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水污染控制研究

时间:2022-06-10 11:00:21

导语:建设工程水污染控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工程水污染控制研究

[摘要]滞洪区建设工程属于生态类水利建设工程,特点是涉及面积广、工程点分散、主要环境污染产生于施工期等。本文以淮河流域重点滞洪区建设工程黄墩湖滞洪区调整与建设工程宿迁市境内工程为例,通过对施工期水污染源产生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滞洪区施工过程中水污染控制措施,并对水污染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此给后续工程及其他类似项目的水污染控制提供借鉴和经验。

[关键词]滞洪区建设;水污染;控制措施;应用效果

历史上我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水系因排水不畅,洪水出路少,洪涝灾害更频繁[1]。黄墩湖滞洪区位于沂沭泗水系骆马湖西侧,是为确保骆马湖防洪安全,保护骆马湖下游耕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立的。滞洪区作为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分蓄超额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在防御流域大洪水、保障中下游重要城市和重要防洪地区的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滞洪区又是区内居民赖以生存的场所[2][3]。因此,黄墩湖滞洪区的建设对于防御流域洪水、保障流域防洪安全、改善区内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基本情况

黄墩湖滞洪区为2009年《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淮河流域确定的21个滞洪区之一[4],界于黄、淮之间,位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骆马湖西侧,本文以黄墩湖滞洪区调整与建设工程宿迁市境内段工程为例,阐述了滞洪区建设过程中水污染控制措施及应用。宿迁市境内工程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位于皂河镇和黄墩镇,涉及河流主要包括中运河、邳洪河、黄墩小河等,重点保护区为中运河(宿豫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主导生态功能为水源水质保护,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本工程的特点包括:涉及区域面积大较大;以线性工程为主,施工战线长;分段施工、各道工序相互交叉,建筑物和撤退道路较多,各个工程点十分分散[5]。据此,对该类工程的水污染控制,应在充分调查和了解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和采取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经济性的处理处置措施[6]~[7]。

2.工程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滞洪区防洪工程及滞洪区安全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共包括1处堤防加固工程、16条撤退道路工程、4座桥梁工程、6座穿堤涵洞和22座穿路涵洞工程等。滞洪区防洪工程包括废黄河北堤堤防加固工程,复堤长度470m,堤顶防汛道路1.0km;穿堤涵洞工程,拆建穿堤涵洞6座。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包括撤退道路工程,撤退道路共16条,其中新(改)建撤退道路8条、扩建撤退道路8条;拆建、新建桥梁工程4座;穿路涵闸工程,穿路涵闸22座。

3.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涉及中运河、废黄河、邳洪河和黄墩小河等,中运河(京杭大运河)、邳洪河为列入《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河流,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的Ⅲ水质标准。对照《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本项目涉及的中运河段属于中运河(宿豫区)清水通道维护区。

4.施工期污废水产生情况分析

滞洪区建设工程污染物主要产生于施工期,施工完成后的非行洪期无污废水产生,施工期产生的污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其中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源包括泥浆水、基坑废水、机械冲洗含油废水。一是桩基泥浆水含有一定量的微细泥颗粒,且具有一定的黏度,主要污染物为SS。因其悬浮物含量较高,若溢入自然水体,会造成水体悬浮物含量大幅提高。二是基坑排水分基坑初期排水和施工期经常性排水。施工期排水采取设置地表明沟排水的方式。初期排水是排除土石围堰内的基坑存水,主要污染物为SS,悬浮物浓度相对较低;经常性排水是由降水渗水和施工用水等汇集的基坑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用水、围堰渗水及雨水等,悬浮物浓度一般为2000mg/L,且废水呈弱碱性。如果直接将基坑排水外排,将使水体悬浮物含量及pH都有所增加。三是机械冲洗含油废水因各施工区施工机械定期检修和冲洗产生,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含油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附近水域,进入水体的含油废水在短时间内难以降解,会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污染。

