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策略
时间:2022-02-27 09:53:40
导语: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及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地方涉农高校还需立足现有基础,汇聚多方资源,夯实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校地共建各类科技服务基地,开展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活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汇聚师资力量,构筑基地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团队;加强基地文化建设,以一流大学文化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进程。
关键词:地方涉农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发展策略;“双一流”
地方涉农高校在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人才、解决地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是地方涉农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阵地,科技服务基地建设,旨在协同校地资源,将基地打造为服务型师资队伍建设、校地人才培养、强化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和传播先进教育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地方涉农高校依托形式多样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致力于推动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强化服务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涉农人才、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服务“三农”、弘扬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列为主要建设任务。可见,地方涉农高校加强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与发展,契合了国家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尽管大多数地方涉农高校没有纳入首批“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但是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地方涉农高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优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双一流”建设战略势必会对地方涉农高校建设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也会对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双一流”建设视角,分析和探讨地方涉农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的建设发展策略。
一、立足现有基础,汇聚多方资源,夯实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中,地方涉农高校应立足自身现实条件,积极并有所为[1]。实践教学环节在地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严重“短板效应”,实践平台缺乏及实践资源不足是“短板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年来,地方高等涉农院校在为解决“短板效应”不断努力[2]。近几年,地方高等涉农院校纷纷利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平台,开展区域性综合性服务示范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分布式农业服务站等为“三农”服务科技基地建设,深化了校地合作与校企合作,整合和汇聚教学科研资源,集聚了高校涉农学科力量,争取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拓宽了一些资金渠道,补充和强化了相应的师资力量,为学校达成“一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3]。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在充分考虑安徽省各区域生态区主导产业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逐步在共建8个布局合理的主导产业试验站后,将本科生、研究生的实习实训、科学研究与调查、管理经营与创新创业等活动纳入基地建设内容,聚集校地多方人力、物力,打造了科技服务与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4];广西大学本着“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地方合作筹建了一批多功能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和村镇分布式的服务站等形式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为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在科技611服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和文化引领等几方面发挥了相应的社会服务功能[5]。现实中,相对于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涉农高校资源优势较弱,地方涉农高校应该立足现有基础,汇聚校地多方资源,进一步夯实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涉农高校要积极协调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深入推动地方政府、涉农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建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增强和巩固地方涉农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6]。要利用地方涉农高校知识、人才、科研及服务基层一线丰富经验等优势,让合作单位看到双方实现“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愿景,吸引合作共建单位的资金投入基地设施建设,为师生实践教学和学习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为科学研究和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为成果转化和农技推广提供优质的示范平台;要吸纳校合作单位人才资源到基地建设队伍,以弥补实践教学师资不足,增加服务工作的切实性。因而,地方涉农高校应视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为农科教学实验室的延伸,将其打造成集教学、科研和农技推广的重要基地和促进涉农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7]。同时,在基地建设与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地方涉农高校要在兼顾学校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基础上,通过学校在基地服务实践活动,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密切地结合起来,让政府和社会了解学校需求及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与能力,突出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在高校建设中作用。
二、依托校地共建各类科技服务基地,开展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活动
地方涉农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结,无疑为地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为学校师生启动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实践阵地,为培养应用创新型本科生和高层次应用型优秀人才开辟新途径。地方涉农高校理应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以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1.依托基地建设探索“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我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一流本科教育为重要基础,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以一流本科教育为重要支撑[8]。依托基地建设探索“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摸索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实践途径,应成为地方涉农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协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修订相关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并优化了相应课程体系,实施了“学校培养+基地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9]。新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有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在基地学习,在基地培养过程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教授相结合,突出实践、创新和创业三种能力的培养。安徽农业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上进一步明确校内和基地各自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在校内培养主授基础理论和实验内容,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放在基地进行,在基地培养时间必须达到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着重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两所学校在基地本科生培养育人模式创新教学活动中都进一步集聚了优质教学资源,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也挖掘了地方涉农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潜力。2.以提升基地科技服务成效为抓手,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有效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需要大量娴熟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地方涉农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为培养此类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当下,地方涉农高校与校外共建的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打通高校服务地方社会之路,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一些地方涉农高校通过与地方共建新农村科技基地,整合校地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农业科技服务成效明显,同时,利用基地资源为新农村发展培养培养了一批具有爱农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依托基地建设,地方涉农高校协同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教育实践,在培训地方基层农技人员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科技服务过程中结合基地资源安排学生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基地学习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科技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服务“三农”方面凸显了基地科技服务成效和实践育人成效。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实行“四双制”培养模式就是以新农村科技基地为平台进行探索的。湖南农业大学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基地目标,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和其导师视为构建新型农村综合服务模式的主要承担载体,依托新农村服务基地严格遴选“双导师”,实施并强化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双导向”培养,对理论考试及实践考查实施“双向考核”,研究生培养过程由校内和基地“双边监控”,既结合学校的区域特色、人才培养规律及科学研究实际,也调动了研究生对服务“三农”的认识与积极性,并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10]。今后,地方涉农高校仍要以提升基地科技服务成效为抓手,把科技服务成效作为在基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考核标准之一,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
