认识的局限因素,后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著作断章取义,并未真正融汇贯通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政治学思想,此乃历史的时代的和人的认识局限性造成的。因此,有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未真正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或身后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后人对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理解和放大,积极向社会扩展,推广应用,主要表现为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铁托主义、金日成主义、卡斯特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各自的国家成为官方的指导思想,发挥着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溢出,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我们应承认,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真正贴近马恩的实际思想解读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棵大树,扎根于西方的土地,其枝叶已发展出欧洲的范围。第三种划分的科学性在于较为客观具体,有的放矢而又不失之于空泛。同时又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中所作的贡献,做到中西兼顾,全面考量,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准确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位。二、从科学的高度出发定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证得出。在论证马克思主义是否是政治科学之前,我们应先界定政治学和政治科学的定义。一般意义上而言,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在当代政治学科的研究中,对政治学的定义主要有如下观点,即国家政治学,道德政治学,法律政治学,管理政治学,分配政治学,政策政治学,权力政治学等七种。此种划分由于观察角度不一样,其研究的侧重点亦不同,缺乏对政治学从宏观上的整体把握。笔者认为,德国政治学者列奥·斯特劳斯对政治学的分类或许更为恰当,也代表了当前西方政治学界对政治学科分类的主流划分走向。他按照政治学家从事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即是运用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的标准将政治学划分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3]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原本都指政治学,是一回事。随着哲学与科学的分野,便有非科学的政治哲学和非哲学的政治科学之分,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坚持事实与价值相分离,主张社会科学必须将自己的研究范围严格限于事实领域,应用经验或自然科学的方法,以从中求的确定无疑的规律,从而否定了以前政治学界以价值判断区分政治学与非政治学的方法。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成为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因此,在西方政治科学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主流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判断某种思想是不是科学,应该是不失之为公正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科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终结,给无产阶级指明改变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具体条件和途径的一般规律。它首先是一种涉及到国家理论和社会改造的政治学说,其学说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让无产阶级获得整个世界”。这种国家主张和社会理想的主题应归属于政治哲学之类。[5]马克思主义在立足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分析中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统计工具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从历史,经济,阶级等方面进行严密论证,从中高度抽象地概括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必然规律。[6]这种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融为一体的研究方法,符合西方实证科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定义,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形成了科学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三、从内容的角度出发建构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对其理论体系划分大致有两种。第一种观点是传统的划分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划分。另一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顺序来划分。第一种观点即按传统划分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7]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第二种观点即按时展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特殊和马克思主义一般。[8]按照列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一般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或称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特殊即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被他们的拥护者所坚持并发展的思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两部分,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各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实现各自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般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特殊;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国家简单相加之总和可能大于或小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小于的情形是指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各取所需,并不能真正充分挖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部资源。大于情形是指各国在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原著包括: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政治学原著;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或身后的继承者的著作,主要包括列宁、斯大林、、邓小平、和等人的有关政治学著作;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有关著作。该流派代表人物主要以西方非官方机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为主,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二种划分的最终结果导致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官方马克思主义”和“学界马克思主义”两种,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表明马克思主义正摆脱“御用主义”镣铐的桎梏,恢复其自身的社会科学性,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科学,那么,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其应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呢?四、从创新的态度出发善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自生生不息的社会实践。[9]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将进一步丰富,它的一些结论也会过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10]笔者认为,无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如何变化,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时都应从创新的高度出发看待马克思主义。1.应当系统地善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行动理论,是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11]马克思主义充分地吸取了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和一些基本理论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我们既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去孤立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格格不入;也不能形而上学地去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个别结论,实用主义地用经典作家的个别观点去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其他观点。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公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人类社会除了阶级斗争之外也存在着其他的政治公理,不能把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成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背离。2.应当历史地善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产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决不能用今天的现实去裁剪当时的理论,否则就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误解。例如,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私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采取鼓励措施,对合法的资本收益采取保护政策。对此,我们既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倡导私有制、市场经济和资本收益,就断定我们的改革措施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反过来去挖空心思地论证,马克思当年的理论中就包含着对私有制、市场经济和按资分配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来反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3.应当开放地善待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实践,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开放的视野考察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从理论上说是发现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从实践上说是为了解放全人类。[12]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同样也必须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解释能力上,而不是对某个国家的特殊发展规律的解释。相应地,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实践中,不仅要用某个国家的具体实践,而且要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发展现实来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用开放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另一层意思是,应当兼收并蓄,充分借鉴和善于吸取世界各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研究成果,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应当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其合理的成分。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门政治学而且还是一门政治科学。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科学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理论盲目争论的误区,还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的本来面目,集中精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简明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乔耀章.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纵横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3][美]列奥·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4]刘惠恕.中国政治哲学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王沪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俞可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1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查看全文

科学规划建设新农村论文

1前言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2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