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ESP教学建设探析

时间:2022-11-14 04:23:13

导语:高校ESP教学建设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ESP教学建设探析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5G时代将至,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播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esp教学也应顺应时代需求,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促进ESP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ESP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依据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特点,分析移动互联技术对ESP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探索高校ESP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建设

[关键词]移动互联;ESP教学;建设

一、ESP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ESP的由来与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脑时代的来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一形势下,过去以国内需求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各国之间的贸易量不断增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新的主流经济模式,英语在推动各国商业往来乃至科学人文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越发不可替代,特殊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教学也因此应运而生。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引发了对英语技能的渴求愈发朝向应用化、高端化发展,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已经不能再满足企业扩张与国家发展的需要,于是教育行业开始寻求这方面的改革与突破,他们着眼于将教学重心由单纯的词汇、语法、口语学习转向为一些特定的领域或市场提供“定制服务”,但ESP教学也并非一项简单的服务选项,而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ESP教学的特殊性主要基于特殊场景的语料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了在应用性、先进性、专业性等方面突破EGP教学的桎梏,ESP教学必然需要高度还原真实场景、高度切合当代特征、高度满足培训需求的语料作为根基。学习者能够利用这些语料来学习特定领域中交流时的专业术语和特殊习惯,真实的场景还有助于加深记忆,让其更好地领会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二)高校ESP教学现状。ESP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设,包括英语国家(英、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和母语并非英语的国家和地区(阿联酋、泰国、俄罗斯、日本、中国香港等)的高等院校和相关语言学习学校等。很多开设ESP课程的大学还特别关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角度下对ESP的理论探究,还特别设置了TES(Teaching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相关课程和学位。以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大学中通常都会设置语言培训中心,其中包含ESP硕士学位课程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学生可获得如Post-graduateCertificateinESP、Post-graduateDiplomainESP学位证书。国外还有大量专门性的ESP期刊如ESPNews、ESPWorld、ESPToday、TheESPJournal等。基于ESP本身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因此被不少国家的教育部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很多企业也会将其用作日常培训的内容,为相关教师、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求职范畴。以非英语国家为例,ESP课程在日本的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课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见日本教育对ESP教学非常看重。例如,索尼这样的跨国公司均将英语作为办公和技术使用语言,很多产品说明、技术说明都是英语填写的。1996年,日本成立了专门的ESP研究机构JECETESPSIG和JALTN-ESP,并于1998年11月8日在Aizu大学首次召开了ESP会议。很多欧洲和亚洲整体英语水平等级较高的国家都已经把ESP教学作为大学英语中的必修课程,而EGP课程则是面向英语基础能力不足的学生,其他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学习ESP课程。中国的ESP教学起步较晚,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末ESP的先进理念就被引入国内,但由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基础较差,而当时的社会经济由于较为封闭也缺少对于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EGP教学比之ESP教学更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使得前者成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在改革开放步入20年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ESP教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终于推动教育界启动由EGP教学转向ESP教学的改革升级。进入21世纪后,中国很多高校都先后开设了ESP课程,其形式包括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等。当前,国内人力资源方面对于高端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以往那种仅具备单词、语法、基本口语技能这些基础知识的人才已经不能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在从业环境内的适应性也是每况愈下。因此,外语的教学模式急需改革创新,需要迅速向多维度、实战型的培养方向转型。教育部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一文中特别强调:从根源出发来看,外语应当以具有特殊技能的载体形式呈现,只有和其他载体相互结合后才能够被称之为专业。外语专业的革新要从传统的“经院式”逐步向更加多元化、复合型培养模式发展、创新。2010年1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发起并召开了《中国ESP研究》创刊研讨会,为ESP教学推广的加强和ESP教学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革新在各大高校的不断渗透和深入,ESP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作用也日渐显著。由于多种因素和条件所限,迄今我国各个高校的ESP教学仍存在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ESP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ESP教学的硬件建设亟待改善。ESP教学的基础在于硬件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语料资源与师资配备。中国的ESP教学改革起步已超过十年时间,但时至今日,即使在这一领域中处于领跑地位的高校里,依然很难找到一套科学设计、多样化、成体系的ESP适用教材以及更重要的配套语料资源。不同的大学在ESP教材设计上五花八门,互不相通。虽然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很难设计出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教材和语料,但如果不能以需求为导向而闭门造车或是生搬硬套国外的教学资料,就无法匹配中国学生和中国市场的真实现状,则培训和课堂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即使拿到国外已经成熟使用的原版教材,也需要根据我国具体的经济文化活动来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真实场景和文化背景,这样也才能够更加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当今时代,商业理念与社会文化被互联网浪潮不断刷新,因此也对ESP教学改革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文化,以不断对教学材料进行更新,以保持ESP教学对时代的适应性,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目前,社会上ESP的师资仍然依赖于教育行业的专业从业者,且以正规大学的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为主,辅以少量社会教育机构的职业教员。虽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但这两类教学者在ESP教学方面的天然缺陷仍不容忽视———普遍缺少其他行业的从业经历。英语教师虽然具备精湛的语言知识,但他们无法将自己和学生代入真实的ESP教学场景,因为大多数人从未真正参与过与公司进行的商业谈判,为患者听诊看病,或是在法庭打一场真正的官司等类似的具体而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因此,尽管他们可以运用大量的专业词汇,可以用标准的发音来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但却依然难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真实场景的专业英语教学。此外,由于习惯于传统EGP教学方法,专业教师在ESP教学时往往习惯于将关注重点放在专业词汇的教授与口语对话的流利程度上,而忽略了对于专业背景的介绍与行业文化的融合,所以ESP的教学目标很难达成。(二)ESP教学的资源仍十分有限。虽然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已经开始重视ESP教学的建设与推广,但实际上目前开设ESP正规课程的院校仍在少数,且有能力讲授ESP课程的专业教师也不多,这样就限制了更多的人获取ESP培训的机会。另外,渴望接受ESP培训的潜在目标,多集中在临近大学毕业或是已经工作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时间资源也十分有限,难以每天定时或是在一段时间内脱产参加ESP培训。因此,ESP教学供需双方的资源不匹配,进一步阻碍了ESP教学的正常发展。面临这样的困局,有必要重视如何合理利用和调配现有资源,来保证ESP教学能让多数需求者感到满意。

