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3 11:16: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建设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建设论文
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迅速。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群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数十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或正在全国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哲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宗教学、民族学、教育学原理等多个学科已建成为特色学科。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在人才队伍方面,学校已经拥有一支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学缘关系好、创新能力强、学术视野开阔、事业心特别强的文科教师队伍。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拥有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古典文学家霍松林教授、民族学家周伟洲教授当选为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历史学家赵世超教授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尤西林、郝文武等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00多人在全国性或陕西省各类学术组织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其中担任会长、副会长或秘书长20余人。一大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等中青年教师已在学术界脱颖而出。
三、学术影响进一步提升,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年均30余项,2014年又有新的进步,全年获得42项国家社科基金(不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12位次。同时,承担国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在增强。2010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8项。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影响,获得同行认同,相继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三等奖多项;获得陕西省人文社科奖第一、二等奖占陕西省的1/3;一些服务社会的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有些成果直接被吸收进入政策层面。
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论文
一、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回顾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助性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科学救援下的科学建设论文
1影响科学救援的因素问题
1)缺乏权威的统一的应急协调指挥机制:①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现阶段虽已经有了较健全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但发生事故后的程序常是自下而上逐级汇报、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影响了救援的及时性。②应急救援力量的指挥和协调基本局限于各自领域,条块分割,没有完全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当发生重特大事故,发生涉及多种灾害或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特大事故时,仅靠某一部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会显不足或有限;临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往往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于协同作战,不利发挥整体救援能力。
2)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低:①缺乏区域性的、针对不同事故特点的“国家级”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大多依托企业,在救援队伍建设上标准低,装备配置千篇一律、集中度差、先进性不够,造成相应救援措施不能及时到位,人力投入多而效果差。②专业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程度偏低(整个救援领域一般为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大学生都很少,更不用说研究生、博士生),救援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足、救援专业知识面不广;造成许多具体救援工作仅靠经验,而理论性指导不够。③救援理论研究滞后。在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研究事故防范的多、研究事故救援理论的少,造成事故抢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发生事故后的发展规律难以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从而影响决策、延误时间导致事故扩大[2]。
3)公众救护意识淡薄,救援知识匮乏:①表现在事故现场人员救援知识缺乏。很多事故一开始只是一般性的小事故,由于现场人员救援知识太少、意识淡薄,缺乏自救、互救的常识,使小事故演变成大事故。②表现在事故救援的决策者救援知识储备不足。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代替专家决策,以盲目的人力投入代替技术装备的作用,造成救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发生次生事故,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4)救援装备水平较差:①对救援装备的投入不够。很多单位和领导认为,救援装备长期不用、属于闲置浪费,本单位和本区域不会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救援装备投入不足,装备配置不足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②救援装备配置存在成套性差、针对性差、质量低的现象。近几年,救援工作受到重视,政府和企业投入的救援装备力度加大;但在实际操作中针对本区域事故特点的高、精、尖救援产品较少;甚至一些部门单纯为节约资金,购买一些低劣产品,浪费大量资金;装备不能实现系列化和系统性配置,难在救援中充分发挥作用。③救援装备的研发滞后。由于救援装备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救援设备需求量小、经济效益低,救援装备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发,造成救援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落后。
