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高校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03 08:28:02
导语:文化自信高校文化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弘扬以及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推崇和肯定,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昌盛的基础和前提。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发挥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成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针对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高校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文化建设;思考;分析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代表了一种社会形态、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支撑。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汇聚地,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应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要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文化自信教育,并且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开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发挥高校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1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数千年的传承,高校作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职能。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可以提升教职员工的文化自信程度和文化意识,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起到塑造和教育作用。
2基于文化自信,建设高校文化的积极意义
2.1社会意义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前沿阵地,需要承担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创设优秀文化环境、创造国家民族文化的重任。首先,高校作为人才和知识的汇聚地,高级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以及派在校园中占据较大比例,文化自信建设可以促使高校内部所有教职人员形成统一的文化共识,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校园中得到发扬和传承。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认同,创新当代的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发挥优秀文化的指导价值和作用。其次,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尤其随着网络文化的盛行,各种盲目跟风或受蛊惑群众的不良行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了巨大影响。基于文化自信,建设高校文化可以通过学习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抵御西方思潮的侵袭,防止西方的文化精神、宗教势力以及社会制度观念在我国社会恶意渗透,让广大师生铭记历史、坚定信仰,保证校园文化环境的纯洁性。
2.2育人意义高校的文化环境和校园氛围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关系。文化自信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组成部分,在社会新形势下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通过文化自信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向学生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促使学生认知国情、了解历史,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锋。高校通过文化自信建设,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提高鉴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1注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理论精的工作队伍,是建设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高校需要给予队伍建设以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有效举措,加强队伍建设。首先,高校需要提升重视程度,积极从教职员工中选择学历高、职称高、素质好的现代人才充实到工作队伍中,对其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将文化自信建设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以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其次,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和熏陶,提升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进而为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正能量奠定基础。
3.2深化育人功能高校教师队伍成员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很多老师都有留学经历,在教育领域或者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和造诣,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因而广泛受到学生们的关注和钦佩。因此,高校需要发挥他们的个人魅力,深化文化自信建设的育人功能。首先,高校需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文化自信建设搭建科研平台,提供给其充足的管理、教育以及科研资源,调动其参与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引领并激发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其次,要注意思想反馈,利用学习培训以及各种交流讨论等方式,对学生开展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自信心,进而在教育中养成学生的先进文化、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最终将高校打造为培育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3.3开展实践活动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注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最有效、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将文化自信教育落实到校园中。首先,以加强文化自信、体现时代精神、传播优秀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富有文化气息的实践活动,如诗词朗诵、戏曲表演、传统绘画、文化摄影,以及通过观影,了解史实,加深学生对历史选择的理解等活动来更深刻地教育学生。其次,要积极举办具有较强学术性的文化活动,例如学术讲座、文化创作、座谈讨论等活动,鼓励和激发学生以个人专业为立足点,积极融入和挖掘民族文化。高校要大力扶持、积极推广,将教育工作和民族文化自信养成充分结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术素养,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先锋。最后,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资源,例如展板、广播、校报以及宣传栏等,对文化自信建设活动开展目标性以及实质性宣传,让广大师生通过多种渠道加深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在校园中形成凝聚力强大的文化自信环境。
3.4完善体系建设建设文化自信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以及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想要切实提升文化自信建设的工作质量,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将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充分结合。在文化建设中,高校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特色,认真探索和创新,以实践活动为支撑,善于总结,在工作中形成长期坚持、完善的工作体系,促使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保证文化自信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5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对于信息技术并不陌生,高校要利用他们的特点,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互联网中,在抵御西方负面思潮的同时,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首先,高校要加大信息设备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网络设备,以文化自信为核心,将其融入到网络建设中,搭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建设网络平台,将其作为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工作的窗口。其次,要建立以及完善网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及时更新宣传内容,设置多元化的网络模块,例如“批评建议”“民主监督”以及“政协提案”等模块,广泛收集师生对文化自信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就一些重大决策和热点问题开展调查,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信息。最后,要将互联网作为舆论引导的前沿阵地,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利用微信、微博以及QQ等社交平台,对师生进行文化教育,帮助其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4结语
当代中国的飞速发展进步是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在此背景下,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需要发挥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播作用,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以文化自信为主题和重心,在工作中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进、不懈坚持,为国家培养并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能力强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江屏,杨泽泉.高校文化统战助力云南创建“示范区”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6):84-85.
[2]金更兴.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文化统战工作[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31-33.
[3]王强,杨哲.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文化统战建设新思考[J].才智,2016(12):132,134.
[4]林碧丹.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文化统战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83-84,88.
[5]吴萍,陈思敏.文化强国战略视野中高校文化统战工作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264-265.
[6]周能寿.试论高校文化统战的特点及其实践[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21-23.
[7]陈静宇.新时期高校文化统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34-37.
[8]黄子响.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背景下的高校文化统战工作创新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5):1-3.
作者:潘麦玲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 上一篇: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研究
- 下一篇:商业银行数据审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