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试卷保密室建设论文

时间:2022-03-26 03:19:34

导语:高校试卷保密室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试卷保密室建设论文

摘要:目前,在新形势的背景下,高校试卷密室的工作人员压力较大,很难提高保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在保密室的建设与管理中。基于此,本文将以科学技术建设与管理方式、智能技术建设与管理方案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在新形势下高校试卷保密室的建设与管理的方式,旨在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试卷保密工作的科学性,进而保证高校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

关键词:高校试卷;试卷保密视频;智能技术

1前言

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智能技术在高校的试卷保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试卷保密室的可靠性、安全性,全面实现了技防、物防、人防一体化的保密目标。应用智能技术,能够在异常的情况下,精准地甄别、分析,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从根本上保障高校试卷保密室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2应用智能技术建设与管理试卷保密室

2.1视频浓缩技术。在高校的试卷保密室中,如果要对某一目标进行追溯,就需要对视频资料进行全部回放。在这一过程中采用视频浓缩技术不仅能够将无效的视频进行过滤,还不会遗漏关键的视频,能够有效地提高视频回放的效率与质量。在应用视频浓缩技术查找目标时,其步骤基本为:(1)对试卷保密室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全面检测,主要包括运动的物体、场景分割、背景建模等;(2)对检测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提取,同时结合轨迹提取的算法将原始视频中目标轨迹进行提取,从而得出轨迹集合;(3)对目标轨迹进行优化,实际上就是通过轨迹算法对得到的轨迹集合进行优化,得出轨迹的时间序列;(4)生成浓缩视频,结合轨迹的优化结果,拼接目标轨迹的背景图像、轨迹集合等,最终生成视频帧,再对其进行恰当的序列组合,即为有效的浓缩视频。在高校试卷保密室的场景中,基于对目标的提取、过滤等能够建立视频索引,能够实现对视频的随时浓缩、查看等,甚至能够将24小时的监控视频缩减为1小时,使保密室的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地看到保密室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而减轻了保密工作的冗余度。在应用的过程中,视频浓缩技术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性:(1)能够实现并发处理,并且可以对长视频文件的内容进行浓缩处理;(2)浓缩处理的时间较短,进行相当于原视频时长的10%-25%;(3)浓缩的视频较短,例如:1小时的视频可浓缩为十几秒;(4)操作较为灵活,在观看监控视频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速度,即设定视频对象的展现密度;(5)能够将视频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不仅能够设置对象框,还能够标注时间戳;(6)视频摘要的输出较为便捷,也就是以视频文件的方式输出;(7)浓缩视频能够与原视频之间实现互动,通过视频索引播放原始视频。2.2图像分析预警技术。图像识别、内容能够对高校试卷保密室的监控视频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即通过DSP技术、智能算法、前端摄像机之间的相互结合,对摄像机进行智能分析,智能提取监控区域中的异常信息,为保密工作提供保障。在应用图像分析预警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并构建数据传输、储存等,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区域监测技术。实际上,区域识别技术就是通过对高校试卷保密室周围的情况进行全面侦测,如果发现附近出现可疑人物,就会立即触动报警器,同时报警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为工作人员采取行动提供参考。同时,系统会将视频中的可疑信息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上传。将区域检测技术应用在高校的试卷保密室监控中,能够使值班的工作人员在手机、电脑等终端接受报警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最终进行应急处理[1]。(2)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就是根据目标人物的脸部特征,对视频流或者输入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并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此人脸信息。如果高校试卷保密室的管理系统中存在人脸,则就会将人脸的面部器官、大小、位置进行显示,同时将其与系统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与分析,进而准确地识别目标人物的身份信息。通常情况下,运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流程为:采集视频图像、提取人脸图像、定位人脸、人脸信息预处理、查找身份与确认身份。

