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教学建设论文
时间:2022-03-10 09:24:09
导语:国际视野下的教学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教学特征
反观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教学,它们在具体活动中所采取的手段虽然丰富多样,但其共同特点是努力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具体来说,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教学表现出了以下五方面的特点:第一,它们能以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课堂讨论、口头汇报、提问等形式,而不是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第二,它们重视课程作业的作用,以课程作业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自主寻找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最佳方法;第三,它们注重通过师生互动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借此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它们强调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从而使学生不但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有所进益,还能促进他们认同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宽其国际视野;第五,它们在提供传统的图书资源基础上,积极建构网络学习平台,为其深层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为了实现“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目标,中外合作大学必然要在教学上借鉴已有的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经验。这种借鉴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要结合中外合作大学的特殊性,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中外合作大学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不是纯粹的西方大学,也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大学,而是处于中西文化交界面的具有高度国际性的大学,因此它可以“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1]。也许有人会说,现今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学已经具有较高的国际性了,它们有高度国际化的师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并几乎代表着国际学术界的最高水平。然而,无论这些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地位如何,它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都是一种“外向型”的单向度模式,即较为注重将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向外推广,以使别国认同和接受[2]。因此,虽然它们对异质文化也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但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其最终结果也可能是用西方文化将异质文化的负载者逐渐同化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而不是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与对方进行对话与互动,因此其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西方化,还未达到真正的国际化的境界。然而,中外合作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类似的跨境大学的存在使建立一种真正的国际化大学成为可能。因为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者是中外两所大学,这意味着中西方文化至少能够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对话。虽然这些中外合作大学在学术上大都由外方主导,但其毕竟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受到中国文化在校园内外的渗透和包围,因此很难说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国际化的关键点在于“双向流动”或“多向流动”,而中外合作大学中中西方合作者在法律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上大体等值的现实,恰恰能够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一个平台,反映到教学上就是在促进学生深层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国际性,也就是要以国际视野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使学生具备更加完备的国际素养,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二、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教学建设的措施
(一)课堂教学引入文化视角
中外合作大学在教学方面一般都会全套引进其外方合作高校的课程,但要成为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大学,则必须要超越对国外课程的简单复制,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中西方在知识体系上的差异,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科技文化知识的价值负载性。目前,一些中外合作大学已经以通识课程为突破点,在课程内容中引入文化视角。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按照中国对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要求开设关于宪法、法律、公民道德、国情等内容的课程。”根据这项要求,一些中外合作大学在成立之后就面向中国学生开设了这类反应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课程。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开设了一门《中国文化课》,该课程是在中国一般大学的“两课”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其较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淡化了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强调从文化的视角来探索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互动过程,比较其特色优劣,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理性、清醒的认识。
(二)课程作业增加国际问题
就深层学习来说,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要使学生真正实现深层学习的关键还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课程作业的引导下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不但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够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作业中增加国际问题,是实现教学过程国际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时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的选择除了要受学生的思维习惯、性格特点的影响,还要受学习任务本身的影响。因此中外合作大学如果在布置作业时安排更多的与国际问题有关的内容,则可以将学生的视野从国内引向国际,让学生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国际实践能力。在课程作业中增加国际问题的形式可以根据作业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常见的形式是撰写论文、阅读资料、做练习题和写研究报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对某一国际问题的看法,而想要提出中肯而又有见地的看法则必须大量阅读相关的图书和资料。有时,教师也可以直接以要求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或文章的形式布置作业,从而为学生日后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一些以练习题形式布置的作业,除一些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其他社会文化性较强的问题都可以放在国际化的背景中来呈现,或者让学生比较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所面临的不同境况。对于研究报告或一些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论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国际问题作为其研究主题,并指导学生选用恰当的研究方法,遵循严格的研究程序从事研究工作,发展其成为国际问题研究者的基本素质。
(三)师生互动提高跨文化性
提高师生互动水平不但有利于改善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各类项目和活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展其实践能力。因此要成为现有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在教学中的普遍做法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为中国学生提供更多与外籍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机会,以突出教学的国际性。在实践中,中外合作大学已经普遍做到了师资队伍的高度国际化。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这所中外合作大学现有学术教师400多名,其中80%是外籍教师,且所有的学术教师都要持有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3]。这样对于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来说,只要他们参与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免不了与外籍教师接触和互动,无形中就提高了跨文化沟通能力。此外,中外合作大学除了让学生与外籍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交流,还通过外籍个人导师的形式在课下为学生制造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但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获得帮助,还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学到与外籍人士的相处之道,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四)实践活动渗透国际维度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具体包括社团活动、参与学生管理活动、见习实习活动、社区服务、团队研究项目等多种活动。这些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与不同人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其深层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想要建成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必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这就要求学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更多的国际维度,使学生们对国际环境和国际事务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许多中外合作大学都成立了模拟联合国协会,该组织是从学术的角度对联合国进行模仿,旨在让参与者了解世界时事,探讨有关国际关系的话题、外交与联合国的议程等。该组织对于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非常有利,它除了能够促使学生关注国际大事,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国际价值观并锻炼其国际实践能力。[4]除了这种以学生社团活动进行的课外实践活动,一些中外合作大学还与外部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实践或研究项目。此外,国外的一些企业也经常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商学院合作,通过有学生参与的商业展览活动或调查活动,来了解中国市场的行情,从而一方面帮助外国企业为进入中国市场打开局面,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与国外企业的接触机会,使他们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行情,强化其国际意识。总之,中外合作大学和国内一般大学相比拥有更加国际化的校园,与国外高校及社会有着更加深入的接触和合作机会,它更应该有效地利用其国际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国际维度的课外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不但有国际化的观念,还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国际活动能力,真正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五)网络平台加强海外联系
与国内的一般大学相比,中外合作大学的特征是它与西方大学保持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其外方合作高校的很多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从而拓宽了这类大学的学生的海外沟通渠道。这些渠道除了学生与外籍人士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包括网络沟通渠道。例如,许多中外合作大学与其外方合作高校以及外方合作高校的其他海外校区共建网络学习平台,从而将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学生连接成一个整体。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该校为了促进师生的教学交流而构建了一个Moodle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除了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上传和下载相关资料之外,还可以发挥博客的作用,使宁波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的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总之,中外合作大学的跨国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为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提供较大助益,它不但能够拓宽学生深层学习所需要的资源,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较高的国际性,增进中外合作大学教学活动的国际化水平,推动其不断地向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目标迈进。
三、结语
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目标,这种大学不但应该具有与一般世界高水平大学一样的教育质量,而且还应该具有更显著的国际特色,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自己的基本目标之一。作为大学的核心工作,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教学活动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即不但像一般世界高水平大学一样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还具有更加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相关条件和措施渗透到基本的人才培养环节中去。
作者:孙珂单位: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心
-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教学建设论文
- 下一篇:电力安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