5)科学救援的决策体系不完善:①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不强,动态管理不够。目前各类应急预案内容千篇一律,普遍性强、针对性差,缺乏针对本地区本行业事故特点的措施,可操作性差。而且预案一旦编制完成,不进行动态管理,不能根据新的危险源及时补充完善,对事故救援的指导性差。②常见的救援行动往往以行政命令代替专家决策,很难形成现场救援专家决策支撑体系。③救援指挥与现场实施脱节,特别是一些复杂、危险的事故,决策人员往往不能深入到事故第一线,凭听汇报和主观想象去决策。救援队伍往往不能参与到救援决策中,只能盲目被动服从,难以达到预期的救援目的[3]。
科学合理利益建设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的好处;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利益调节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群体利益日益彰显、利益观念日渐增强、利益冲突错综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不协调、非理性致富手段盛行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摘要:利益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打破传统分配模式的格局,构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论文关键词:利益关系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
所谓“利益协调机制”,是指在社会系统变化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制度和发挥其功能的作用方式。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一
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的好处。它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利益尤其是切身的物质利益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发展状态。而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则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理论建设科学观创新论文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相关原理,理论创新可有四个检验标准是: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形成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党理论建设上的创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科学发展观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
一、中学生档案的特点和作用
1、辅助教育,促进管理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档案反映了已完成的教育活动的成果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成果进行完整的显现河视为学生在学校进行受教育活动的凭证以及参照意义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观念、思路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学校教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教师能够利用档案的记录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具体详细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肩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2、全面展示,因材施教
学生的档案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有了一个完整的展示功能,将学生的历史信息完成的呈现。广义上来说,学生的档案展示了学的知识能力、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展现。从深层面来讲学生档案将学生的学习的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进行一个完整的展现。从长远的眼光来说,学生的档案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经历各个阶段进行了良好的展示通过了解、分析池能够看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学生档案也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评估进行了一个良好的尺度把握工具肩助于学生的自我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自主的找到衡量自身综合能力的基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整体的能力提升。
3、引导调控,承前启后
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科学协调论文
摘要:党中央提出以“五个统筹”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统筹和协调”就是要解决矛盾,化解冲突。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科学问题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演化问题
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又对规划当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施雅风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水资源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他认为西北干旱区在20世纪处于气候干旱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而乌梢岭、日月山以西的西北西部地区于80年代末出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现象。2005年6月在兰州“科学与中国”报告会上,他进一步明确了如下观点:“未来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结合冰川融水增加,则西北和青藏高原径流量或地表水资源量也存在增加趋势,西北东部与黄河源区已持续多年的干旱现象将会转入多雨的丰水期,但还不能确切预估转向湿润的具体年份”。
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从80年代末呈增加趋势已得到气象和水文资料的证实。但关于温度升高后蒸发的变化趋势则有不同的认识。一些研究认为陆面蒸发量会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蒸发会下降。特别是对气候暖湿(或暖干)转变导致的内陆河流域两个水源地——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对山区总径流变化的综合效应,仍需深入探讨。