3应用智能技术建设与管理试卷保密室的基本方案

3.1智能值守方案。在高校的试卷保密工作中,为了能够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率,需要制定具体的值守方案,进而实现试卷保密室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高保密工作的可追溯性、可靠性,进而在保密的根源上起到震慑作用,全面推动高校考试的公平性,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在当前的高校试卷保密工作中,其管理状态、方式较为滞后,无法有效地控制试卷的流转过程,甚至对异常情况取证、追溯都存在着诸多不足。在一次的考试中,保密室的工作人员需要三天至五天的工作周期,并且需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值守,每六小时回一次监控视频,极大地增强了工作强度。例如:某省在2017年的高校考试中,共计启动了130个试卷保密室,并对每个保密室安装6个摄像头,如果需要工作人员值守4天,那么就会生成3200个小时的监控视频。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力限制,长时间对单一的视频进行分析,必然会产生视觉疲劳等问题,降低注意力,进而影响试卷保密室的安全性。因此,在应用智能技术的建设、管理高校试卷保密室的过程中,可以制定以下方案:(1)基本要求。在保密工作中,应该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积极完善保密室的安全措施,全面提升试卷保密工作应急处理的综合能力,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管理目标。由于不同区域之间人员配置、机构设置、认知差异等因素的限制,偶尔会发生工作人员监守自盗的问题。对此,教育部门应该做到相互监督、全程监控,从根本上保护试卷的保密性、安全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保密室存在的问题,为工作人员采用恰当的处理方式提供参考[2]。(2)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在应用智能技术建设、管理高校试卷保密的工作中,应该积极探索智能分析技术在值守工作的应用。在值守管理工作中,其总体的思路为:升级利旧、重构流程、数据为本、智能辅佐、安全保障。经过对高校试卷保密室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应该对当前的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并在重组的过程中以智能技术为核心,保障试卷保密工作的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在保密室中有试卷存放的期间内,需要对管理工作、值守工作的范围进行入库、存放、保管、出库、备用储存、应急处理等全过程进行回溯,将保证试卷的安全作为工作的重点,进而将试卷保密工作与智能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3.2科学技术应用方案。为了能够提高高校试卷保密室的安全性,可以基于科学技术,在保密室的进口、出口位置安装智能摄像头,以此对保密室的环境、人员轨迹、保密区域进行智能分析、判断,一旦发生异常问题,系统便会自动进行判断与报警,为工作人员采取处理方案正确宝贵的时间。同时,为了能够降低值守智能系统对工作人员的依赖程度,可以将监管制度引入其中,进而实现将高校试卷保密室的工作由人工化、机械化转向智能化,符合高校对试卷保密工作的需求。具体而言,高校应用智能技术提高试卷保密室的安全性、可靠性的方案如下:(1)智能预警。在应用智能预警的过程中,其最主要的就是时刻关注目标人物的轨迹。在保密室存放试卷期间,如上文所述应该进口、出口的位置安装智能摄像头,从而对进出保密室的人员进行录像、抓拍以便识别,同时完成信息记录。智能预警方式还会对区域的越界、入侵进行实时关注,侧重于对试卷保存环境的判断与识别,如果系统发现区域界定、环境区域发生异常问题,摄像头就会自动进行录像、抓拍。同时,智能报警系统会将报警信息进行储存记录,从而确保保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保密工作的冗余量。在应用智能技术试卷保密工作中,其优势为:1)能够实现独立的运行、部署,以智能设备的服务器为依托,对异常问题进行举证、回溯,同时生成高清的监控视频;2)预警参数会根据高校试卷保密室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3)完成智能值守系统保密工作的对接,从而对保密室入侵人员进行对比、取证[3]。(2)储存回放。通过上述方式,智能监控系统能够通过抓拍、录像等方式将高校试卷保密室中的可疑行为、可疑对象等信息,通过智能系统推动至保密室的值守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同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储存,为高效地指挥工作、调度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在高校的试卷保密室中,基于智能视频浓缩技术,并通过SDK等规范接口,能够对智能监控系统的视频进行储存,为以后的工作、分析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同时,在智能监控系统的录像的同时,会分析服务器中的存储记录进行直接调取,并对视频进行分析、压缩,最终存放在本地空间。在分析工作中,服务器减少了对原视频复制、储存等工作环节,从而全面提高高校试卷保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此基础上,以智能技术为依托,为高校试卷保密室的安全、可靠提供了本质的保障,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在根本上保障了高校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将智能技术应用在高校试卷保密室中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在试卷保密的工作中,充分地发挥了视频浓缩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的优势,对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方式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全面提高了试卷保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保证高校考试的公平、公正提供了技术保障。所以,基于新形势的背景,高校试卷保密室可以将文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方案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屠力.县级考试机构高考试卷保密管理工作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1):111-113.

[2]王汎,孙晨曦,赵希男.国家自学考试突发偶发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模式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63-169。

[3]教育部:细化安全保密制度确保高考试题试卷安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5):62.

作者:何亮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