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刍论
时间:2022-09-17 03:50:09
导语: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刍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廉政生态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现状以及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高校党风、校风、师风、学风的真实写照。加强高校廉政生态建设,是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创新举措、保障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深化高校立德树人理念的必然需要。依据生态系统多样性、整体性理论,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具体应体现在理念、行为、制度、风气等四个维度。高校应着力从加强教育引导、抓住监督环节、扎紧制度笼子、打造廉洁文化等四个方面开展廉政生态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内涵价值;基本原则;实践路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廉政风险和挑战。当前,加强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高校廉政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加强廉政生态建设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政生态,助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内涵意蕴
1.新时代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基本内涵。高校廉政生态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发展软环境的集中反映,是高校党风、校风、师风、学风的真实写照。高校廉政生态建设作为新时代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崭新理念和具体要求,是以反腐倡廉新常态的要求为导向,以生态学系统、协同发展理论为依据,顺应实际而凝聚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校园风气的总和。高校廉政生态建设重视人们在腐败预防和治理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旨在通过廉政生态系统的调节、净化和革新,实现对各种腐败消极现象的净化和消除。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主体是高校干部和师生员工,客体是各种层次、不同程度的腐败行为,以及可能诱发腐败的事物或现象。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即通过加强廉政和纪律教育,提高干部及师生员工的党风廉政意识,提高他们的腐败免疫力,净化高校环境,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政生态,最终达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应然状态。2.新时代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价值意蕴。首先,高校廉政生态建设是高校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创新举措。高校廉政生态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整体利益为核心,通过构建体系化的党风廉政生态系统,净化高校整体廉政氛围,推动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高校基层延伸,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其次,高校廉政生态建设是实现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急剧扩张,基建、后勤、招生、科研等关键岗位权力和资源越来越集中,权力寻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透视高校一系列腐败现象,既有权力失控、行为失范的共性,也与廉政生态的失衡密切相关。没有良好的廉政生态,高校就无法形成优良党风、纯正校风、严谨教风和浓郁学风,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加强高校廉政生态建设,让崇廉尚洁之风涵养校园文化,守护高校这片“净土”,已成为箭在弦上的紧迫任务。再次,高校廉政生态建设是高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需要。新时代高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这要求教师群体强化自我约束,杜绝学术腐败,增强人格魅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通过教育、服务、管理的多向互动,促进全体师生员工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廉政教育“入脑入心”。要通过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净化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二、新时代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理论维度
高校廉政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运用系统化的思维方法,从理念、行为、制度和风气等四个维度厘清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框架。1.崇廉尚洁,弘扬廉洁价值理念。腐败行为折射出的是一个人正确价值理念的缺失。当前,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不仅是对党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全党全社会价值理念的考量。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必须根植廉洁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不敢腐”“不想腐”,这既要不断健全完善有效管用的长效机制,还要构建起廉荣贪耻的价值理念,重塑我们的价值观。[1]高校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应大力倡导廉洁价值观。高校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廉洁价值观的表率。教师要以成为“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培育良好师德师风,做到廉洁从教。学生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固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明辨是非,认清行为底线红线。高校党员干部要明规矩、知底线、守纪律,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现实的诱惑和严明的纪律之间,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教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思想道德底线,爱岗敬业,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学生要恪守诚信价值观,加强反腐倡廉实践。3.严以用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制度建设是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政氛围,除了依靠弘扬正确价值理念、坚守底线、明辨是非外,更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对权力进行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通过制度设计来明确权力的运行边界,通过制度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确保高校管理者手中的权力能够用之于发展、服务于师生。4.净化生态,营造清廉校园风气。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2]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维护高校政治生态,培育风清气正的校园风气。高校廉政生态建设,需要不断弘扬建设主体的正能量,推进廉洁价值观的不断内化,使建设主体形成廉洁品格,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高校廉政生态建设要求高校管理者积极弘扬崇廉尚洁的价值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师生坚守纪律和道德底线,做到干净用权清白做事,在头脑深处建立抵制腐败思想侵蚀的防火墙,以清廉正派的品行、务实担当的作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政生态。
三、新时代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1.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堤坝。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关键在于廉政生态建设主体的自觉。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有重点的教育,引导高校师生传承和践行高校廉洁价值观,将廉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高校领导干部是关键。高校管理者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是服务广大师生。在工作中,高校领导干部相较于广大师生更熟悉反腐倡廉的政策措施、了解腐败滋生的成因土壤、辨识反腐斗争的发展形势。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自我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次,广大教师要积极作出表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高校廉政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育人者必先自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强对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职称评聘相结合,开展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廉政教育,将教育者的廉政教育前置[3],使教师群体锻造师德、端正师风、廉洁从教,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增强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激励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作表率。再次,青年学生是廉政教育主体。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宣讲动员。对于非毕业班学生,要引导他们夯实理想信念,牢记各类校纪校规和法律制度,提高反腐倡廉意识。对于毕业班学生,应引导他们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筑牢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2.抓住监督环节,实现“清淤”目的。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承担廉政生态建设的链条功能,串联起各相关部门,专业、权威、高效地推进监督工作,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一是要推进关口前移。要以加强节日期间作风建设为抓手,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发信号、打招呼,不断进行提醒和监督,保持整治“四风”问题的高压态势。要加大对高校干部人事、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招生录取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基建工程、物资采购、图书教材和后勤服务的招标监督工作,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要结合实际,推动开展巡察、检查工作,对下属单位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民主集中制以及领导干部廉政自律和作风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有效落实。二是要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要严格贯彻执行党纪法规,抓住“关键少数”,聚焦“六大纪律”。准确理解和运用“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询问提醒、谈话函询等方式,早发现、早提醒,早控制、早化解,切实抓苗头、管小节,严在前面、严在日常。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贯彻“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履行好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和使命。3.扎紧制度笼子,构建预防机制。规范、科学、有序的制度体系是保障良好廉政生态的根本。必须扎紧制度笼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构建“不能腐”的预防机制。要注重顶层设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等特点,匹配各学校办学实际,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要严格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高校廉政生态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要注重风险防控,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坚持事务和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制订全面的干部师生员工行为规范,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和自律意识,优化党风、校风、师风、学风,净化高校教育生态。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列出权力清单,排查廉政风险点,制订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内控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各个环节的流程管理和监督制约,形成有效防范廉政风险的监控运行体系。4.打造廉洁文化,拂动校园清风。深入开展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促进高校师生养成廉洁价值观,着力构筑“不想腐”的思想堤坝,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一是积极把高校廉洁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编纂廉洁文化教材和读物,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掘廉政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校园廉洁榜样,创建富有特色的高校廉洁文化品牌,积极发挥先进文化在高校廉政生态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二是充分整合运用新媒体资源。既要守好传统媒体阵地,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全面地宣传校园廉洁文化。利用校刊校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开辟廉洁文化教育专栏,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廉政生态环境。深化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定期党风廉政建设动态,围绕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分层开展形象生动的“微课”建设。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实践。加强与地方公检法机关的互动,建设廉政教育基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廉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王新民,王少伟,陈治治.从“不敢”到“不想”有多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09-29(1).
[2]赵才勇.十八大以来我国廉政生态建设的新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8).
[3]姜建忠.新时期高校提升廉政风险防控实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7).
作者:颜奇英 王国聘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 上一篇: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 下一篇: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路径探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