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论文
(一)当前德育科学化进程中的三个误区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职教集团科学建设论文
1科学建设职教集团
1.1建设职教集团主要涉及内容
(1)统一教学、实训和就业。统一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管理模式。统一实习、实训方式与内容。统一安排就业指导和推荐。(2)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享,信息共享。(3)师资培训和交流。高职院校为中职培训教师。中职学校之间或高职院校之间进行教师交流。企业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实践岗位。教师到企业实职锻炼,实职岗位有技能型、管理型,甚至部门经理。职业院校为企业开展多层次员工培训。企业委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讲座,委派技术工人到学校指导实习、实训。(4)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开发和改革,开展校企论坛。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最新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协作组织招生。院校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制定生产工艺设计、营销策略,帮助企业诊断问题。院校之间进行教学交流,共同组织技能竞赛。
1.2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及类型
(1)组织架构:以专业、行业为纽带,相关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成立指导委员会对集团建设进行指导,职教集团设理事长会议,理事长会议下设秘书处和教学、校企培训、招生就业等委员会。(2)集团类型集群式:集团区域特征明显,市、县职教园区内职业学校资源共享,教学和管理模式统一,吸收当地相关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集合式:由高职院校牵头,3加2的高职对应中职学校参加,相关企业加盟,共同组建职教集团。集团式:具有较行业性和专业性,集团主要以专业为纽带开展合作,由高职院牵头,多所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加盟。根据开设专业性质,一个学校或企业可以同时参加多个集团,各集团成员单位可以相互交叉。跨区域式:以专业和行业为纽带,跨省组建。
1.3职教集团宗旨
肉牛产业科学建设论文
一、对发展肉牛产业的认识
以皓月集团为例,皓月集团自筹建以来,在省、市历届党委及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怀下,特别是省市畜牧部门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走过了15年发展历程,业已发展成为集六大产业于一身、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五个第一领先地位的现代化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如今,皓月集团已是集“国际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清真第一品牌”、“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于一身的品牌企业。2007年皓月集团的牛肉分割标准认定为全国肉牛行业分割标准,实现了一流企业出口国标。产品已出口至23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九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已累计带动了以长春地区为中轴、覆盖吉林省、辐射黑龙江、辽宁、内蒙东部等210多个乡镇、21.5万农户、近百万农民从事养牛业,每年“过腹转化”粮食与秸秆750余万吨,农民养牛增收20多亿元,使农民不离村、不离乡,就能增收致富奔小康。企业始终秉承“诚信为民”的经营理念,时刻本着诚信是根基,质量是生命的原则,从未给农民打过一个白条,从未给员工晚发一天的工资,在银行一直都是3A信用企业;为破解“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对肉牛全产业链的认识
1997年,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针对吉林省农业资源优势特点,提出了“建设十条龙、打造食品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我们公司有幸成为了“十条龙”中的“牛龙”,张德江书记亲自抓,不仅把我们公司定名为皓月,而且帮助规划了“四条腿学赶四个轮子”的发展目标。皓月人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化道路,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现已成为肉牛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熟食加工、生物制品加工、皮革加工以及物流配送、活畜交易、职业教育和旅游观光等相关多元一体化经营的跨省及跨国的肉牛全产业链企业集团。一是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皓月集团始终坚持以“产业报国、奉献社会,发展养牛事业,带动全省农民致富”为已任,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出发点,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的五统一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养牛事业,使与皓月合作的养户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为破解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巨大贡献。皓月公司与养户的合作中,一贯遵循诚信、让利、服务的原则,按时付牛款,从不拖欠,即使在“非典”育肥牛市场低迷时期,为了履约,皓月按合同收购,导致企业损失达两千万以上。皓月主动承担市场风险,坚决讲诚信的做法赢得了养户信赖,皓月被国家工商部门授予“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在收购价格上,皓月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即当签约价格高于出栏时的价格时,按高于现行价格的签约价格执行,若签约价格低于出栏时的价格,则按高于签约价格的现行价格收购,使养户售牛的价格总是最高的,最大限度的维护养户利益。为了促进肉牛的养殖和流通,企业在长春、永吉、蛟河、东丰等地建设了6个养殖示范基地,广泛的开展与农户合作养殖育肥牛,从而使公司与农户结成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盟。皓月集团还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半封闭的牛羊交易市场,每周二、五、日开集,集均上市量达到5000头以上,成交率超过90%,为养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促进了肉牛养殖业和市场流通,带动了养牛事业的发展。