5.水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污水,根据施工人员食宿安排包括施工项目部生活污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本工程因本工程各个施工点十分分散,且单个工程的工程量不大,现场施工人员多数来自当地,所以未集中施工营地,只集中设置了2处项目部,项目部用房租用当地民房,租用民房配有化粪池,因此生活污水的处理不需要再另行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对桩基工程产生的泥浆水如何处理,环评和设计阶段未明确说明,根据工程搅拌桩和砼灌注桩工序实际情况,泥浆水先储存于泥浆池,循环回用于自身工序,只有桩基施工完成后需要废弃多余的泥浆水。一般泥浆水的处理有自然沉淀和机械分离两种方法,对于泥浆水产生量大的项目应配置泥浆脱水干化设备处理,但本工程的泥浆水产生量并不大,若配置泥浆脱水干化设备处理既用处不大又造成浪费,因此建议不必设置干化处置设备,通过设置泥浆池和沉淀池处理。基坑废水主要产生于涵洞、桥梁等构筑物建设工程中,因各个构筑物比较分散,产生的基坑废水难以集中处理,因此根据各个工程点基坑废水的产生量应设置沉降池进行处理。对于冲洗含油废水,环评阶段提出在每个施工区设置小型隔油池处理;设计阶段提出在机械停放场设置沉沙滤油池。考虑到本工程很多单体工程施工点机械设备用量少,无集中机械停放区也不进行机械冲洗和检修等,检修废水的排放量小,且呈间歇性排放。为避免成本无效增加和资源浪费,只在机械设备集中停放区按设计要求设置沉沙滤油池,在无集中停放区的施工区域不必设置隔油池设施,但要落实含油废水的统一收集收运措施,做好含油废水不外排。

6.水污染控制措施实施情况

生活污水方面,项目部产生的厨房泔水使用泔水桶收集,其他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有的化粪池,泔水收集后用于家畜饲养,化粪池由当地居民自行清理后用于农用。泥浆水方面,根据项目情况,在桩基工程外围设置围堰,防止泥浆水外流,并设置了泥浆池和沉淀池对泥浆水进行沉淀处理。经沉淀后的上清液有两种去处,一是循环回用于自身工序;二是回用于场地洒水。沉淀池剩余的沉渣干化后转运至弃渣场。基坑废水采取设置沉降池进行处理,将沉降后的出水回用于工程其他工序及场地洒水,沉渣干化后运送至弃渣场。冲洗含油废水方面,在机械设备集中停放区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小型沉沙滤油池,并在四周布置排水沟。在无集中机械停放区的工程区,对于零星产生的含油废水配置含油废水收集桶进行统一收集,集后定期运送至沉沙滤油池处理。

7.水污染控制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水污染措施的选用及应用,本工程的生活污水,泥浆水、基坑废水、冲洗含油废水均得到了合理处置,未排入周边水体,有效保护了周边河流水质。为避免建设过程中施工污废水对清水通道维护区的影响,除了施工期控制以上污废水排放,同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清水通道保护区设置警示牌及宣传牌;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在保护区范围内严禁设置施工场地,也未设置临时弃渣、弃土场地;施工后对施工迹地已经进行了植被修复和植被补偿等[8]。采取了以上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清水通道维护区未造成明显影响,施工期结束后水环境可逐步恢复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综上,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废水均得到妥善处置,未外排,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没有造成影响。

8.结语

滞洪区建设工程为生态类建设项目,滞洪区建设工程水污染物主要产生于施工期,非行洪运行期无污废水产生,水环境保护方面应重点关注对水环境保护区的影响。根据滞洪区建设工程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环评阶段和设计阶段提出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实用性与节约性原则,优选具备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工程施工阶段,应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尤其加强对水环境保护区的管理和防护措施,杜绝污染物排放,以确保水污染控制措施及其他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本工程建设不利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过程对水、声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在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本工程既是防治洪涝灾害的兴利工程,又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良性发展的环境工程,不存在明显制约工程实施的其他环境问题。黄墩湖滞洪区调整与建设工程是一项防灾和减灾水利工程,也是维护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一项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可提高项目区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有利于改善治理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戴秋萍,韦姝.江苏省淮河流域洼地治理工程创新举措浅析[J].中国水利,2020(23):40-41.

[2]侯传河,沈福新.我国蓄滞洪区规划与建设的思路[J].中国水利,2010(20):40-44.

[3]宋豫秦,张晓蕾.中国蓄滞洪区洪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途径[J].水科学进展,2014,25(6):888-889.

[4]耿永强,夏成亮,许生.宿迁市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探讨[J].治淮,2019(4):48-49.

[5]周松涛.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工程水污染问题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2):243-244.

[6]苏东辉,庞晓露,姚德飞.水利水电工程环保竣工验收调查内容与重点[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483-487.

[7]闫俊平.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12(1):71-75.

[8]夏萍娟,陈芳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景观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Z1):103-105.

作者:杨慧萍 单位:南京龙悦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