三、移动互联时代高校ESP教学改革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政策方面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线上线下融合及变革创新。规划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教育”进一步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现阶段高校ESP教学难以大规模展开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ESP教学由于其知识分散性、学生需求多样性等特点,不适合大规模集体教学;二是ESP课程需要教师既懂专业知识又要精通英语,这对高校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是很大的挑战。传统课堂“翻译+阅读”的授课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互联网时代微课、慕课等形式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虽更加灵活,但仍是以教师为主导,且仍无法克服教师水平和能力具有局限性的弊端。移动互联时代的ESP教学,充分利用互联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理念,突破传统时代、互联网时代的ESP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实现了ESP教学新时代下的创新性发展。现阶段,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移动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和动态化,有效促进了ESP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可以真正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ESP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高校ESP英语教学改革,适用的移动媒体平台有很多选择,现以“葱课”APP平台为依托,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高校ESP教学进行设计应用。硬件方面:葱课(CongAcademy)是一款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应用,做到由用户与老师交互决定课程内容,让学习回归本质,按照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提供课程。葱课改变了传统自上而下、由老师决定授课内容的教学模式,从个体需求出发,以MOOC思维、按需定制和AA课程为核心,提出自下而上的新学习理念。葱课的应用中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资料的选取,不同于传统时代的ESP教学,教材主要为纸质版形式,更新速度慢的特点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ESP教学,采用多媒体教材和课件,形式虽得到了丰富,但时效性较差。移动互联时代的ESP教材,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自身需求“按需定制”,更贴近实际场景,交互性、立体化效果增强,来源广泛,实时更新。移动媒体平台的教师不局限于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社会有经验的ESP专业人士都可参与进授课过程。ESP讲授者可以根据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借助平台来进行ESP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创造中来,由学生决定上课的内容,提高听课、讲课的效率和效果,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效用。软件方面:主要从教学设计展开。移动互联时代下的ESP教学改变了传统ESP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单一模式,也不同于互联时代仅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而是以“双主”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准备和课程创造中来,由学生决定上课的内容,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接近真实语言环境的创设,真正体现ESP教学以学生学习需求为课程指导依据的本质特征。另外,平台通过提供慕课、微课等新兴课堂模式的个性化ESP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善用碎片化时间、依赖网络学习的特点,进一步完善ESP学习过程,真正体现ESP教学自由灵活的教学特征,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运用和交流双赢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高校ESP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备课、讲课的资源在内容、方法和模式上也得到了极大扩充,与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随时进行沟通交流,获得关于教案及教学方法的灵感、想法,促进讲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授课效率的增强,可以有效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学创新,能够创造更活跃生动的课堂环境。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技术创新的应用,为高校ESP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ESP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了重要保证,让学习者能最大限度地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满足未来工作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严明,冯莉.国外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44-47.

[2]McdonoughJ.ESPinPerspective:APracticalGuide[M].London/Glasgow:CollinsELT,1984.

[3]HoWahKam.Meetingtheconmmnicativedemandsinacademicandprofessionaltrainingcurricula[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58-267.

作者:陈潇 单位: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