皓月牛羊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集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牛源集散中心。皓月集团建设自己的养殖基地,开办牛羊交易市场,目的是和广大养户开展更加广泛的养殖合作,为养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农户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下,致富增收。在和养殖户合作发展养牛事业上,皓月集团更是以养户的利益为重。二是以反刍动物饲料加工为主的饲料产业。饲料产业上承种植业,下承养殖业,是农牧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是农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中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无公害饲料基地建设是无公害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源头之一,也是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肉牛及反刍动物的无公害、规范化饲料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皓月集团依托吉林省丰富的粮食资源,已经开发和研制了涵盖浓缩饲料、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系列产品,以方便指导农民科学养牛,保障牛肉的品质,逐步形成了具有皓月特色的饲料品牌。“倾力打造中国反刍动物饲料品牌,奠定营养型饲料领军地位”,一直是皓月饲料产业追求的目标。三是以肉牛屠宰为主的牛肉初加工产业。皓月集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的原则,主厂区生产布局由中、法、德三国专家联合设计,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荟萃了以德国伴斯公司为主的世界11个国家27个厂家先进设备的精华,工艺流程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整个屠宰加工过程应用了包括幻觉引导、旋转定位、机械剥皮、自动劈半、分级制冷、骨髓分离、胆汁提取、肠衣制作等多项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整个加工过程按照国际高标准设立6道检疫检验关和21个卫生控制点,就连空气都要经过严格消毒。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真安乐福利屠宰方式,既科学又人性化,牛没有应激反应,不产生有害激素,因此肉质格外鲜美,体现生灵与生态的和谐。四是以清真熟食加工为主的牛肉深加工产业。追求健康、营养、方便是二十一世纪全世界人民对饮食消费的总体趋势。具有清真特色的熟肉制品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穆斯林世界中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市场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皓月熟食是皓月肉牛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一环,已经开发各种清真熟食制品四大系列三百多个品种,包括袋装熟食系列,含高温熟食制品、低温熟食制品、绿品康汤类产品;休闲食品系列;散装熟食系列;速冻熟食制品系列。未来皓月会在加大生鲜食品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增加熟食产品的开发力度,打造皓月产品的熟食品牌。五是以生物制品加工为主的生物产业。生物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中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人类认知程度的不断深入,利用新资源,开发新的保健食品以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饮食的需要,将是21世纪保健食品的一大趋势,中国保健品市场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潜力。皓月集团正是利用肉牛屠宰过程中所产生的牛骨、牛血、牛眼球、牛肠等牛副产品为原料,延伸产业链发展生物产业,例如:利用牛血提取血红素,利用牛小肠粘液和牛肺提取肝素钠,利用牛毛生产水解蛋白,利用牛骨提取明胶、硫酸软骨素等等。企业遵循从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生物药品的分步发展战略,形成了四大产品系列:保健食品系列;营养食品系列;生化药品系列;药品及保健食品原料系列。六是以皮革加工为主的制革产业。中国正处于国际皮革工业转移的中心,发展迅猛。吉林省皮革加工企业很少,其中具备皮革精深加工能力的企业基本空白,而作为肉牛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延续,皮革精深加工是产品附加值大、效益突出的行业,且这个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安置大量农民工,并创造高额的附加值。皓月集团利用自身丰富的优质皮革资源,倾力打造皓月国际皮革工业园。该园区已被列入吉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又是被中国一汽集团纳入汽车坐垫的配套厂家,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增值潜力。皓月集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近二十年风雨历程,企业抓住了历史机遇,战胜了诸多困难,历经定点屠宰、规模化屠宰、全产业链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坚实的迈上了亿元级企业、十亿元级企业,达到了百亿元级企业规模。实践证明,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打造全产业链条,走产业化的道路。
三、对当前制约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实施农机购置补偿政策以来,全国农机总动力快速增长,牛的役用功能逐步被农机所取代,同时,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劳务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民退出了肉牛养殖业。此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实施的“封山禁牧”政策也使母牛养殖户失去了适宜的饲养环境,增加了养殖成本,最终放弃了母牛养殖。母牛养殖是肉牛产业最基础的环节,由于这一环节利润小、收益慢,再加上近几年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很多农户逐渐放弃养殖母牛,大量的能繁母牛被淘汰,出现了能繁母牛存栏量全国范围的大幅下降和犊牛、架子牛严重紧缺的现象。随着肉牛供求矛盾的不断凸显,导致牛肉价格一路攀升且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国家政策性支持和资金支持不足,导致肉牛养殖、防疫、流通等环节难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比如国家对肉猪和奶牛都有重大财政资金支持,使生猪产业和奶牛产业发展较好。肉牛养殖业单单依靠企业和农户的投入来滚动发展,根本无法抑制肉牛产业萎缩的趋势。以普通养殖户为例,肉牛养殖投入增大、周期又长,部分农民建上牛舍就没钱买牛,而且金融服务部门又介入困难,造成养殖风险加大、经济效益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