三、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是高校“双一流”建设任务之一,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为地方涉农高校的农技成果推广提供了实战阵地。依托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地方涉农高校可以整合校内名学科力量和校外关系密切的机构力量与地方进行对接,协同创新和共建校地合作的科技服务体系,可让高校的农技科研成果信息直接供给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并实施推广。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十分缺乏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和可靠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高校科技成果与需求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成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桎梏,地方涉农高校依托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着力地解决这一现实困境,因而建设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本身就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的有效举措。从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现状来看,虽然国家政策思路明确,但实施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一头热”局面的不平衡状态还没打破,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在我国还是存在很多阻力和问题,其中政策实施乏力问题成为制约产教融合重要瓶颈[11]。地方涉农高校建设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利于教学、科研、生产工作三结合,利于地方政府、地方涉农高校、地方农业经营主体三结合,利于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从而可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浙江大学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打造成为校地紧密合作的纽带,将基地成果端与区域农业产业需求端联结一体,实现了科研、生产的无缝对接,打造了政产学研一体化运行的体系。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服务基地参与了120余家园区建设,对接服务了5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了500多项新品种、新技术,参与基地与农技推广工作的学生超过10000余人次,教师达4000余人次[12]。浙江大学将基地成果端与区域农业产业需求端挂钩,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服务基地参与园区建设,是高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突破高校“一头热”的局面,并形成了校地双赢的合作格局,为地方涉农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转化科技成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基地建设提升了高校涉农科技成果的产出、转化和推广成效,为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固定场所;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整合校地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互助共同体[13]。因此,地方涉农高校要以新农村科技服务为切入点,致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将自身建设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打开校地产教融合新局面。
四、汇聚师资力量,构筑一流的基地教学和科研服务团队
一流的学科团队,一流师资力量是高校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一流学术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地方涉农高校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充分发挥和彰显基地的育人、科研及服务功能,必须要汇聚师资力量,构筑卓越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团队。要依托基地建设聚拢校地人力资源,扩大基地教学科研服务队伍。一方面要在校内选聘一批职业道德高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具有高水平教学科研能力教学科研和服务指导老师,同时还要吸纳校外有丰富的社会服务、农业科技推广经验专家加入基地团队。另一方面改革和创新学校的激励评价机制。在基地工作的教职工的工作环境相对校内较为艰苦,当前的职称晋升条件、考核评价标准、科研成果奖励、相关福利待遇都不利于基地教学科研人员。一些学者在走访的大学发现,对在基地工作的高校科研人员,在如何确定基地服务形式及权重系数,如何科学计量基地服务工作量等方面,都缺乏明文的规定,势必影响基在教学科研人员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建构和完善调动基地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激励评价机制。基地教学的激励机制改革关键在于加快建构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注重成果的产出环境,教学科研人员在基地产出成果与校内的条件显然是有区别的,学校对在基地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考核指标应与校内人员有所不同。对科技成果的考核,重视实用技术的产出,对教学工作的考核要注重实践成果成效。此外,还要改革职称晋升制度,提高教学科研人员基地工作成效在职称评定中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因高校教师相当重视自己的专业技术职称,教师获得职称晋升是对他们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的重要认可和重要肯定,高职称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更高[14]。为此,对在基地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在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时,要视其在基地服务的项目、服务的时间和服务的效果为职称晋升中的重要支撑。
五、加强基地文化建设,以一流大学文化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进程
农业科技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依靠科技来发展农村经济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带811动。农业部2017年1月底出台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的发展目标。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当下新型职业农民稀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急需教育科学文化来支撑。地方涉农高校通过建设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组织和发展了大量师生到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当地区村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新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起到了带动和引领作用。因为,基地建设扎根区域环境,教师在教学科研及服务工作过程中,一边为农村传播科学技术,一边也为农民根植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物质文化。其中,广西大学在贫困地区特色科技产业服务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教师团队在服务过程不仅为乡村提供科学技术指导,还协同学校组织部、学工处等单位一起在乡村播种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思想意识,帮助农民集脱贫致富的思想聚焦到致力发展科学技术上,强化了村民科学致富、勤劳致富的价值观,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从而彰显了地方涉农高校教育科学文化的引领作用,高校的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功能在此得到了诠释。大学文化往往被视为高校的灵魂,地方涉农高校也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其大学的文化都应渗透在自身的教学科研活动与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层面,熏陶、感染、影响全校师生,并展现出文化育人的功能[15]。文化建设也是地方涉农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教学科研人员在基地服务的过程要把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和文化融入到基地教学科研及服务全过程中,形成基地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服务态度。结语地方涉农高校建设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协同校地资源,成为校地人才培养、强化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传播先进教育科学文化重要阵地,与我国高校的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相吻合。“双一流”建设战略也为地方涉农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机遇。因此,依托国家的“双一流”建设战略,通过校地合作加强对新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建设,可为地方涉农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条切实的路径。
作者:吕小艳 钟川 韦英明 单位:广西大学
- 上一篇:澎湃新闻品牌建设探讨
- 下一篇:高校信息化建设安全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